日期:2015-06-26 22:37:48
现在,先把时间拉回到垂沙之战期间。垂沙之战这场戏剧的舞台,被一张幕布分成了前台和后台两部分,我们以前看到的只是在前台公开演出的剧目,如果有人把遮住观众视线的幕布掀开,他就会发现,其实还有一个间谍正在后台卖力的和前台进行着同步表演,虽然观众们看不见,他扮演的却是个关键角色,决定了这场戏剧的走向和结果。只有把他的角色加进去,我们才能欣赏到真正的,完整的戏剧情节。下面,请允许我来大胆猜测一下,真正的,完整的情节是怎样上演的。
联军打到泚水岸边之后,接着一步步有条不紊的设置陷阱的全过程都被秦国看在眼里,联军停的位置刚刚好,它的攻击正面朝着南方的楚军,而集结在武关的秦军位于它的西北方,等于联军把自己的背面和侧面暴露给了秦军。对孟尝君的大致计划已经有所了解,明知道这是个陷阱的秦国乍眼目睹如此有机可乘的形势,也不由自主的冒出一股想出兵,和楚军前后夹击联军的冲动。它倒抽了一口凉气,幸好,幸好,幸好有这个间谍在,否则秦国很可能会象楚国一样,稀里糊涂的就把主力部队给损失掉了。
日期:2015-06-27 18:34:49
这个间谍传来的情报再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也是重要的,秦国领导人也越发重视他提出来的一个政策建议。什么建议呢?他认为,秦国的运气相当不错,齐宣王正好在这个时刻病危,即将不久于人世,而太子马上就要继位成为新齐王,也就是齐闵王。根据间谍切身接触所观察到的情况,太子有两个特点:一,他的能力很差;二,他很不喜欢孟尝君。由于能力差,他会做出错误决策,而他的权力越大,这些错误决策对齐国利益造成的损害就越大。还有,他的权力越大,孟尝君的权力就越小,他就能够更有效的去反对孟尝君。所以,间谍给出的建议是,齐国太子是个对秦国很有用的人,这个人独掌大权对秦国有百利而无一害。如果秦国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那就另辟蹊径,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太子成为齐王后,身份的变化使得他的权力超过了孟尝君,秦国再助他一臂之力,做那些有益于刚即位的齐王迅速树立起威望的事情,帮助他进一步扩大权力,然后利用他去反制孟尝君,孟尝君绝对想不到秦国会这样对付他,他缺乏防备,秦国可以出其不意的给他当头一棒。
要实行这一建议,秦国有两个半顾虑。首先,这一建议使用的办法太冒险,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秦国领导者中找不到一个接触过齐国太子的人,对他一点不了解,不熟悉,必须完全依赖这个间谍独立做出的判断。如果间谍的判断不够准确,齐闵王并没有那么符合秦国的要求,秦国就危险了。还有,使用这种办法需要这个间谍主动出手,积极采取行动,事后,他隐藏几十年的真实身份肯定会被孟尝君识破,这个间谍自己也会有危险。最后,秦国还必须牺牲掉盟友楚国。为什么这件事只能算半个顾虑呢?因为楚国已经被打的衰落下去,它再也起不到盟友的作用。在秦国看来,现在的楚国与其说是秦国的盟友,还不如说是个累赘。把楚国牺牲掉,秦国只需为此付出一个代价:它和楚国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大家会觉得,秦国对楚国都能下的了毒手,它未免有些过于冷酷和绝情。
日期:2015-06-28 22:21:39
秦国知道,现在摆在它面前的是一个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选择,经过一段时间反复的,紧张的讨论,和仔细的,慎重的思考,秦国终于下定了最后决心,它决心接受间谍提出的建议,采纳间谍主张的办法,于是,间谍的建议和办法转化为接下来秦国的国家策略。我用两个字来总结这个策略--“借势”,秦国借助齐闵王的政治权位和势力,以达到打压孟尝君的目的。借势策略在执行过程中的特点是,齐闵王身边的间谍将处于核心位置,他起的作用最重要,而秦国处于外围位置,它起着辅助作用,它的任务实质上就是全力配合间谍的工作,根据间谍的需要来制定所有国家政策。
借势策略说明秦国已经抛开前面讲到的两个半顾虑。它是怎么想通的呢?关于第一个顾虑,我们可以先计算一下,假如这个间谍是在徐州相王时期来到齐国,当时他大概20岁左右,只是一个有潜力的年轻间谍,那么到了垂沙之战时期,他应该是50岁刚出头,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资深间谍。他能够用30年时间爬到齐国政府最高层,传递出许多至关重要的准确情报,却从未露出任何破绽,没有被揭穿身份,足以证明他是个聪明能干,而且做事稳妥可靠的人。还有,长达八年时间里秦国对他不闻不问,他却依然尽职尽责的为秦国服务,他的忠心也无庸置疑。所以,秦国有理由高度信赖他的判断力,他的过往表现为他赢得了这个资格,秦国相信,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随便说出来,而在他有把握的事情上,秦国无需担心风险太大。他坚持认为秦国把全部赌注都押到齐闵王身上是值得的,那么,这很可能真的是值得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