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黑衣老者开口道:‘此人本性善良,定力尚可,白老怪何不收为徒儿?’
白衣老者:‘悟性太差,要收你收,不要在我这做人情。’
白衣老者继而看了我一眼,又说道:‘既然进的此洞,便是缘分,你去把洞口的风铃摘了去吧,你再赶夜路时,邪魔不侵。’
说罢两人又自顾自地下起了棋。此时我肚中已是饥饿难忍,又看两人古怪,于是摘了风铃,便下山去寻吃的去了。后来我再想回洞中拜二位老者为师,却再也摸不到回去的路了。”
清月问道:“师傅所说的风铃,可是身上带的宝物。”
云舒道长从刚才叙述故事的悔意中回过神来,拿出腰间的金铃抚摸道:
“你可知这玲上刻有二字?”
清月:“我自幼跟随师傅,当然知道,可是‘鬼谷’二字?”
云舒道长:“起初我本以为这‘鬼谷’二字有一鬼子,这金铃不过是降妖除魔的一件上等法器,并未多想。直到近年来江湖上发生的一件大事,让我突然想到这‘鬼谷’大有来头。”
文渊,清月同时问道:“何事?”
云舒道长问道:“当今第一大帮派为何派?”
清月沉吟道:“以当今形势,漕帮已超越丐帮成为第一大帮。”
云舒道长:“漕帮能成为当今第一大帮,正是由于如今的帮主张萧远的一人之力。此人年纪轻轻,一出手就连克帮中七个天罡堂主,收服大半地煞营口,连叱咤风云几十年的老帮主过寒云都死于他的手下。可这样一位震动江湖的人物,却是无师无派,成为江湖一谜。但江湖中没有不透风的墙,丐帮经过调查,终于透出风来。此人属于鬼谷派,师从当今大明第一勇士江彬。”
清月张大嘴巴道:“鬼谷派?鬼谷子?”
云舒道长道:“鬼谷派自鬼谷子后,代有传人,名人辈出,一直影响着国运走向。所谓树大招风,必然引来不少仇家。所以该派行事低调,从不报师门,故外人很少知道。”
云舒看了一眼文渊,继续说道:“除了我们所孰知的先秦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范蠡外,恐怕当朝的刘伯温、张定边、姚广孝、甚至于谦大人也出自鬼谷门。”
云舒道长顿了一下,向文渊问道:“文少侠,不知老朽说的可否正确?”
日期:2015-07-03 09:05:00
文渊面露尴尬,说道:“既然云舒道长与本门有如此渊源,也非外人,晚辈不敢隐瞒。本派正是鬼谷门,只是本派自秦后,分为白旗与黑旗两门,两门相生相克,历史上多次出现同门相残的悲剧,同一师门的师兄弟反倒成了各自最大的敌人。故鬼谷门规定无论师门内还是师门外的人,不许透露本门身份。所以除了一同学艺的师兄弟外,其他人并不熟识。”
云舒道长好奇道:“白旗?黑旗?可正是我遇到的两位旗主?”
文渊:“应该正是二位师傅。”
云舒道长不由懊恼道:“我竟浪费了如此仙缘,不得拜入鬼谷门下,真是一生憾事呀!”
继而又是心有不甘地问道:“两位旗主可还要收徒?”
文渊:“每位旗主只能收四位徒弟,每位徒弟主修一门学术。白旗为相、兵、蛊、决,黑旗为谋、兵、星、术。如今两位旗主已收山,不再收徒弟了。”
清月此时已对文渊刮目相看,问道:“文渊兄,你所学何术?”
文渊:“我所属术学,主攻火器,鲁班术。”
清月嘟囔道:“怪不得武功那么差。”
云舒道长拍了一下清月的脑袋,道:“人家所学都为治世之学,战场上可抵雄兵百万,哪是我等江湖草莽可比。如今遇到文少侠是千载难逢的机缘,你当多向文少侠请教。”
清月连忙喏喏称是,他看到文渊身上的宝剑,又问道:
“文兄,你那把大剑又是何剑?”
文渊略一停顿,道:“实不相瞒,此剑为本门的至宝。只是其来历用法我也不清楚。我此行的目地正是运送此剑”
清月道长:“可否拿来让我们看看?”
经过此番同生共死,文渊已不把二位道长当做外人,于是解下剑递了过去。
清月接过剑细细把玩一番,外观上并无特殊之处,于是用力去拉剑柄,想要打开宝剑。可是无论他如何用力,那宝剑就是打不开,急的他满头是汗,面目赤红。
文渊笑道:“清月兄,不必费力气了,此剑认人,用蛮力是打不开的。”
清月道长:“那你可打开吗?”
文渊:“我也不能。”
云舒道长暗暗称奇,说道:“那我来试试。”
日期:2015-07-03 12:14:00
云舒道长暗暗称奇,说道:“那我来试试。”
云舒道长接过剑,只见他暗用真气,手臂虬经爆起,大喝一声,去拉那宝剑。只听得宝剑发出吱吱纽纽的响声,可剑身依然藏于剑鞘之内,未动分毫。
就在此时,房顶的青瓦突然发出咔啪一声脆响。
清月叫到:“房顶有人!”
说罢,清月、文渊二人起身就要去追,却被云舒道长拦住。
“穷寇莫追,小心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云舒道长说罢,将宝剑还于文渊,并叮嘱道:
“你的宝剑已经露了相,如果我是歹人,刚才你们去追,宝剑已落入我手里了。江湖险恶,今后切记谨慎行事,不可轻信任何人。”
文渊拱拳道:“多谢前辈提醒,文渊谨记于心。”
云舒道长:“时候不早了,明天还要赶早出门,早点休息吧。”
说罢,三人别过。
日期:2015-07-04 08:02:00
第四节 美人劫
第二天一早,文渊起身与云舒道长,清月道长去道别。可令文渊意外的是,二位道长早已人去屋空,不辞而别了。文渊心生感慨,三人刚成为朋友,却又分离。也许这就是江湖,没有那么多的儿女私情,各自有各自要讨的生活,相识不如相忘于江湖。想到此,文渊也不愿再和乡亲去告辞,背上行囊,径直向平凉出发。但刚走出村口不远,就听后面有人大喊:
“文少侠,文少侠,请留步。”
文渊回头一看,却是那做木匠工的韦福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他来到文渊身边时,已累的直不起腰来,抚着胸口说道:
“不是说好我们一同去军营的吗?怎么不和大伙打声招呼就走了?”
文渊:“韦兄莫怪,我这有事赶得急,来不及和众相亲告别了。”
韦福:“再急也得吃了饭再走呀。族长招呼大家给你们准备酒席呢,你们倒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文渊:“昨晚已经烦劳各位乡亲破费了,早晨趁着日头没有出来,可以多赶些路。”
韦福:“也罢,到了平凉,那是我的地界儿,上上下下的大人我都熟得很,文兄弟要找的人包在我身上。事成之后再请吃酒也不迟。”
文渊看韦福的包裹都已带到身上,于是抱拳道:
“如此烦劳韦大哥了。”
韦福:“不谢不谢,我在家也实在是受够了我家那母夜叉,正好出去躲两天,和兄弟们聚聚,省的她在我耳边天天聒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