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纲(“道君皇帝”宋徽宗的特殊癖好)》
第58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7-10 23:34:00
  苗月疏欲言又止,眼中露出不舍,最后还是道:“这就要走了么?”崔五魁见苗钟二人似乎相识,以为苗月疏是这里的姑娘,便道:“爷几个还有要事在身,耽误不得,等回京时再来光顾你的生意便了。”
  钟耀南踌躇许久,心中万般不舍,奈何一想到眼前这楚楚动人的梦中人,竟有极大可能是欲戕害自己之人,顿时又被千重落寞伤悲裹挟,最后咬牙道:“李爷和苗姑娘多加珍重,我们是必须走的了。他日办完差,定然再来,以谢李爷当年救命之恩。”
  李蕴站起身,拱手道:“公差要紧,不敢强留。回京之时,若肯赏光,咱们现在就约好,到时李某来安排酒宴,给几位接风洗尘。”然后转向钟耀南,“耀南,以后得闲时定要多来看看,月疏心里可一直牵挂着你呐。”
  钟耀南心里如同打翻五味瓶,听了这句话后,不晓得是什么滋味,生生挤出笑脸,道:“一定的。李爷保重。”然后走到苗月疏面前,轻声道:“你也珍重。”
  柳凤楼虽遭恶鸟突袭,但一旁的马厩却安然无恙,几人取了各自的马匹,就此上路。因准备从河南经安徽,最后进入浙江境内,因此出了汴京,便一直朝南行。次日午后,四人来到信阳地界,驿路上迎面驶过大批官军,几人均感颇为诧异,眼下并非战时,宋辽之间已有百余年太平光景,而平时只可能是换防,但即便是换防,也无需像眼前的这些官军如此急行。
  几人来到路边一家茶铺停下歇脚,店小二拎着茶壶赶将出来,麻利地摆好四只碗。钟耀南道:“来一壶毛尖,将散茶烧开便成,我们行脚赶路,无需点茶。”店小二爽快地应了一声,正欲往回走,被崔五魁喊住,道:“小二,刚才路上急行的官军,可知是怎么回事?”
  小二道:“昨日便已有官军,今日这是第二批。听在此处饮茶的客官们讲,说是南阳独山出了大乱子,冒出些揭竿而起的好汉,官府称他们‘食菜事魔’,纠集了受蒙骗的流民百姓约有上万人,眼看南阳城告急,因此从周边调集兵力前去镇压,今日过路的是从庐州合肥赶来的官军。”

  钟耀南听到南阳独山,心头猛然一凛,立马想起第一次与苗月疏相见,便是在独山的山神庙里。后来她随钟耀南去了广东罗浮山,可是其一众手下却是继续留在了独山,不知干些什么勾当,莫非竟与此事有关?那几个手下,精通土遁之术、担山之术,能耐可着实大得很。想到此节,钟耀南细思恐极,觉得李蕴绝非只是表面开青楼那么简单,因为苗月疏及其手下的背后,就是李蕴。
  林冲奇道:“食菜事魔?这是什么名堂?”
  小二道:“个中缘由我也不太清楚,几位客官少等,茶一会儿便到。”说完折返店中。
  连微道:“这个‘食菜事魔’,我倒是有所耳闻。所谓食菜,即吃素;所谓事魔,乃指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据说其源头乃是波斯摩尼教,于唐初左右传入我中华。唐代宗年间,江淮等地开始兴建摩尼教庙宇。到了唐武宗灭佛时,摩尼教亦受重创,转为秘密结社,但却如离离原上草,怎么也烧之不尽,流传至今。”
  崔五魁恍然大悟,道:“你说的这个摩尼教,是不是也叫做明教?”连微道:“正是。各地只是叫法名号不一,福建等地称之为明教,两浙则谓之摩尼教,而官府统称为‘食菜事魔者、妖教’。”(注:以上连微与崔五魁关于明教的言谈论述,包括‘食菜事魔’的说法,皆是史实,有确凿历史可考,并非二郎所杜撰。金庸在其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所写的明教,与此处明教,乃一脉相传,即源头皆为波斯摩尼教,但张无忌所处的明教时代,得从此处的明教往后再过两百多年。)

  钟耀南闭口不言,心中却是愈听愈惊,如若李苗二人果与明教有关,甚或就是明教中人,而此时已在南阳起事,那么他们在自己身上所打的算盘,恐怕就极其深远了,乃至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可谓处心积虑。幸好自己及时发现,否则真成别人掌中一枚棋子矣。
  林冲道:“独山自古产玉,我大宋官家历来对此地瞧得甚紧,而且南阳城坚粮多将广,不要说流民万余,即便精兵数万,都未必攻克得下,怎可能如此便城破告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