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卫子夫(详尽史实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大汉)》
第34节

作者: 南方有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总结一下:公元前123年的战争,霍去病虽然杀的人不算多,但贵在以少胜多,打出了大汉的气势;而可怜的卫青,因为苏建和赵信的事,原先的功劳蒙上了尘。
  结果:刘彘以一千六百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卫青没有加封,刘彘赏赐给他千金,然后就引出了卫青拿出一半,即500金送王夫人的事。
  这则故事一般是被认为尊霍抑卫的开始。可是在这场战争中,卫青的表现是不如从前,卫青原来都是百战百胜的,皇帝以为卫青不会失败了,现在出了一点状况,皇帝有点想法,也是很正常的啊。就好比一个孩子每次考试都考100分,偶而考个98分,父母就要不高兴了,哪怕这个98分实际上也是个高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卫青已经成了大将军,这已经是最高职位了,还想让刘彘怎么赏?难不成刘彘把自己的位置给卫青?其实刘彘还是挺厚道的,虽然职位上动不了了,但刘彘在卫青回来之后,赏了他千金,事实上就是对他此次成绩的奖励啊。类似于父母对一个本次一个考试成绩滑坡的孩子,本来赏两颗糖,现在赏一颗。

  霍去病打仗打得漂亮,当然得让他再上场表演表演,就好像卫青当年当仗打得漂亮,刘彘也让他单独带兵一样。刘彘虽然不是商人,但怎样让一件物品发挥出最大价值来还是懂的。所以,在霍去病的战场首秀之后,刘彘给了霍去病多个单独表演时间很正常啊。
  霍去病不负所望,在台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两次河西之战,霍去病把匈奴人整个打垮了,他还孤身闯入敌营,招降了十万匈奴人。

  仗都打成这样了,给刘彘挣了多少面子啊,甚至很可能老百姓都为自己是汉人而骄傲了,刘彘又不是昏君,当然只能是赏、赏、赏。
  霍去病再能打,刘彘也没有说不信任卫青。在与匈奴决战的的漠北之役,刘彘再次起用卫青,让卫青和霍去病各带5万骑兵出塞,两人所有的配备都一样,除了霍去病的部队没有裨将。当然,刘彘确实更偏心霍去病,虽然霍去病的部队没有配备裨将,但霍去病的部队都是精兵强将。刘彘原来是指望着霍去病把单于给拿下来的。其实这也不能怪刘彘吧,汉朝人都有点迷信,刘彘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相信鬼神的人,霍去病次次打仗都这么勇猛,可不是有神保佑么。

  客观地讲,这一场战争中,卫青和霍去病表现都非常好。霍去病的功绩不必再多费唇舌了。卫青虽然让大单于逃了,但他在部队总体力量不如霍去病的情况下,一直打到了赵信城,大大耍了一下我大汉朝的威风。所以说这两人打仗取得的分数应该是一样的。
  问题是,卫青在这次战争中有了一点私心,把大将李广从前锋的位置调开,导致李广失道,结果李广自杀。因为这个因素,卫青的考试成绩大大滑坡,估计只能算得了90分,比上次还不如。而霍去病,依然拿了满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彘赏罚其实没错。
  有功才能赏,霍去病打仗打的好,跟着他打仗的人也跟着沾光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么?
  跟着卫青的要惨点,一个都没得到封赏。没办法啊,李广死了,这可是一件大事,李家经营了这么多年,难道刘彘不应该考虑一下李家的感受?在李广因为卫青而自杀的情况下,给卫青大赏?莫非刘彘脑壳坏了?他希望给卫青拉仇恨?
  因此,总体来看,刘彘还是公正的,他实实在在是因功行赏。卫青在这段时间内打仗的成绩确实不如霍去病。史记中明确记载,卫青打了十年,才杀了5万匈奴人,看看霍去病,没两年就杀了11万匈奴人,招降了十万。
  至于两人同封大司马之事,也不能说明刘彘刻意在坑卫青。
  漠北之战后,因为汉朝连年战争,把马都快打没了。那时候打匈奴,马是非常重要的,君不见后来的李陵,就是因为没马,虽然很勇敢,但部队转移起来太慢,最终没有逃掉,为了活命,只能降匈奴。刘彘为了表示对马的重视,专门将霍去病和卫青都封为大司马,这是个凭空多出来的职位,两个人都是大司马,说明两个人职位一样。霍去病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一下子把他们两人抬到了同一个位置,貌似是有点对卫青不公。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史书上记载,卫青享一万一千八百户,但还得加上三个儿子的侯,合并享一万五千七百户,而霍去病才享一万五千一百户。因为卫青的三个儿子系因卫青而得侯位,也仍然处于幼齿状态,因此,史书上将卫青儿子的侯位合并到卫青名下。这样一统计,卫青就比霍去病多了600户,说明这两人仍然是肩并肩。
  更重要的是,大司马是个多出来的官职,卫青和霍去病真正的官位仍然是将军,霍去病是骠骑将军,卫青是大将军,哪怕名义上官阶一样,仍然是卫青压了霍去病一头。请大家注意一下,霍去病在第一次战争之后,就被提到了骠骑将军的位置,可是他后来除了最后的大司马一职,就没有再被提拔过。
  骠骑将军权限是怎样的搞不清楚,想来也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只管打仗不管政事,因为霍去病对政治丝毫不热衷。但汉朝的大将军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置比丞相还高(《汉官仪》: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因为丞相只抓文官,而大将军是两手抓,一手抓文官,一手抓武官,两手都要硬。
  看看后来的霍光,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也就是说和卫青一个职位。这个职位可以做什么,是什么么概念?从霍光的所作所为来看,权大到可以废立皇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就是被霍光废掉的,大司马大将军这个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总体来看,虽然刘彘确实提拔霍去病快了点,但他并未刻意压制卫青。
  日期:2015-11-28 17:52:29
  第二十八节 卫青和霍去病的“门客游戏”

  熊学生:老师,史书上明明写着卫青不喜欢养门客,霍去病也不喜欢养,那为什么霍去病后来养了一堆门客呢。
  史老师:趋炎附势是人的本性,霍去病正处于盛势,门客趋附,主人难道能赶人不成?更何况,没准这些门客中就有程婴和公孙杵臼。
  熊学生:汉朝的门客和战国时期可真不一样了,背叛主子的多,忠心的一个没看到。多养门客还会引起皇帝的警惕,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霍去病难道真的是找死?要不他怎么会这么早就死了。
  史老师:你出去。
  如果说刘彘并非刻意压制卫青,那为什么出现了霍进卫退的现象呢?
  霍进卫退最明显的表现是“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话说人心最是喜欢趋炎附势,卫青豢养的门客纷纷抛弃故主,向霍去病投诚,而且全得到了封官进爵的好处,搞得卫青灰头土脸的,很没面子。
  门客事件真的是如表面上呈现的那样吗?
  门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一般要做门客总得多多少少有点真才实学,希望货于主人家而实现自己抱负,他们依附于达官贵人而生存,是介于家奴和客人之间的一种存在,平时不需要干活也享有工资。门客的多少是贵族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更是贵族势力的表现。《赵氏孤儿》剧本中的程婴和公孙杵臼就是晋国大夫赵朔的门客,为了救助主人的遗孤而一人求死一人忍辱苟活,该剧是中国最早传至欧洲的戏曲作品,在国际上很有名,被称为“来自东方之神”。当然,养门客养出名气来的还得数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四人被门客捧出了知名度,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