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7-25 23:26:21
综上所述,垂沙之战这么长一段时间里久拖不决,根本的原因是在于,联军一直都在等着秦国的行动,而秦国一直都在等着齐闵王即位并且对前线军队发号施令这件事发生。为什么秦国必须等到齐闵王即位并且对前线军队发号施令这件事发生以后才开始行动呢?因为秦国希望打败楚国的大部分战功能够记在齐闵王身上。如果齐闵王即位之前联军就对楚国展开决战,由于已经进入最后弥留状态的齐宣王无力做出什么贡献,指挥战事获胜的主要功劳会归于孟尝君;但在齐闵王即位,并且抢先对军队发出明确号令后马上展开决战,给人的感觉就是孟尝君拖沓迟疑,畏怯避战,而齐闵王决心坚定,果断英明,指挥战事获胜的主要功劳就会归于他了。
为了保密,大家普遍不知道孟尝君的真正计划,在他们的印象中,泚水对岸是楚军的主力部队,这只楚军强大到足以阻挡三国联军达半年之久,打败这只楚军是对楚国的关键战役。而在知道孟尝君计划的极少数人当中,齐宣王已经不在了,只要齐闵王自己不说,谁能证明最后的决战不重要呢?
日期:2015-07-26 22:00:00
事实上,消灭楚国主力部队的关键性战役在无名之战中就已经完成了,可是孟尝君自己把这些战果都隐瞒下来。除非手里握有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充分证据,否则谁能和国君争夺战功呢?孟尝君拿不出这一类充分证据,当他提起这件事的时候,齐闵王甚至可以强硬的反驳他,谁知道你以前是不是为了邀功请赏在故意夸大战果?照你说的楚国很弱,那为什么垂沙之战会打这么久?孟尝君的感觉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认栽。
这也解答了史书中一个令人疑惑之处。直到垂沙之战为止,孟尝君都是齐国的棋手,是齐国对外政策领域的负责人,齐国的对外战争由他来进行统筹指挥,垂沙之战中,孟尝君的计划最终没能奏效,没能消灭秦军主力,但是楚国也是个强国,能够把楚国打的大败,这个功劳也是不容忽视的。按理说,孟尝君获胜而归,应该声望大涨才对,而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孟尝君在和齐闵王的政治角力中全面落入下风。他的声望没有增长,反而大大降低,他的权力遭到削弱,他所主张的基本政策被整个的抛弃,接下来,齐国不再执行孟尝君攻打秦国的政策,而是执行齐闵王所主张的,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政策:和秦国结盟,连孟尝君本人也被齐闵王强制性的作为友好使者派到了秦国。显然,这一切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齐闵王抢夺了孟尝君的战功。
日期:2015-07-28 21:47:12
不过,史书中的另一个令人疑惑之处还没有得到解答。垂沙之战结束后,秦国帮助齐闵王抢夺战功的目标宣告圆满成功,那它为什么此后三年时间里仍然对楚国大打出手呢?凡是读史书读到这一段内容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秦国决心趁它病,要它命,不依不饶的往死里整楚国,楚国实在很无辜,而秦国实在太坏了。不久前楚国和秦国还是盟友,它哪里得罪了秦国?秦国简直一点情面都不留,一点道理都不讲,历史上和楚国关系不好的韩魏,还有和楚国关系一般的齐国下手都没有这么狠毒。
如果我们的目光始终只局限在秦楚两个当事国,这个疑惑确实很难解答。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宽一些,转到齐国去,也许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疑惑有可能从齐国这里找到解答的线索。一个基本事实是,这段时间,拥有战略优势的强大齐国正在深刻影响着秦国的决策,秦国在垂沙之战期间突然背叛楚国是因为齐国,此后秦国不停的欺负楚国也是因为齐国。
日期:2015-08-01 22:46:08
孟尝君主张的争霸战略和张仪的战略,有着相同的原则思路,那就是先强后弱,先打败强大对手之后,下一步再考虑向弱国扩张的事情。既然要先集中力量和强大对手较量,而不进行扩张,那就意味着,在这种类型战略的执行过程里,国家付出的代价比较大,而同时得到的实际物质利益,比如土地,人口,财富等比较少,或者没有。
孟尝君和张仪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抽象的战略利益大于实际的物质利益。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观点,看起来付出比收获更多的事,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所以,赞同这一观点的人不多,而不赞同这一观点,就不会赞同孟尝君和张仪的战略,这是孟尝君和张仪需要克服的最大阻碍。由于张仪遇到了一个能够毫无困难的理解他,并且毫无保留的支持他的君主秦惠王,他不用担心他的战略在秦国内部遭到抵制,只需要专注于一步步的完成既定目标就可以了。秦惠王的支持对张仪的重要性从一点就可以看出,秦惠王刚刚去世,张仪的战略马上就被废除了,秦武王为什么坚决反对张仪?他认为,张仪领着秦国和齐,楚两大强国展开一场伤亡惨重的大战,能够得到的好处却只是汉中那个偏僻山沟沟里的几块小盆地,张仪的做法好高骛远,完全不值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