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文档--人类起源真相大揭秘》
第27节作者:
公丘子桓 由上可知华夏人开化较早,早就以佣殉代替人牲(但还是被孔子骂成绝后)。但周边蛮夷还大量出现食首子(头胎)的陋习。可见当时《圣经》成文时代的人文环境对于人牲,是种习见的风俗。故而经文中也就不避讳些内容。世界各地几乎都流行过献新之祭(首子祭),即把田地上的第一批收获和头生仔畜等献给鬼神。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和以色列人都有过以头生子女作祭品的习俗,称之为“首子祭”。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著名历史学家迪奥多罗斯Diodorus的《历史集成》中对迦太基被罗马人摧毁前约200年,经常进行焚烧童男童女的献祭礼。腓尼基人是迦太基人的祖先,据说她们在建立迦太基前就已有了祈求丰产女神的独特祭礼,希翼上苍赐福、五谷丰登、子孙安康。迦太基贵族往往以奴隶的子女替她们自己的子女送命。《圣经·出埃及记》说:“要把所有头生的分别出来供献给我;凡是以色列子弟中间母亲头胎所生的无论是人或是牲畜,都应该归我……你应该把凡是母亲头胎所生的都献给雅赫威(耶和华)。你的牲畜中所有初生的公畜,也应该归于雅赫威(耶和华)。你可以用羊羔来赎所有头生的驴;若不代赎,就应该打断它的颈项。你的子弟中的每一个头生子你也可以赎。”又说:“你要把你的第一批谷物和你第一次榨出的酒献给我,不可迟延;你要把头生的儿子献给我;你的牛、羊也是如此……”这里的母亲头胎不是说,上帝要抚养他,而是把头胎当成贡品。所有以色列人的头生胎都要献祭给上帝。
这种杀首子祭,杀婴、陋习古在中国古文献记载同样并不献见,而“杀首子”多属于蛮夷的习俗。如《墨子·节葬下》:“子墨子曰:昔者越之东有核沐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墨子·鲁问》:“鲁阳文君语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汉书·元后传》“羌胡尚杀首子以荡胸正世,况于天子而近已出之女也。”《后汉书·南蛮传》“其西有瞰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所谓宜弟,大概就是对长子之后的孩子有好处。这“宜弟”实际上是古人的献祭风俗,而在献祭里面等级最高,最虔诚最有效的的是献新(头胎)祭。献祭接下来,就是要将祭品分而食之,均沾福泽。这分食也包括孩子在内。而如《韩非子·二柄》记载的“桓公好味,易牙蒸其首子而进之。”
史书历来把易牙,竖刁,开方做为桓公三大奸臣大骂特骂。管仲就劝告桓公曰:“(易牙)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美味献媚于君,这种人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的。这点反而证明在华夏史上无“首子祭”习俗,是非常态。当然也有人认为易牙本来就是个胡人,烹子献君,也乌足为怪了。
那么人牲和杀首子祭,为何会在上古至中古时代在全世界普遍流行?如章太炎《检论·序种姓上》认为羌胡杀首子,輆沐国解长子而食之,都是由于“妇初来也,疑挟他姓遗腹以至,故生子则弃长而畜稚”。吕思勉先生的著作《先秦史》把杀首子跟春秋时代邾、鲁等国用俘虏为人牲看作相同的风俗。但杀首子,和杀战俘有天壤之别的,吕氏的说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杨树达则认为《元后传》胡人所谓“荡胸正世”为杀首子之真因,杀首子促使家族兴旺,“宜弟”二字概其义也。以上学者这原因来解释曾经广泛流行的杀首子的习俗,是不合理的。并未能说明真实的原因。其真正的答案就在于大洪水之前,人类自身也是神(阿奴那奇人)的食物。在大洪水前人类的头生子要献给神。这不是帮你领养,而是被神当作食物吃掉。何为世界只有华夏人只祭祖,不祭神。华夏人祭祖时是不须要献头生子给祖先。我认为答案在大洪水之前,华夏人作为恩基(伏羲)和人类的混血种族,可能免除了对华夏人献首子祭。恩基Enki的子孙,一般的阿奴那奇是不敢动的。这可能也是华夏人把神当祖先,祖先与神不分的又一力证。而像以色列人动辄献首祭,这也说明了早期闪族人在阿奴那奇人看来是可以随便当食物来吃的。在大洪水后神驻世时,首子祭仍然是神的菜谱之一(不是像后世那样祭神只是形式)。而且神对于人肉之规格颇有要求,喜欢吃初生的婴儿。所以说在人类是十足的俎上鱼肉,任神宰割。现代人类很自以为是把处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是已经渐渐淡忘了那个血祭的时代。在大洪水后人类仍然疯狂地用首子祭神,这证明了人类对神的恐惧感极大。而不是如无神论所言的,神只是初民幻想产物。如果神是幻想之物,初民何以如此地恐惧。正是因为神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对人类极为残忍。所以人类才会因恐惧而虔诚地拜神,若非如此,岂在它哉。
日期:2016-02-16 13:02:12
关于人牲说点题外话:
首子祭与人殉是两个概念。后者多用于对战俘的屠杀,而前者是多是对鬼神的崇拜所至。现在没有任何证剧,表明华夏历史上有过首子祭的习俗,而是蛮夷中并不少见。吕思勉先生对俘虏为人牲看作相同的风俗,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在商代殷墟有大量存在的杀俘,杀奴隶的证据。而且现代通过分子学的技术,已经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些被杀的战俘,多为高加索人种,和中东闪族人。
如下:
在 安阳 的第 258~ 261页, 我们找到了在安阳的祭祀坑中挖掘出来的 5种人类头盖骨照
片。在祭祀过程中, 他们的身体被埋在墓穴周围的斜坡里。此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从祭祀坑里发现的头盖骨被认为是进行宗族仪式时那些被处死的 938个战争俘虏, 遗骸中的 400个人类头盖骨可供研究, 其中 152个可以进行分类。
详述见下文:
韩康信把新疆的头盖骨变异分成三个类型: 1=原欧洲人; 2=帕米尔 弗汉那人; 以及 3=印
度 阿富汗人。(Ma i r , Mallory , p38 , 2000)
这表明几点:
1.在早期东亚大陆(中原一带),白种人数量并不少。可能超过华夏人的数量。
2.白种人减少(以后几乎绝迹于中原),华夏人人口占上风是在商代(主要是武丁朝代)奠定这个基础的。史书中称这些白人为鬼方。
殷墟西北岗王陵西侧祭祀小墓中DNA鉴定出来的西亚人或者高加索人种,实际上就是殷商征伐鬼方时所获的俘虏,多于人祭。这表明早在商代,在东亚黄种人和白种人角逐地盘的斗争是非常残酷的。好在当时的(商代)华夏人针对白种人手段也刚烈。
甲骨卜辞中也有商人征伐鬼方(高加索人种)的记载,鬼方是殷商至西周时的一个强大方国,为印欧人种。商朝曾多次征讨鬼,如商王武丁征鬼方之战。;西周青铜器金文铭文对伐鬼方的记载更为详细, 如《小盂鼎》铭文记载,一次就俘虏过万。
西周金文对伐鬼方的记载更为详细, 仅举《小盂鼎》一篇为例:
唯八月既望……王[命]盂以□□伐鬼方。□□□□□[执酋]三人, 获聝四千八百□二聝, 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 俘马□□匹, 俘车十辆, 俘牛三百五十五牛, 羊二十八羊, 盂或(又)□□□□□□呼□我征, 执酋一[人], 获聝百卅七聝, [俘人□□□人], 俘[马]百四匹, 俘车百辆。
此器为康王器( 从郭沫若说) , 可惜字残太多, 难观全貌, 但对我们理解周与鬼方之间的争战并无大碍。从铭文中我们得知, 周伐鬼方获得两次大捷, 所获战利品中, 俘虏过万, 战车一次十辆, 一次一百多辆, 另有马、牛、羊等牲畜, 其中不完全统计的马匹有一百多匹, 牛有三百多头, 显示出了一定的畜牧或游牧经济成分。
这些战争及战俘事件, 可以与安阳殷墟西北岗王陵西侧祭祀小墓中的人头骨建立联系。我们知道, 西北岗“人头坑”属入侵殷王朝的异族战俘遗骸[8]192- 217。对这些头骨进行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为我们认识曾与殷商王朝发生过战争( 如工方、羌方、土方、鬼方等等) , 并有俘虏被作为人牲的这些方国的族群种系, 是极好且难得的办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