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为虚,墓葬为实,一段不为人知的辛秘存在》
第11节作者:
光秃秃 日期:2016-02-18 06:02
“灵命天生,冥途自现,”据母亲所说这是我家供奉的正神,也就是母亲所属的出马仙给我出生的批语。这两句话后来母亲在我多次发问中给过我解释,意思是我天生便是灵命,属于灵童身,自带冥途,可以看到平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对于母亲的话我是抱有很大怀疑的,毕竟在我映像中自己和其他的人并无不同。唯一的不同也就是我自小就对这些奇闻异志的事情特别感兴趣,而这也和我经常接触这类事情有关,要说能看到什么正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我还真没发现。
因为自小受影响的原因,稍稍大点儿的时候我就总爱打听这些古怪的事来当故事听。因为我的母亲刻意不让我接触这类事,所以对于出马仙的一些事情了解的也就是零星几点,这么一来我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就会去想其它的办法了解。
最容易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缠比较宠我的外公。前文提到过,我的外公是周围城镇特别出名的风水师,风水造诣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我最初纠缠外公时所了解的也就是风水方面的东西。
最初外公就给我讲一些僵尸或者是尸变亦或者是古墓中的一些古怪的故事,慢慢到后来就告诉我一些天干地支,罗盘定位,风水格局等东西。那个时候年纪还小,对于这些枯燥的东西肯定不感兴趣,加之后来上学之后对于这些事的兴趣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我清楚的记得就在我和外公说我不想听这些的时候外公的表情。那种表情,像是遗憾,像是失落,但是却还带着一丝丝庆幸。
“不接触这些东西是对的,普普通通生活一辈子比什么都强,人呐,总不能和天斗,损阴德的事不学也罢。”外公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如是道,那是他一辈子对于风水的了解与经验。
之后我的生活就同大多数人的生活一样,接受正统的教育,将科学当做可以解释一切的标准。上小学五六年纪的时候我还回到家对我母亲和外公说他们做的事属于迷信,当时他们都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只有我的父亲狠狠的骂了我一通。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见到很多拿着红布和各种贡品的人满脸忧愁的走入我家,过不了多久又满脸高兴的来感谢我的母亲,这其中大到政府官员,小到平民百姓络绎不绝。如果这是迷信,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没有人拆穿?难道所有人都愿意配合我母亲演一场迷信的戏?我想不可能会是这样的。
在我初二的时候外公去世了,外公的去世很奇怪,头一天他的身体还很健康,无病无灾的样子。睡了一觉外婆去叫他吃饭的时候就发现外公已经断气了,这样没有征兆的死亡让家里人措手不及。后来我偶然想起外公生前经常说看风水,选坟地是一件损阴德的事,大多数都不会长寿,我想外公在六十几岁的时候这样古怪的死亡可能也正应了他所说的话。
外公走的时候什么都没留下,唯一留下就是他那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是他一生对于风水的一些见解。它并没有什么特别大气或者专业的名字,只是在泛黄的本皮子上写了《风水见解》这几个字。
日期:2016-02-18 06:07
这本书在外公走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动过,作为外公一生专研的东西,外婆后来将它收了起来,不过现在这本书最终还是留在了我的手里。
拿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说起我的工作那也是我人生的一大悲剧了,我大学学的专业是古汉语文学,后来因为觉得这一门课程实在无聊就辅修了一门考古学。无奈的是这两个专业都是冷门的没话说,整个系里的学生一只手都能数的出来。
当时学的这两个专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高中学的文科,专业局限了最适合修古汉语文学,另一方面则是从小就对一些神秘的东西感兴趣,所以选了考古学。
上大学的时候懵懵懂懂的还感觉这俩专业不错,结果四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这两个专业的尴尬性。
除了有可能当个老师之外,在其它领域根本就没有任何需要这两个专业的地方。感情学了四年专业以后我才发现自己真像二傻子,各种天真各种二啊。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概离毕业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还是看到了光明的一丝曙光。
当时我在读的大学是江苏省的一所本科,本来像我们这样的二流学院是不可能有什么企业或者什么部门来招人的,但是那一年正好在江苏省内发现了一座特大型明代古墓,然后就从中央下来了一批考古队来进行挖掘保护。不知道是不是来的时候人手不够还是考古队本来人就少(我比较怀疑是后者,这点从各个大学考古系的人数就能看出来)总之那年那批考古队就来我们学校招了几个叫做考古助理的人,天幸我们考古系本来就没几个人,愿意去的人又少。那个时候我还年轻气盛,想着自己要干出一番事业,加上兴趣和对这个行业的好奇心作祟,我毫不犹豫的就跟随他们去了。
刚入考古队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整天就做一些体力劳动。实际上我们后来被招来所谓的考古助理干的活也就是这些,稍稍深层次的东西是不会让我们去做的。
当时考古队发现的古墓是在南京市的外围地带,据说是被一群驴友偶然中发现的。当时我去考古队的时候因为心虚的缘故,毕竟大学学的怎样我的心里清楚,估计连墓的大致构造都不清楚,所以我就特意回家将外公那本笔记带在了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高中的时候偶尔翻看过外公的笔记,所以我知道那本笔记本中记载了关于古墓的风水格局,以及一些古墓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解决办法。临时抱佛脚虽然不怎么靠谱,但是好过了胜于无。
当时发现的古墓是在南京市最外围的深山内,因为当时对南京并不太熟悉,只知道大概离牛首山较近。当去招收我们的人将我们带到目的地的时候周围已经扎好了帐篷,看这帐篷的阵势估计这批考古队大概有二十几人左右。帐篷周围摆放了许多的设备,我竟然还看到了一台中型的柴油发电机和几大桶柴油。
日期:2016-02-18 06:44
“喂,看来要在这儿待上一段时间了,接下来有的熬了。”旁边看起来有些狡猾,长的獐头鼠目的青年开口道。这男子我有点映像,和我一样是刚被招来的,在来的车上大家都叫他鼠头,给我感觉就是很狡猾,市秽。
“熬是一定得熬的,不然叫我们来游山玩水吗?”听到鼠头的话旁边另一带着眼睛的青年扶了扶眼镜开口。这个青年叫王超,是一所一流大学的学生,可能自以为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口气中总带着一丝傲气,不过为人也算凑合。
我并没有和他俩过多的交流,常年养成的习惯让我到一个新环境中最先想到的是先熟悉这个环境,至于他们两个人,以后恐怕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相处,也不在乎此刻还陌生的一段时间。
大致在周围转了转,这里的环境确实让我有些头疼。典型的荒山野岭,原始丛林,其南面是牛首山的山系连绵而来,北面是婉婉而流的几道溪涧,看起来应该是哪个水系的小分支。我们此刻所处的地区是一个低洼地带,山势在这里变缓,溪涧在这里环绕而过,相对而言我们此刻扎营的地方环境还是不错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