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前百年(走向分裂篇)》
第29节作者:
惘然生烟
471年某一天,刘彧将吴喜招到内殿里面,吴喜根本没有多想什么,刘彧却让他下跪都免了,直接说起了多年以前的战斗岁月,当年爱卿是临危受命、有勇有谋,那时候我们纯洁的战争友谊又是多么的令人可贵啊,可惜啊,人生还是推动世界上的事情不断变化啊,朕现在当上了好皇帝,爱卿成了一等一的王侯啊。吴喜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脑海中闪过许多美丽的画面,现在却故友已经不多,也有人生的感慨,他也是觉得如果气氛得当,也要建议刘彧多相信和团结贤臣,而不要活在以前暴力的阴影里。
刘彧说着,又看着内殿玩耍的刘昱,对吴喜说,这样的皇子,长在深宫,根本不知道天下冷暖,战争严酷,爱卿是当今朝廷文武兼修的长者,今后一定要多多辅弼好太子,成为我朝廷得力的屏障啊。吴喜心中居然泛起了一点点感动,说,皇上上应天命,臣等不过做些刀笔工作,不过臣认为,我朝隆兴,但北有索虏,东有海贼,陛下应亲善贤臣,简拔有用之人以充东宫,臣不过三年就是老迈躯体,怕也不能任皇帝驱使了。
刘彧心中觉得这番话似乎是在说自己的不是,心中果然泛起不喜,淡淡说道,爱卿春秋盛时,当今朝廷多有仰慕将军之人,不要轻易告退,冷了大臣之心,到时又来怨朕对有功大臣良弓暗藏了。说着,刘彧又将朝中几位重要大臣的心性一一说了一遍,并说,爱卿一定认为朕在卧床期间不明天下大事,却不知朕足不出户也可料理天下事,当今天下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也有另外一番逆流,这逆流就是有功于社稷之臣骄傲慢政之心,卿且说这是也不是?
吴喜虽是磊落不惧,但此时心中也是紧了许多,只得说,皇上圣明,是臣斗胆,陛下掂量天下,拿捏自然得准,不消臣等如此续貂之辞。吴喜虽是如此,但话语中始终不承认自己有几分错误,刘彧也听得抑郁,便说,爱卿无需有歉意,朕代管天下而已,天下始终是世族百姓的天下,爱卿一片赤忱,朕很欣慰,天下有爱卿如此能干之臣,朕也无需旦夕餐宿在公,生活惬如也。吴喜只是坐低头而已,直到刘彧呼唤身边之恩幸护送吴喜回府,并捎带了内殿之中未曾喝完的顶级桑落酒并配全套樽、杓、耳杯送与吴喜。
风云突变,吴喜刚到府上,恩幸王道隆就取出了诏书,数点吴喜的数十条罪恶,以其皆不可辩驳的违反君命的事实,赐其一死。此时的吴喜十分惊奇,以前多少对皇帝还抱有三分幻想,此时却根本想不出更好的遗言,君要臣死,臣也只能遵从,如无从之,则天下效仿之人尤多,又岂可挑头为不忠不义之臣呢?刚在稍微犹疑之间,王道隆眼看这功臣不从之意,便拿出了他所掌握的证据,便道,吴侯慢性,皇上着小人我备有大人对抗朝廷证据在此,完罢摊开宣纸,宣读,敕尔吴喜,战时擅自违抗君命,收买人心此第一;藐视天意,自比汉高魏武为第二;同情反叛,志在谋反为第三;与叛臣、索虏往来频繁,有所反复为四,姑念三朝旧臣,赐尔全尸,家室为贵胄,朕之意也。听完,吴喜晴天霹雳,苦笑不得,自己拼死拼活为天下争取的皇命,最后竟然如此命令自己,皇命自不可违,寸心可表日月,现只是担心,如刘宋百年不亡,如按此敕命,自己岂不是遗臭万年?
王道隆看吴喜还在犹疑,一声冷笑,假意劝到,陛下已是隆恩,直说事不涉门户,吴侯请喝吧。吴喜只能以死更能证明自己清白为公,他拿起酒杯缓慢说起,臣之热血,当血溅青石,三年化碧,愿陛下能好心治理天下,社稷千秋万代也。遗言一说,吴喜这条综合三代四帝的老臣也谢幕了。
可笑的是,当王道隆等拿回御赐酒具的时候便问,吴喜有何话说,王道隆说,逆臣说,只在笑话我朝更无经世人才了,并无他言。刘彧听后脑子短路,大怒,一介寒素,有何地位议论朝政是非?朕之大宋又岂少得了人才?忽又对王道隆说,这些折煞寿命器具如何要拿回,烧与吴喜,朕要其死得更干净些。王道隆维诺而去。
至于后面,刘彧还是颁布了刘休仁和吴喜该死的诏书,很详细地布告君臣天下,他刘休仁不信任兄弟在先,意图离间君臣、兄弟关系在后;他吴喜不听命令在先、假仁假义在后,朕十分不想杀他们,只怪他们太不懂事了,有负于我刘某人的栽培,十分遗憾,只有挥泪一刀了。
日期:2015-10-05 23:06:14
刘休仁何不称帝、吴喜为何定死
写到这里,死了那么多人,可以稍微解释一下疑问了。
疑问一是建安王刘休仁文韬武略,为什么不自己称帝?主要的理由很简单,他不具备称帝的班子。稍微时间往后一点裴松之孙子著名史学家裴子野分析,每个皇帝要成功,无非就是自己带了一个班子以及争取了朝中有名望的大臣,所以才显得皇帝交替有条不紊,并不会有原则性的失误。当初刘彧就有这么一个优势,宫中眼线遍布,有钱兰生、阮佃夫、朱幼、寿寂之这群人,台城之中有蔡兴宗、刘道隆这些人、数千重兵之地东府有岳丈王景文和小毛孩子刘子尚,这些都是刘休仁不具备的。刘休仁平时关系网撒的比较少,他要称帝了,寿寂之们可以立马上去一刀补上,给刘彧来干,谁说又没这样的可能呢?第二个就是刘休仁本人比较谨慎的,不适合当皇帝,适合当贤臣、谋臣,刘彧诏书中有“休仁性软,易感说,遂成缱绻,共为一家,是吾所吐密言,一时倒写”以及“休仁既经南讨,与宿卫将帅经习狎共事相识者,布满外内。常日出入,于厢下经过,与诸相识将帅,都不交言”等言,这些虽说有的是杜撰,但也有事实,这些佐证了刘休仁做事可以,做人有时谨慎而显得有城府,性格没有王霸之气。这是本人对他不能成为皇帝的两点浅显认识。而后面为刘彧所不齿的弟弟刘休范却学到了怎么带班子这么一条,让这个才能不及刘休仁一半的人物在历史上玩以一把。
疑问二是吴喜为什么一定要死。上面,说到吴喜这个人光明磊落,足以让刘彧觉得人格陷于惭愧,所以刘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吴喜这个人得光明磊落应该是有原因的,原因在上面的诏书中写了几条,在君王的猜忌下,所以要吴喜要死;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杀吴喜给猴看,吴喜并没有非死不可的理由,他已经自己卸任了诸多职务,只要他痛下决心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一定死,但就是不承认错误,自顾自辞去职务居然也成了刘彧杀他的借口,说他假仁假义,以退为进,什么的,这些统统都是说辞,刘彧这一刀下去,更多是为了震慑当时的沈攸之、萧道成、刘缅、殷琰、蔡兴宗、黄回等统帅或武将,就是说能给你们机会是我的功劳,能让你们身败名裂我也可以做到,无论是曾经有过多大功劳的人物,威胁到了一点点皇权,就要抹脖子,话说这一招确实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日期:2015-10-07 08:57:29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