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相尸煞》
第55节

作者: 魂尸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同时,四周的血符沿着他的皮肤,快速的进入了他的伤口,不留一点痕迹。
  我这才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冥火留在他体内的阴气去掉了,否则这些阴气将会一点一点的腐蚀他的魂魄,最终让他变成一个废人,这个大个子太狠了,居然动不动就用这么阴毒的方法。
  这时,另一个乘警带着随车的医生赶了过来,我这才出了警务室,发现那个大个子依然站在门口,紧紧地盯着自己,僵硬的脸上居然还挤出了一丝微笑。
  我看了他一眼,然后走进了自己的包房。
  “你没事吧,刚才怎么着火了?”看见我进来,萧仙儿十分关切的问道。
  “我没事,刚才可能是哪个丨警丨察抽烟不小心,把衣服点着了,现在已经躺在警务室,医生正在治疗了!”我随便遍了一个理由说道,众人听完也没太在意,接着打牌。而我则躺在卧铺上,思虑万千,满脑子都是那个大个子的身影。

  在那个年代,火车从燕京到汉中需要二十多个小时,但白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却丝毫感受不到旅途的烦闷。
  相反,几个人说说笑笑过的非常愉快,而那个大个子的包厢里,从乘警受伤之后,就在没有出现任何举动。
  就这样,在第二天的上午,火车终于到了汉中。
  我帮着白教授拎着行李,经过大个子包厢门口的时候,发现他正站在那里仿佛在等着自己似的。
  看见我走过来,从他嘴角里挤出了几个字:“你,很不错!”

  这四个字仿佛是用砂纸在玻璃上使劲打磨发出的声音一样,让人听起来格外的刺耳。
  说完,他又转身进了包房,帮着那几个人去拿行李。
  勉县位于陕南山地西部,汉中盆地西端,到了汉中,还需要一段车程才能到勉县。
  早有当地政府安排好的专车在火车站等着他们,众人坐在车里,一边走一边欣赏着那美丽的秦岭风光。
  勉县北部有秦岭,南有巴山,中部为汉江平原,地形分平川、丘陵和山地三部分,整体结构为北高东低的地势结构,更有长江最大的支流贯穿其中,是天然的风水宝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所。
  沿途上,大家都沉醉在这块风景美丽的土地上,难怪这里会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
  大概一个小时后,众人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勉县是个很小的城镇,在经过一系列当地政府的接风之后,白教授等人被安排到本地最好的招待所,让他们好好休息休息,第二天在到定军山后山去勘查新发现的历史遗迹。
  见天色还早,几位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在征得白教授的同意后,高高兴兴的出了招待所,开始游览这异地的小镇。
  我和灵儿肩并肩走在最后,两个人都是第一次出燕京市,心里格外的兴奋,穿插于街道两旁的各种民俗商店之中。
  到了傍晚,几个人都是满载而归,买了不少当地特色的饰品。
  我买了两个陶俑,并在陶俑的下面分别刻上了自己和仙儿的名字,他们拿着刻有对方名字的陶俑,心里充满了甜蜜。

  突然,在招待所的门前,我看见个那个大个子以及另外三个人,他们正在进行入住登记。
  同时,大个子也看到了我,但立刻扭过头去,仿佛不认识一样。
  我心里咯噔一下,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从心头升起。
  清晨,明媚的阳光照耀在这块美丽的秦岭大地上,我畅快的呼吸着这里清新的空气,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太优美了!

  白教授一行人,在当地政府派来的向导带领下,早早的就赶往定军山新发现的历史遗迹。
  定军山自古就是用兵之地,在这里发生过的战争不计其数,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古战场。
  它位于勉县南六公里,它是由十二山头连并组成,所以又称为十二连珠山。
  从西向东的第三座最高峰为定军山主峰,海拔高八百多米,满山松柏苍郁,峰顶有古碑一座。
  山后有一大洼,称仰天洼,可屯万兵,传说是诸葛亮练兵的地方,就是在这里新发现了一片历史遗迹。
  不久,众人便从山林中的小道来到了这里,早有当地的史学家在这里等候了,见白教授到了,急忙上来欢迎,把所有的情况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我站在一旁,变听边打量四周的环境,突然,他发现在左边的山丘的一块石头上,那个用阴冥之火烧乘警的大个子,正坐在上面,双眼一动不动紧紧地盯着这片洼地。

  定军山不像大巴山主脉那样峰峦高耸,连延数百里;它好像一串连珠近东西方向延伸,在从西向东第三座的主峰后面,就是著名藏兵之地天洼。
  这里地势低矮,又十分宽阔,与周围的山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十分利于藏兵,所以在三国后期,自天荡山之战以后,诸葛亮把定军山作为六出祁山的基地,因而留下了许多神奇美谈,从此定军山便闻名于天下。
  由于今年六月份的一场大雨,引发了附近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山洪,山洪过后,人们在山洼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刻雕像,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马上调来专业人员进行发掘。
  结果很快就发现了大量的石雕,而且这些雕像都是九个一堆,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到现在已经挖掘出这样的石像堆十五个。
  这些雕像的造型以及分布的方式都十分怪异,当地的考古人员很难下定论,所以才请来了白教授进行鉴定。
  站在石碓坑里,白教授认真的观察着这些石像,发现每一堆都有由一个大的和八个小的兽类石像组成。
  这些兽类的形状千奇百怪,从没在任何历史资料中记载过这样的石刻。

  我和大家一起站在石碓坑的旁边,但注意力却一直停留在左边山头的那个大个子身上,只见他坐在半山腰的石头上一动不动,仿佛和山石融为了一体,两只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这个天洼,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什么。
  日期:2015-12-26 18:5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