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1-25 11:54:00
说了太多的无聊话,无非是想说说我的经历及现状,别误会,以为我是啥怪物.今天来聊聊庄子,汪洋中接点水珠尝尝而已."道在屎溺",说的很清楚,学道吗,从屎尿中去找.1)屎在丨肛丨门,尿在屌口,他们连线的就是道之所在,守住他,就得道.扩而展之,立体去看,都是.龙头所在,海底真炁.2)要想屎尿好,吃很重要,整个内科学的表象所在,医院要验尿屎.佛家戒肉,他们的解释我难以接受,从这里去理解,那就没问题了.所有的富贵病皆从这里开始,源头所在.食素,是对自己身体的怜悯,少食,是对消化系统的爱护.对这里的观照,是道学的核心,他是起步点督脉的起点,小周天的起点和终点,阿三对这个更重视,我说龙头,他们说灵蛇,灵魂之灵,一般人理解的神灵,理解偏差到太平洋去了,督脉就是神灵所在,神仙就是搞活这个的普通人,佛菩萨圣人真人上帝基督耶稣梵奥特曼,都是名称各异而已,他们就是会搞这一套的普通人.
日期:2015-11-25 12:58:00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息,初步可理解为呼吸,说的明白点是以呼吸为媒介,意念所达之处。阿三说的更具体,一呼一吸12秒为初级,24秒为中级,36秒为高级。在这段时间内,意念达到踵。普通人一呼一吸3秒多,即一分钟18次左右,在喉部即止。踵,说法很多,总的说,有个足字旁,是指足部,至于是涌泉还是足跟,看你的需要。白骨观从左脚大指尖部开始观照,说这里也没错。从鼻子到头部,再往下到足部,中间还有好多呢,各门派的说法太多了。其中密宗的三脉七轮最靠谱。从养生角度来看,哪里有病灶就要到哪里,督脉是大家都要去的。还有守窍的,守丹田的,守佛像的,花样之多,犹如花花世界。有说这是内观,有说这是内视,有说这是内景,不管他说啥,庄子以这个为界限,真人与众人的分界。老子所说的“坐进此道”,就是说的这种状态。佛学的“三昧”,即三摩地,也是这玩意,净土的念佛三昧,就是念佛也好,念咒也好都一样,时间要够,息要通达。所以气功,偏重于把气憋住,错了,不能专注于气,而是息。也可以用信息来理解,心意识与气与经络完美的配合,心为主,他发出信息指挥这这一切。
日期:2015-11-25 13:42:00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督脉也,我理解他就是龙。缘,沿也,经,经常也。意念经常沿着督脉的走,身体可以保证健康,生命可以保全,父母可以给他养老,自己的寿命可以到尽头。厉害吧,养生的朋友快来看看,极有诱惑的。学武的站桩、学道的打坐、学佛的念经,鬼子的祷告,都走得这个路线。没得这个真经,武只是术,道在路上,不在你心中,念经只是口头禅。不管你信啥教,核心在这里,庙里的和尚会告诉你这些吗?要么他不会,要么你银子没到位,当然他不会这样讲,只说诚心不够。以前,我不懂的时候,看到别人阿弥陀佛,就烦,现在,我离不开六字真言了。所有的教派都是以某人达到了这个境界,组织起来学习他这种特质,随着时间的变迁,要么他们不会了,要么他认为是宝贝,不会轻易传给你。佛陀就是领悟了,然后一辈子说给大家听,他说过要你拜他吗?一句佛号,只是引领你的意念的道路。大家最熟的观音菩萨,以观照声音而入道,如何观音的120个字,你跑遍神州大地的庙宇都找不到,可见他们藏的有多深。
日期:2015-11-25 17:49:00
敢问心斋?答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是庄子借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在传道。千万不要以为庄子在骂孔子,他在抬高孔子,就好像现在的书评家,说已出名的人物的好或坏来提升自己一样,庄子比孔子晚些,孔子已出名,所以庄子借孔子来玩玩,有没有这样的话,天知道,孔子的论语咱不敢评论,孔子自己说,懂了春秋才有资格评孔子,一句话吓死你,你读过春秋吗?我是没机会哦。所以,儒家的东西咱确实是笨蛋。一本易经就把我难到了。
这里讲心斋,不是吃斋哦。此心斋就是老子所说的“坐进此道”,也就是我认为找到的宇宙的真理。有了心斋,亦即成佛,是上帝,是梵,是奥特曼,是真人,是圣人。
有这么玄乎吗?我认为就这么简单,就这么难。这里与观音法门相通的,外面的声音只在耳部就停止了,不会扰乱你的心。你的心跟着气息在转,他们俩在玩,相符,玩的很嗨,嗨到虚无状态,这个状态又与身体里的各种物体融合,心物一元,这种状态汇集,充满时空,就是道。这是我的意译,也是我觉得庄子借孔子对道的解释。嗨的欢,就是佛家的定,也是禅。
日期:2015-11-25 20:51:00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我把这个定义称为三不原则,就是得道之人处世的三个原则。逆,抵触,不顺从,寡,少了,逆寡,感觉自己少了,工资不够,地位不高,真人不逆寡,顺其自然。雄成,感觉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房子比别人好,车子比你的拽,真人不雄成,觉得自己很平凡。就好像我在这里打字,觉得自己得道了,好厉害,你们算啥?错啦,我只是一个玄学爱好者而已,看看书,打打坐,做着卑微的工作,开着别人瞧不上眼的车子,不起眼的小老头一个。写点东西,无非是总结一下心得,因为人的思想是片段的,特别是有脑动脉硬化的我,记忆力明显退化。能写出来,本身是对自己思想的升华。谟,谋也,士,事也,谟士,谋划事情,打主意,明天去庙里烧香,求菩萨保佑发财,保佑我全家身体健康 这就是打主意,真人不谟士,坦坦荡荡。也可以这样理解,不逆寡,就是不贪求,自己五千一个月,就五千,别人多也好,少也好,与己无关。不觉得自己少了,贪求别人大款的挥金如土,也不觉得自己蛮好,看不起那二千一个月的。开个破车子,也不贪求别人的宝马,觉得自己掉价,也不看不起两轮的,觉得自己比他的好。庄子给的三原则,比起佛家贪嗔痴更具体,但事实上是一回事,他这个操作性更强,对具体的情境更容易调整心态,从而平静的生活。
日期:2015-11-25 22:05:00
庖丁解牛,这个高中时代背诵的故事,庄子的文字在大众流传最广的一段。先摘抄一点,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1)我因为有道的指引,才有如此好的技术。此篇为养生主三篇中的第一篇,与讲督脉那句话是连续的,对养生有兴趣的朋友一定要重视。2)郤,隙也,空隙也;窾,空也。以意识而不以眼睛去看待牛体,眼睛盯住一个地方而心神在牛体内行走,依照天然的纹道,刀行走在牛体固有的大的空隙。3)好啊,我听了庖丁的一席话,知道养生之道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