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时间,我抬了三百多口棺材》
第10节

作者: 这个行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将死者的眼睛摁下去几次,结果都睁开了,就在我们难办的时候,老王来了,他一看死者睁着眼,先是愣了愣,后又问我咋回事。
  老王跟我的关系,是亦师亦友,我对他也没有隐瞒,就告诉他一些事,但是,死者是那种命没告诉他,一是怕他害怕,二是我觉得他会让我推掉这场丧事。

  他听后,说:“这有么子难办,用胶水粘起来就行了。”说完,他递了一瓶胶水给我。
  看着他那熟练的样子,居然让我产生一种错觉,这家伙应该不会早就准备胶水了吧?
  我接过胶水,滴了两滴在死者眼中,再将他眼皮压在胶水上,不一会儿功夫,死者两只眼睛紧紧的闭着,乍一看,死的很安详。
  弄好这个,我问老王:“棺材弄到堂屋没有?”他说弄过去了,我又问他搬棺材有没有什么怪事,他说一切都很正常。
  我一听,总算遇到一件还算正常的事,就让主家三兄弟将死者的嫡亲叫到门口站着,等待入殓。

  待主家三兄弟走后,我让老王搭把手,将寿衣穿在死者身上,然后取一枚铜钱放在死者嘴里,随后又取一枚金元宝在死者左手,一枚银元宝在死者右手。
  日期:2015-10-10 03:29
  这么一番做法,也是有缘由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这个礼又以丧事最为浓重。
  我放在死者嘴里的铜钱,被称为含口’,又称含口、饭含,指的就是给死者嘴里含物的习俗,《礼记》的杂记下篇,有这么一句话,‘凿巾以饭’,《后汉书》中的礼仪志也有提到,‘登遐,饭含珠玉如礼’,其意思就是让死者顺利度过冥河。
  古人认为,冥河上有船,也就有负责摆渡的舟子,死者渡河,就应该像人间一样,付钱给舟子,否则有可能受到舟子的责难,甚至无法渡河,死者又回来找子孙的麻烦,死者嘴里含的钱就是付给舟子的船费。
  而金、银元宝,其实就是陪葬品,民间讲究让死者左手持金,右手持银,多数人都会让死者左手拿着一两重的金元宝,右手拿着一两种的银元宝,发展至今日,金、银元宝大多数都是用假的代替,之所以还会采用这种习俗,就是老祖宗传来的礼仪。
  弄好这些东西,我跟老王都是出了一身冷汗,老王还好些,只是后背有些湿,我则大汗淋漓,毕竟这是第一次,说不害怕,那是吹牛的。
  我们俩休息一会儿后,老王问我,接下来怎么弄,我让他替我把死者扛到堂屋去,我需要去棺材那边布置一番,这么短的距离我相信老王应该可以应付,毕竟八仙除了抬棺材,像这种背尸的活也会接一些。
  老王点了点头,问:“背尸这个红包给你,还是…”

  我说:“老王,假如你相信我,这场丧事的红包一个不要接,全部给我。假如不相信我,我只能告诉你,死者有点问题,拿了红包可能会遭报应。”
  老王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我相信你!”
  我没有跟他再说什么,怕忍不住把死者是那种命告诉他,这样会害了他,我一个人提着一个麻袋、一叠黄纸向堂屋走去。
  来到堂屋的时候,屋内除了一口大黑棺,就是一个神坛,上面摆放着一些祖先牌位以及一个香盅,棺材是掀开的,棺材盖竖在一旁。
  日期:2015-10-10 03:47

  像这种棺材一般较为讲究,棺材四周的木料都是用松柏木,忌讳用柳木,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会导致绝嗣,有的地方会掺一些杉木,据说完全用松柏木做会早天雷打,但是,在我们这边没有这些风俗,棺材底一般都是用七星板,有求寿之意在里面。
  我打开麻袋,将里面的谷灰撒在棺材底上,然后又在谷灰上面撒一层黄纸,最后又来找一床棉褥子铺在上面。(谷灰,稻谷的外壳点燃焚烧,剩下的残渣。)
  刚弄好棺材,老王背着死者就来了,后面跟着死者的一众嫡亲,又是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哀嚎。
  我示意老王站在堂屋外不要进来,并让主家找来一块瓦片放在棺材的前方。
  然后,我朝棺材作了三个揖,顺手捞起早已准备好的哭丧棒,围着棺材转了七圈,最后停在瓦片面前。  
  我举起哭丧棒猛地朝瓦片戳去,‘叮’的一声,好似戳的不是瓦片,而是一块石铁,震的手臂有些疼痛。

  这下,我心里有些紧张,入殓前的这块瓦片必须弄碎,不然会出事,瓦片不碎就说明死者不想入殓。
  老王不愧是吃死人饭的,见到这种情况,安慰主家几句,偷偷朝我使了一个眼神,让我再试一次。
  当即,我举起哭丧棒用尽全身的气力戳向瓦片,结果,瓦片依旧完整无缺的躺在地面,一连试了三次,瓦片还是那样。
  “见鬼了!”我心里暗骂一句,准备再试一次,主家的二弟李建国说话了,“你个瓜伢子,行不行?”
  “建国,别打扰陈八仙!”主家拉住那人,责备一句。
  日期:2015-10-10 04:24
  “大哥,虽然咱们穷,可没必要请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吧?连块瓦片都弄不碎,要是打扰到爹,谁负责?”李建国语气不善。
  我没有理会他们,继续手头上的工作,心中就想,为什么死者不愿入殓,是不是有啥东西没放进棺材?想到这里,我走向主家,问:“老爷子生前最爱什么东西?”

  主家想了一会儿,一掌拍在自己脸上,说:“我爹生前就爱打字牌,每天都会跟几个老头打上几个小时,临终前嘴里还念叨着大贰。是不是这个原因?”(字牌类似扑克,大贰是字牌中很重要的一个牌,其作用跟扑克的大王差不多。)
  听着这话,我让主家拿一张大贰放在死者手里,随后,再一次举着哭丧棒戳向瓦片,果不其然,瓦片应声而碎。
  看到这一幕,我不知道是笑还是哭,一个人能赌到这种地步,也算个新闻了。
  “瓦片一碎,百泰平安,荣华富贵,子孙昌盛!”我正了正神色喊道,让主家的嫡亲跪在堂屋中间不要抬头,又将哭丧棒仍在一旁,从老王背上接过死者,缓缓放入棺材。
  放入尸体后,我用红线栓一枚方口铜钱,由上而下对准死者的鼻子,又拿出一根红线从棺材头部的中线拉至棺材尾部的中线。
  拉直红线,我围着棺材走了几圈,目的就是看死者的鼻子与棺材头部、尾部的中线,三点是否成一条直线。
  可能是放的时候比较随意,位置有点偏,我让老王移了移死者的位置,当三点成一条直线后,我拿出一张白纸盖在死者的脸上,又拿了一床棉被盖在死者身上,将被褥的边角塞在死者身后。

  随后,又跟老王将棺材盖盖上,但,没有完全合上,将死者的头部露在外面,一是供前来吊唁的亲属看死者最后一眼,二是过几天的道事需要让死者‘亲眼’看他的子孙为他‘开路’。(开路是我们这边的叫法,在其他的地方称为道场、开山、倒排等等。)
  弄好这一切,我让主家一众人起来,要求他们全体披麻戴孝,睡觉的时候只能取下白布不能摘掉麻,又掐指算了算,告诉他们开路定在六天后,第七天出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