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1-03 23:02:31
72节。二十章 项羽与韩信1
如果没有项羽,也许章邯的人生将会一路精彩下去。
出道一年左右,对于章邯而言却是人生中无比辉煌的岁月,死在自己手下的反王无数,除了咸阳宫里的秦二世与赵高外,整个大秦帝国估计没有人比自己更风光的了。
然而,血淋林的现实却告诉他,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接下来冉冉升起的将星们开路,其中第一个,便是项梁的侄子,后来的楚霸王项羽。
项梁死于轻敌大意,但作为一时胜利者的章邯也犯了这个错误。打垮了项梁的楚军后,楚地有名将领都已经死了,章邯以为楚地的余众不用担心了,就渡过黄河,北进攻打赵地。
楚军余部松了一口气,但也只是暂时松了一口气而已,此刻的他们担忧的是万一赵军很快惨败,章邯会不会立刻挥师南下彻底平定楚地。恐怕连最有信心的楚国人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他们还会东山再起。
他们确实做到了,在一个人的带领下东山再起,这个人,在前面也说到过。
项羽,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一起闯荡江湖。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所谓万人敌即是兵法谋略。项梁明白羽侄的梦想是沙场征战,大喜过望。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秦始皇到会稽游玩,驾大船渡浙江,项羽与项梁一起观看,项羽对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你不要胡乱说话,否则会给全族招来祸患。”项梁因此对项羽另眼相看。项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
吴中起事后,项羽终于如愿以偿的走上了沙场征战之路。秦二世二年六月,陈胜被杀,项梁召集部下议事,居巢人范增前来告诉项梁,如果不立楚国后人而自立,一定不会长久。于是项梁听取范增的意见,在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熊心,仍立为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
章邯在得到援军后突袭项梁,项梁兵败被杀。项羽和刘邦攻打陈留不下,于是商议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西,刘邦驻军于砀。
楚怀王听闻项梁战死,非常害怕,从盱台赶到彭城,收编项羽、吕臣的军队由自己统领,并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封刘邦为砀郡长、武安侯,仍旧统领砀郡的军队。
这个时候的项羽无疑是内心苦闷的,过去十几年最大的依靠叔父死了,项家一手拉扯出来的队伍也被人夺权了,一瞬间又快要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了。
此时的韩信也挺无奈,回想过去二十年的人生,一片黑暗,年少家贫,无钱葬母,寄人篱下,胯下之辱。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乱世。
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但好事多磨,韩信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
这便是韩信在楚军大营里奋斗的终点。
日期:2016-01-04 23:06:38
73节。二十章 项羽与韩信2 壮志凌云几分愁,知己难逢几人留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但这个时候的郎中可不是后世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也不是唐末五代后对医生的尊称。
此时所谓的郎中,原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时代设立的一种职务。
刚开始的日子里,韩信还很是新奇,从走卒到郎中,地位虽然不高但终究算是升职加薪了,待遇的提高带来了生活环境的改善,有那么一瞬间韩信满足了。
但很快韩信便开始无聊起来,任何工作干久了都会产生职业倦怠感来,何况是一份对韩信来说本身就很无趣的侍卫工作。
看着那些身着甲胄进出中军大帐的将领们,在对比下只能侍卫中军帐外、执戟明光里的自己,韩信渐渐的心生巨大的失落感。是啊,我的梦想是像他们那样,哦,不对,应该比他们更有出息更有成就感才对,要独自领兵征战四方,更要让众人敬仰、四方来贺。为什么我会觉得当一个小小的郎中就满足了呢?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野心勃勃的下属不一定是好下属,但没有野心的下属也不是好下属。
于是韩信不再满足于护卫陪从的工作,而是准备“履行”第二个职责:顾问。
他开始找各种机会向项羽建言献策,可惜不一定是所有的英雄都惺惺相惜,地位上的巨大差距,自身名声的糟糕,几次与项羽的对话都没了下文。韩信与项羽,这两个日后在战争界独树一帜的代表人物(谋略派与勇战派)虽未成仇,但终未成千古美谈,反而留下了千古之谜,这是一种无尽的遗憾。
项羽为何未能重用韩信,众说纷纭,最大众化的说法便是项羽未能发现韩信之才。无论如何,事情都成定局,韩信与项羽,后来终究不能携手。不管韩信如何努力的想证明自己,项羽始终觉得没有比“良人执戟明光里”更适合韩信的了,没错,他觉得韩信最适合代的位置便是侍卫于营帐之外。
韩信在楚营,倍感孤独与失落。空有壮志,却只能屈才于执戟郎。人潮汹涌,却无几人可倾诉。位卑而不自卑,屡次建议却被忽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难求,仿佛世间再也找不到一个像燕昭王一样求贤若渴到愿筑黄金台的人了。
穷则思变,变则通;人都是被逼出来的。闲暇之余,人总要找些事情做。韩信便开始利用值班间隙仔细钻研兵法。
姜太公的《六韬》:第一《霸典文论》,第二《文师武论》,第三《龙韬主将》,第四《虎韬偏裨》,第五《豹韬校尉》,第六《犬韬司马》。
保存着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战原则、有浓郁的贵族色彩(“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讲军礼的地方甚至超过兵法的国司马穰苴整理成文的《司马法》。
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短短六千字,一共也就十三篇,却让韩信读得如痴如醉。
虽未出头,但有大把时间来研习兵书、系统学习兵法并温故而知新,对于韩信来说也算是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位卑而敢于献计,有时间不像其他军士一样聚众赌博或者闲聊或者瞎晃,韩信的特立独行很快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钟离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