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国风云----------“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第18节

作者: 明轩公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之前说到罗尚被李特打压得只能在成都城内苦苦支撑,随时都有被灭的危险。可是,随着时间地推移,李特军队这边粮食供给成了问题。眼看着粮食告罄,李特下令士兵下去征粮,很显然这群士兵没有接受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因而征粮方式很粗暴。这么一来,在当地人眼中,李特的部队就成了遭殃军了。
  更不巧的是,此时北方的朝廷,长沙王司马乂刚刚取代齐王司马冏,坐稳了中央。于是,这位新的掌权者急于给自己创造点军事业绩,就派宗岱率水军三万,孙阜领陆军三万,进军成都。
  而这时李流面对蜀人和氐人之间的矛盾心中越发的惶恐,便提议李特先缓缓军事行动,来整肃下军纪,顺带和老乡打好关系,以达到人民战争的效果。这个想法很不错,但是当时的时间紧迫地已经不容许李特搞“亲民工程”了,成都城围了一年不下,而朝廷军已经在出发的路上了。如果李特不能抓紧时间攻下成都城,那么绝对会陷入两面作战的险境,所以此时自己必须立即攻打成都城,外加上自己以前已经很久不搞“亲民工程”了,不也没事么,所以李特从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但历史证明,往往一个细节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西方的马蹄铁事件便是如此,而前不久司马允在节节胜利之际却被赵王反杀也佐证了这点。这一次,军心的涣散也导致了李特的失败,罗尚派出潜伏在李特军中的奸细纷纷展开策反行动,结果部队中蜀兵反水,李特大军登时溃败。

  当然,溃败也就算了,问题在于在罗尚官军的追击下,李特和老大李辅都死在了乱军之中。部队一旦失去了首脑,这是非常危险的,而剩余的残军则分成了两部,一部以老四李流和老五所统帅,另一部则是以李特的两个儿子,李雄和李荡所统帅,一同驻扎在绵竹。
  而罗尚得知李特死了,心里更加激动了,连忙奋起直追,朝着绵竹打来。但他显然没懂穷寇莫追的道理,在绵竹与李家残军交战后便又退了回来,继续龟缩成都,与李家军再次形成对峙。
  不过此时虽然再次对峙,可罗尚这边明显是占据了优势,不久李家军局势进一步恶化。孙阜连续攻克德阳等地,开始不断收复失地,而李荡也在战争中死去。面对此时如此败势,作为新的当家人的李流对未来越来越感到悲哀,动起了投降的心思。但是,李特的儿子李雄和他父亲一样,是个天生的惹祸祖宗,不安分的主,他坚决反对四叔投降。
  李流也不和他废话,说多了也是对牛弹琴,依仗着自己如今是军队中老大的威势,下令全军投降,并指派自己的儿子带着投降信去朝廷军营中做人质,促成和谈。一旦和谈,下场不好,估计全得死,就算下场好,首倡和谈的是李流,要封赏也是封赏给他的,没李雄神马鸟事。
  作为一位野心家,当然不可能接受这么一份和谈啊,但劝是劝不住了,只能逼自己的四叔,至于怎么逼,那还是得发动群众的力量。李雄立刻将军中的中下级军官全部召到麾下,和他们阐明投降的危害性:首先,我们都是杀过朝廷命官的,手里都有几条人命,一旦投降了很少能落得好下场。再次,如果真投降了就得服从朝廷的命令,朝廷的命令是什么,还不是移民么,我们当初起兵不也是为了不再回到那鸟不拉屎的穷地方么?一旦投降了,我们肯定还得回去,你们说怎么办!?

  李雄很有号召力,一番话说得群情激奋,将士们纷纷大呼:“我们不要回去,要留下来求富贵!”看到大家支持自己,李雄火速组建了一支骑兵急袭孙阜大营。孙阜此时正在和李流的儿子商量和谈事宜呢,哪知道李家军居然来这么一手,佯和谈,实进攻,这下孙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军队损失惨重。
  日期:2015-10-02 18:13:18
  胡汉交兵——鼎足之势初已成(七)
  孙阜带着败兵连退数十里才勉强稳住阵脚,可随即又传来友军宗岱全军覆没的消息。宗岱也算是一员猛将了,居然这么简单地就死了,而李雄短时间连挫两路大军的事实也让孙阜胆寒,孙阜自知自己不是李雄的对手,连蜀中都不敢呆下去了,连忙往荆州方向撤军。

  得胜归来的李雄带着部队去像四叔请罪,跪下诚恳地说道:“叔啊,侄子不甘心像那群狗官投降,破坏了你的和谈大计,你惩罚我吧!”李流一看自己大侄子身后这群荷枪实弹的丘八,心里暗恨:怪罪你,你丫的,现在我还杀的了你?动了你,你身后那群丘八还不立马搞死我啊!更何况杀了你又有何用?我在政府那边已经成了无信之人,你丫的是断了我投降的退路啊!
  李流只得转怒为喜,扶起大侄子,满意地说道:“啥也不说了,四叔以你为荣啊,你和你爹一样,是个有本事的人,以后这部队全听你的调遣,你一定会兴盛我李家的。”取得了李家军最高统治权的李雄开始在蜀中稳住阵脚,为日后成汉帝国的建立构建根基了。
  而此时与川蜀毗邻的荆州地界,也不太平,不凑巧的是,这次闹事的也是个少民。按照分类来说,属于南蛮的一支,这个人叫张昌。虽然名字和张邦昌这个家伙有一字之差,但这个张昌心中也有一个楚帝梦,而此时动荡的时局成就了他的叛乱。
  客观原因:新野王司马歆执掌荆州后,暴虐苛刻,相当不得人心。同时,四川和中原乱战,让毗邻的荆州时刻处于动荡之中。

  主观原因:李雄的强硬打击导致中央军退出了川中,长沙王司马乂采取就近原则,从荆州招募兵源准备二次入川作战,过惯安逸日子的荆州人不愿意去川中送死,抵触极大。
  基于以上原因,张昌造反具备了相当充足的条件,于是张昌招兵买马,打出“不独立,毋宁死”的高调口号,一下子聚集了三万部众。没费多大力气便攻克了所在的江夏郡,随后,顺江而下,开始大规模扩充地盘。
  新野王司马歆一看自己地界上居然有少民造反,寻思那还了得?连忙组织部队进行围剿张昌的军事行动。只是,南方江河湖泊呈网状分布,大规模的兵团无法集结起来,这是当年楚军败给白起的原因,也是这次司马歆败在张昌手中的原因。
  当然,有种邪乎的说法,是张昌这厮会作法,他手下的士兵每次出战都戴着小红帽,满脸粘着马毛,人们一看这架势,都在诧异张昌是不是找了鬼兵相助啊。当然,新野王这边的失利很快惊动了中原,如果蜀中的变乱是肘腋之疾,那荆州的叛乱可谓心腹大患。一旦动静闹大了,这张昌亲率荆州之众以向宛洛,北伐中原并非没可能,到时候,蜀中的李雄说不定还要将益州之众出于平川呢,这么一来,诸葛亮的“隆中对”说不定会有一场现实版的操作演示。

  于是,朝廷任命刘乔为豫州刺史,刘弘为荆州刺史,加上雍州刺史刘沈一起率军南下,扑灭荆州的叛乱。当然,司马乂还通过傻皇帝的诏书,邀请“搅屎棍”河间王出兵相助,河间王不乐意了:好嘛,老子还没来惹你,你小子倒是盯上我了,随即就发兵把刘沈的部队给围了。这么一来,刘沈所部一万大军全部资助了河间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