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说,讲述鬼神莫测的岐黄之术:不死华佗》
第49节作者:
龙玄策 张仲景又看了一眼叶源,问道:“你怎么还不走?难道也想泡茶吗?”忽然间张仲景又动了动鼻子,低声道:“刚见到老的,如今又见到小的,你们这些弄毒的人真烦人。”叶源没听清楚张仲景说些什么,刚上前一步,张仲景就连忙摆手道:“好了,你就站在那里,不要动。你和你师父一样,身上除了带药材外,就喜欢带毒物,殊不知那个气味实在难闻。”
日期:2016-03-25 23:42:00
叶源心中大惊,他身上所带的毒物,经过处理后,味道已然很淡了。一般人等根本察觉不到。没想到张仲景鼻子动一下就闻出来了。忽然,张仲景的目光又落在了叶源的两眉之间,瞅了瞅叶源的气色后说道:“你犯过严重的头风病,虽然经过了治疗,但是病根却未除掉。哎,虽说如此,也是了不得了,那个老毒头什么时候多了这个本事?连这么难的病症也会医了。”
到了此时,叶源终于对张仲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只是动了动鼻子,看了看气色,就把所有事都猜出来了。此番本领,除了师父和华佗外,估计无人能及。
“晚生叶源见过张大夫”叶源连忙躬身抱拳。
“哼”张仲景嗤鼻道:“如若我没点破你得过头风症,就不行礼了吗?你这个恃才傲物的臭脾气,和你师父一个样!你师父这么有本事,找我干什么?”
叶源凝眉沉思了一会,说道:“张大人,其实晚生的头风病是华佗华大夫医的。”“哦,你见过华佗?什么时候?”听到华佗的名字,张仲景表现的顿时不一样了。
“晚生有幸,月前在当阳见过华大夫一面,其间他对你的医术赞不绝口啊。他还说看过你的《伤寒杂病论》后,当击节大赞三日……不过华大夫也有些不吐不快的想法!”
“哦”张仲景来了精神,问道:“他怎么说的?”
“这……”叶源话题一转“晚生其实想问下,你老见没见过一个人?他皮肤白皙,容貌俊秀,乃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何晏!”
“提这个无聊的人干什么?来来来,我们去进屋里说,那华佗老儿究竟怎么评论《伤寒杂病论》的?”说罢,张仲景招呼着叶源走向了内堂。王叔和却楞在了原地,不知道该干什么。张仲景瞪了他一眼,喝道:“还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点给我和叶贤侄泡茶!”
“哎,好嘞!”王叔和滋溜滋溜的跑到了内堂中,开始忙活起来。
不多时,王叔和泡好了茶,张仲景和叶源坐定攀谈了起来。初始时,叶源不断追问何晏的情况,张仲景却左顾而言其他,老是岔开话题。后来叶源也渐渐明白了,不把华佗评论《伤寒杂病论》的话说完,张仲景是不会多说什么的。
饮了一口茶,叶源说道:“上医治未病,华大夫看了你在书中所说‘治未病’的理论后,大为赞叹,还说你老已有扁鹊长兄之才!”“华佗真的这么说的?”张仲景轻捋下胡须。
日期:2016-03-25 23:43:00
扁鹊乃是先秦神医。有一天魏文王问他,听说你家兄弟三人都是大夫,可是谁的医术最高明呢?扁鹊回答,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其次,我最差。魏文王不解其意,又问道:“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这才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事先就防微杜渐,铲除了隐患,所以名气无法传开,只有我家里人知道。我二哥治病于病初起之时,大家都认为他治疗的是小病,所以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都认为我医术高明,所以名气最大。
一般医生,如若能类比扁鹊,已是莫大的荣耀。华佗却把张仲景比作比扁鹊更厉害的扁鹊长兄,那自然是高得不能再高的称赞了。
叶源又继续说道:“华大夫还说,张仲景不仅能见微知著做到提前预防,而且能预防已有的病症在五脏中扩散,这样一来,就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意涵。他所提出的五脏之病关键在于损有余而补不足,以及身体需要阴阳调和,五行平衡等理论。都是在总结前人成就基础上,有了创造性的发挥,是真正的光大了歧黄之术。”
听到这里,张仲景对华佗已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天下虽大,不过能真正看懂《伤寒杂病论》的却只有寥寥数人。
当然华佗也对张仲景著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每当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张仲景便竖起了耳朵,提笔仔细的记下了华佗所说的话。接着张仲景又兴致勃勃的问起了华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戏。叶源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了一遍,张仲景听后,不由也竖起了大拇指。时下之人,都认为身体毛发受之父母,不愿动刀。华佗却打破了禁忌,实乃大宗师也。
此时张仲景已把叶源当做了华佗的替身,越说越欢,王叔和在一旁也听得如此如醉。忽然间,张仲景说道:“叶贤侄,你用药虽准,不过却和你师父老毒头一样,根本不顾病患的感受,时常少了一些减轻病患痛苦的辅药,终究缺了点悬壶济世之心!”
日期:2016-03-25 23:43:00
叶源嘀咕道:“只要能治好就行了,没下毒就不错了。”张仲景沉思了一会,又说道:“治病如抓贼,你用药的法子和华佗有异曲同工之妙!你真的只见过他一次吗?”
“嗯”叶源点了点头。张仲景疑惑道:“这也太巧了,其中必有可深究之处!下次碰到华佗,我一定要好好问问他。”
张仲景和叶源两人越说越投机,有了秉烛夜谈之意。那王叔和更是如饥似渴的在一旁聆听,时不时的还要做下笔记。所谓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如此了。
不知不觉间,夜色已深。庭院里忽然传来了琴弦拨动的声音。初始时那琴声还能有一些旋律,到了后来就是乱弹一起了。张仲景不由怒道:“这老家伙,真是亏待不得。晚个一时半会,它就不满意了。”
众人来到院中,一只白色老猿正在石桌上拨弄琴弦。它见到张仲景来了,龇牙咧嘴,手舞足蹈,甚不满意。张仲景看了王叔和一眼,说道:“去拿点瓜果出来,这老家伙饿着了。”王叔和愣在了原地。“原来传说中的都是真的啊!”
叶源走了上前,石桌上摆放着两具古琴,想必就是传说的“古琴”和“万年”。他轻轻的琴弦上拨弄了一会。琴音如黄莺一般,穿透了夜空。叶源不由想起了钟柔,若是她还活着,该有多好。
张仲景走了上前,问道:“你也喜好丝竹之乐”叶源点了点头,道:“想起了一个故人,若是她还能抚琴该有多好”
日期:2016-03-25 23:44:00
忽然间,庭院里传来了幼兽的叫声。王小白不知何时也到了庭院,白猿见了小白虎甚是欢喜,上步把它抱到了怀中。
“张大人,你真的没见过何晏吗?”叶源又老话重提。张仲景伸了一个懒腰。“时候不早了,你们先睡吧,我还有约。”
王叔和怯生生的嘀咕了一句:“师父,徒儿晚上睡哪儿?”张仲景眼睛一瞪,“谁是你师父?记住,你就是个端茶送水的蹭饭的人。去去,书房今日还没整理。你整理好书房后,就睡在那里好了。我还有事,不和你们多说了。”说罢张仲景便打了一个哈欠,走出了院落。
王叔和神情沮丧的站在原地,口中碎碎念道:“他还是没有把我当做徒弟。”叶源走到了他的身旁,看着不远处的王小白说道:“真是个蠢材!书房是什么地方?多少人求之不得。你却不好好把握机会。再说,张仲景如若这么容易收徒的话,那他就不是张仲景了。”
王叔和拍了下脑门,恍然大悟道:“谢谢叶兄提点!”说罢便性高彩烈的收拾书房去了。叶源从白猿手中接过王小白,抱着它回到了客房中。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小老虎对叶源甚是依恋,在他身上爬来爬去,折腾累了后,才靠在叶源布囊处睡着了。
子时时分。叶源正梦周公,忽然间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谁?”叶源挺身坐了起来。王叔和推开了房门。“叶兄,府外来了一人,说是你的故人!无论如何都要见你一面,还说只有你才能救得了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