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保健一听就急了。
这哪儿是干等的事儿啊!您等得,人家等不得啊!其实,就在米老二那次带着方保健去洽谈时,方保健藏了不少心眼儿,跟人家谈的过程中耍了不少的坏,也就在他们洽谈的时候,方保健从旁得知,还有两家儿在外边儿等着谈呢。所以今天听愣总这么一说,那哪儿还能坐得住啊!可是,公司是由股东们共同参与经营的,股东们不点头,这事儿总经理就是拍板儿了也是白搭。就算是美国总统想下令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国会不点头不给钱不拨给武器,总统说过的话跟放个屁没什么区别。
没辙,方保健心里头的那股子邪火左突右撞,末了,还是被他压制下去。
刚想说还有事,愣总又说道:“方叔儿,有个事儿通知您一下,公司从明天起全体歇年假。这是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个年假,前后一个月。全体都放,我跟财务室的钱大姐留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来回路费公司给报,什么时候正式开业都等我通知。方叔您这阵子也很辛苦,歇歇吧。您放心,一有准信儿我立马通知您,保证耽误不了大事儿。”
年假?放年假?
方保健的脑子挺快的,可这一回他就硬是没能转过弯儿。一听说出去玩儿来回费用公司还管报销,一贯爱贪小便宜的方保健顿时心花怒放,之前的焦虑居然一下子就给眼前的欣喜给冲淡了。
时间这个东西很快,眨眼间,一个月时间过去了。
方保健没等来愣头青的电话。
这期间,他还给顾易生科长打过几个电话询问事情的进展。起先,顾科长还很客气,到了后来,顾科长的语气变得有些不耐烦,方保健这个时候才隐约感觉到事情的发展好像有点跑偏了。
耐着性子又跟自己的三家村公司捱了一礼拜,终于忍不住了,也不等愣总电话了,跟无所事事的米老二这儿扔下一句出门谈买卖的话,拔腿就往村儿里奔。
一路上,方保健还在幻想,要是董事长也不点头,那自己就另找上家儿去干,要是能点头……
这么想着,可就坐过了站了。
当年村儿里的公交车多数要穿过那些拥堵的市场门前的大马路,其中不少趟车还是单行,要是不留神坐过了站,想折腾回来,要比平常多花不少工夫。
等方保健满头大汗跑到公司门口时,不由得惊呆了。
公司的招牌不见了。
传达室里边坐着的是个陌生面孔。
平常停放在公司院儿内的两辆高档小轿车不见了。原先停车的位置停放的是一辆蓝白条纹相间的中巴轿车,车牌子被后边的一堆盖着苫布的东西遮挡住看不清。三层小楼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影儿。
人呢?怎么牌子都没了?
方保健正发呆呢,传达室里的陌生面孔出现在他的眼前。
“这位同志请问您找谁?有什么事儿?”
方保健刚要搭茬儿,猛然间发现,跟自己说话的这位穿着的竟然是警服!
那年月,94式警服刚刚下发各公丨安丨局、派出所,藏蓝色的服装,银色的警徽及饰物在人们的眼里还很扎眼,所以,方保健一下就认出了跟自己问话的这个人是丨警丨察。
方保健虽然眼下还没做过什么出格的坏事,但是,见到丨警丨察时,他心里总不免会咯噔一下。这会儿,他气喘吁吁的问:“我那什么,这不是XX公司么?我是这公司的,他们人都上哪儿去了?”
那位丨警丨察说,他被派来看大门儿时,这里就已经是空楼空院儿了。听外边的人说,公司多半拉月前就搬空了,装了好几辆大卡车呢!具体说搬到哪儿了,还真没人知道。
方保健只觉得眼前的小楼掉个了方向,紧接着就是一阵儿天旋地转……
日期:2015-09-15 15:24:30
中关村,曾经是天安门西北方向12公里的“电子一条街”。
30年前,它是一条由一片片平房组成的破旧街道。
10年前,以海龙大厦为代表的电子卖场业态兴起。
今天,中关村已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
十年来,中关村已经聚集了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这里,每年创投金额占全国三分之一;这里,上市公司有218家;这里,去年的企业总收入1.92万亿元,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
寻找“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创新之源,当属中关村。
“迎接十八大 记者基层行”,新京报从今日起将推出“北京走起来”大型系列报道,讲述北京10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变化。
数日来,新京报记者深入中关村,探访这里的建筑,企业,以及那些怀揣梦想的普通劳动者。我们试图去探寻他们命运的律动,他们交织,依存,构筑这座首善之都。他们都是鲜活的,有挫折伤痛,也有欢欣愉悦,他们在释放、汇聚这座城市的正能量。
我们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从天安门西北12公里——中关村,开始倾听。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号海龙大厦 时间:9月8日至10日
探访海龙大厦前,我“百度”了一下这个中关村最有名的地方,排名第四条的是两年前一个网友的提问。
“怎么样投诉海龙大厦”?
“以次充好,卖假货”……下面曾经被骗的网友的留言,也勾起了我的回忆。
3年前,我去海龙大厦买相机,在11楼一间写字间里,买了一个“未开封”的相机,回家发现已经拍了照片。
我去那间屋子要求换相机,差点遭到殴打。
此后,我再也没去过海龙。
海龙不再拥挤不堪
9月8日,刚走进海龙,我恍然以为走错了地方。
昏暗污浊,拥挤不堪的大卖场不见了,整个卖场变得亮堂了。销售员们统一穿上了白衬衣,胸口都戴着蓝白相间的工牌。
叫卖声还在,不过,如果你只是问路,他们不再横眉竖目,而是微笑和友好地指路。
在一楼,我遇到一个等电梯的女孩王晨,看着正在装修的星巴克,她说:“星巴克都要来海龙了,真不错!”
她是新搬入海龙大厦的一家叫“点心”的互联网公司员工。“点心”是李开复“创新工场”孵化的创新型公司,主做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
我明白了,当年差点被打的地方,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了科技创新“产卵”的地方。
DIY卖场变身商场
中关村大街一号,即海龙电子城,中国IT卖场的代表。
大厦共18层,1-6层是卖场,上面是写字楼。但最红火的时候,从一楼到顶楼,几乎全部成为DIY卖场。
一间间写字间的格局,造成价格信息孤岛,从而成为中关村卖场经典欺骗手段——“换型”(以低配型号冒充高配,低价高卖,欺骗消费者)的泛滥之地。
随着网商崛起,竞争加剧,中关村电子卖场经营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强行拉客、价格欺诈、非法导购现象愈演愈烈,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同时严重损害了中关村地区的形象。”海龙集团品牌经理高晓莉不回避海龙整改前的问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