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宝人:讲讲我在长江、黄河捕捉水怪的故事》
第5节

作者: 一只鱼的传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结果,真到了毕业时,这哥们却大笔一挥,果断把我下放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旁的一个水利站做质检员,并跟我保证,这工作轻松得很,还能体验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当地的朝鲜族姑娘,不仅貌美如花,而且热情奔放,这是组织上对我的极大照顾啊!
  我当时还挺高兴,想着这老小子还算是多少有点儿良心,乌苏里江那边我虽然没去过,但是从地图上看看就知道,有山有水,这山水好的地方,指定出美女,像重庆、成都、大连,不都是这样嘛!到了那儿,得想办法整杆猎丨枪丨,养条猎狗,没事喝喝小酒,钓个鱼,打个猎啥的,再勾搭个把妹纸,那生活,可就齐活喽!
  好容易熬到了毕业,我匆匆办完手续,就扛着行李,坐上了北上的火车。那地方很偏僻,叫共和岭,是黑龙江双鸭山市下辖的一个小镇,要去那儿,得先做火车到哈尔滨,再转车到双鸭山,再换乘客车到县城,最后还搭老乡的毛驴车,这样差不多折腾了三、四天,总算到了地方。
  下了毛驴车,我揉揉眼,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朝着周围看了看,周围都是大青山,远处是一条大江,周围大片大片的荒地上,漫山遍野都是向日葵,金灿灿的,远处孤零零矗立着几间小木屋,一条小街,一个供销社,一个小学。
  我当时就傻眼了,这里基本上就是一大片荒地,啥玩意儿都没有,那富得流油的黑土地呢?那些貌美如花、热情似火的朝鲜姑娘呢?

  日期:2016-03-31 22:00:00
  没容我想太多,水利站的领导就过来迎接我了,紧紧握着我的双手,连声说辛苦啦,辛苦啦,俺们全乡人民都热情欢迎北京下来的大专家啊!
  我赶紧谦虚几句,那边赶紧让人提着我的行李,接着带我去了当地的政府招待所,其实就是个小饭馆,给我弄了一张大煎饼,卷了大葱,蘸着大酱,又整了一海碗白酒,我就彻底懵了,开始胡吹起来,最后拍着胸脯跟毛主席保证,我董小白保证一辈子呆在这儿,支持边疆建设,支持咱们黑土地黄棉袄的亲人们!
  第二天酒醒了,回想起昨天说过的话,自己都脸红,头和心都疼得要命,看看荒凉的小镇,再想着自己大把大把的青春,以后就要葬送在这苞米地、向日葵里了,肠子都悔青了,在那嘬着牙花子,想着等老子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狠揍那个狗日的系主任一顿!不,我要先将他的丑事公诸于众,然后再狠狠揍他一顿!
  后悔归后悔,人都来了,工作还是得看,这边物质条件虽然差点儿,好在人们很单纯,对我这个“北京来的专家同志”非常信任,也非常热情。
  水利站站长姓高,他是个转业军人,在部队呆了十几年,搞宣传出身,说话喜欢上纲上线,做事情倒是爽快,有一股典型的军人作风。
  他说,其实他们这边没啥事,以前东北这边旱涝比较严重,后来六十年代毛主席号召广修水库,炸平了几座山,整了几个水库,所以基本上没啥事,水大了,就开闸放水,水少了,就闭闸蓄水,其实谁都能干。
  不过嘛,咱们这个工作,虽然简单,不过任务却很艰巨。从前呢,都要日夜巡逻,夏天防止河对岸的苏修在水里投毒,冬天防止有人踏着冰河投敌。现在嘛,主要就是要保证咱们全县人的吃水问题!
  他最后严肃地说:“董小白同志,你能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你的艰巨任务?!”

  我立马两腿一收,收腹挺胸,啪得敬了个礼,朗声说:“请首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
  他满意地点点头,又交代了几句,开始走出门去,最后又跟我强调,晚上最后不要去江边,尤其是黑瞎子岛那边。还有,水利站有把猎丨枪丨,白天去江边的时候,就背上,有备无患嘛!
  我有些好奇,为啥晚上不能去江边?他眼神有些闪烁,不自然地说,江边风大,晚上着了风,容易感冒伤风嘛。咱们这疙瘩,不比北京,缺医少药的,要是真病了,那岂不是麻烦啦!
  我又问他,那去江边为啥要带枪?他就看看表,说县里还有个会,他得赶紧走了,让我有事情给他打电话。“小白同志,这里就交给你了!记住哈,晚上千万别去江边,这可是政治任务!”
  虽然我不明白晚上不去黑瞎子岛,跟政治有啥关系,但是看着他严肃的样子,也认真地点了点头,其实心里却想着那把猎丨枪丨,回头得好好研究研究再说。

  日期:2016-03-31 22:00:00
  我们这个镇子,地广人稀,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去转一圈,检查检查水渠,倒也轻松,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开始的时候,我就背着那杆猎丨枪丨,到处转悠转悠,看看有没有什么猎物好打。
  后来才发现,这里人也不傻,挖药材的挖药材,卖山货的卖山货,早就不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那个北大荒的时代了。
  不过我们在中俄边境,挨着大江,旁边又是原始森林,大家还都过着传统的生活,平时种种地,农闲时打打鱼,打打猎,日子平淡而清闲。
  不过,在我那个年龄,根本欣赏不了这种平淡的美,巴不得每天都有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让我能去折腾折腾。
  水利站坐落在江边,是一所全木制结构的大屋,屋子上上下下全用原木钉成,漂亮又结实,充满了浓郁的松木清香。水利站外面,围了一圈篱笆,院子里有一颗大槐树,枝繁叶茂,非常凉爽。
  我闲着没事,就在院子里摆了个小桌子,坐上一壶茶,邀请左右邻居来这里喝喝茶,聊聊天。
  东北人就是热情,没事都爱过来聊几句,所以没过几天,我就和周围的邻居们都熟悉了。

  离我最近的,是一个精力旺盛的老光棍。他穷的底朝天,四十多岁了都没讨到媳妇,所有家当就是一匹马。那匹马膘肥体壮,非常精神,是他的精神支柱。
  每天早晨,他都要骑着这匹好马,去小山坡喂马,要是在路上看见姑娘,老远就吆喝马停下来,蹬着两只蛤蟆眼,死死盯着人家看,眼睛里都往外泛绿光,恨不得给人家生吞活剥了。
  在我屋后面,住着一个老教师夫妇。老教师教了一辈子政治,现在退休了,每天清晨起来,就在家门口劈柴,柴堆摞得比房顶都高。
  他很寂寞,退休后没人说话,每次见了我,就拉着我大谈马列毛选,我听他讲了几次,每次都赶紧找借口走开。
  稍远一些,附近还有一户朝鲜族人家,不过却不是我念念不忘的皮肤雪白、热情奔放的朝鲜族姑娘,而是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
  据说,他们倒是有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儿,可惜去哈尔滨打工去了,要过年才回来。
  老头姓崔,大家都叫他崔老头,据说从前上过朝鲜战场,在雪窝子里伏击美国鬼子时冻坏了腿,所以大夏天都得裹着皮大衣,成天招呼我去他们家吃打糕。
  就这么过了几天,我正在院子里烧茶,就看见老光棍急匆匆骑着白马冲了过来,大老远就朝我喊着:“还愣着干啥!江边出事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