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八摸--太极解密 武林寻踪》
第11节

作者: 动动动动动动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
  日期:2016-03-11 09:17:55
  ●●●●  5.国术
  “练武要像谈恋爱!”八卦名师程廷华对弟子孙禄堂说出这句话后,年轻的孙禄堂练武的感觉一下子全变了。时隔四十年后,孙禄堂在中央国术馆第一堂课里的第一句话,就照搬了师父这句惊人之言。
  当时的旁听者朱国福回忆——孙先生一句话,掌声雷动,把大家说美了,后来班上那些小伙子做发挥,什么单练就是单恋,对练就是双恋,什么推手摸手,交手拉手的,越来越不正经,比武如相亲,打人像接吻……

  一句话引发“不正经”,那是以后的事了,当时武当门长孙禄堂公开授课大获成功,旁听的副院长李景林也很高兴,当晚就约了孙一同去其紫金山别墅。在车上,李还在表扬孙。
  李:在天津我就知道你会讲课。
  孙:不过讲了些皮毛道理而已。
  李:我发现,练了多年的,皮毛道理不一定清楚。
  李景林的高兴,更多的是因为国术馆隆重成立,国术事业势头向好,带给他大遂平生之快。其实,10年前,李景林与孙禄堂便有了交往。李景林龟缩在日租界李公馆,躲避张之江追杀的时候,为给张之江制造错觉和麻烦,经常电话邀请各路名流前往李公馆聚会。命在一线之间,钱也就无所谓了,李景林出手阔绰,好菜好酒招待贵宾,外带赠送玉石金表。来客中,经常有八卦好手贾凤鸣,形意八卦太极三合一的孙禄堂,自然也少不了天津中华武士会的一干高手。只是这帮客人并不知道,不远处某些角落里,暗藏有张之江狙击手的冷冷枪口。虽说是切磋武术,明眼人却已看出当时的李景林,醉翁之意不在酒。

  10年过去了,年近古稀的孙禄堂早已以《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皇皇三学折服天下武林,所以寻找武当门长的时候,李景林毫不犹豫地对张之江说非禄堂先生莫属。
  钟山夏夜,凉风习习。走廊了挂了不少带镜框的书法作品。最显眼位置,是李景林自书贾岛诗: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李、孙二人,对坐啜饮,青花小碗里是又香又热的绍兴烧。谈起弘扬国术,亦是孙禄堂平生夙愿,所以他也是心情极好。这黄酒烧的浑身一热,两位武术家的心神便有些痒痒。
  李景林当然识趣:老五,老六,把你俩的对剑请孙先生指点指点。
  老五老六是两个孩子,说练就练,一套武当对剑使出来,倒也好看得紧。十来分钟后,老五老六作势收剑,微微喘息,闪着两双明亮的眸子,等着李景林和孙禄堂教诲。
  李景林:着实笨得很,先生不妨说说?
  孙禄堂兴致很好,站起来:端得不错,气力我就不说了,你小哥俩有个共疾。
  孙禄堂接过一剑,缓慢比划着:一剑,两剑,一虚一实,是不是?习惯了,固定了,不好,容易被对方摸见程式,不妨二虚一实,三虚一实,虚虚实实没有程式,最好。
  李景林接过另一只剑:这一句便够你们俩吃一年。孙先生,一直没个好机会,你也给我指点一二?
  时年68岁的孙禄堂,比李景林大了两轮,这次一反常态,毫不推辞,一扬手中之剑,笑道:请!
  忽如电光石火,秋风落叶。忽如净潭清风,盘龙伏凤。一个纯剑,一个杂家。一个九宫,一个八卦。一个杀的兴起,剑花诡谲。一个柔若无骨,闪展腾挪。李景林顺心顺手,灵光频现,自觉有如神助,定要把那孙老夫子赶到逼仄境地,最好是缴械投降。不过,他想错了,少时便有“孙猴子”外号的孙禄堂,想的却是领略神剑绝技,有意烘托逗引。也就是说,他把自己变成了说相声的捧哏,任凭你逗哏的李景林,嘚吧嘚吧嘚。

  老五老六看得发呆。
  技击是武术,武术不是技击。其实二人若是生死比武,实际上三招必出输赢。但二人此番,先是技击,打着打着便超越了技击——兴起而发,兴尽而止,不知不觉间,三百招已过。突然二剑相交,二人互视对方,哈哈大笑。大笑间,心有灵犀,双双抖飞手中剑。
  李景林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大气已泄,便觉四肢百骸清空一瘫,只剩无限快慰,无限满足。孙禄堂也是塌在椅子里,说不出半句话来。

  那一夜,李景林呼呼大睡。拂晓醒来,却越想越是后怕。这世间之事,让自己舒服不难,让别人舒服,难。显然,自己昨夜耍得如此舒服,是那孙先生禄堂剑法伺候得太好。可怕的是自己平生精华使尽,却也未奈孙禄堂何。从此,武学一道,李景林有了真正的口服心服之人。山东国术馆文书刘子明记述:
  余知李将军向不轻许于人,惟每提及孙禄堂先生之武艺时,无不钦服备至。
  一日,省主席韩复渠来访,谓:将军纵横武林数十年,以将军之见闻,何门功夫最称上乘?
  李将军曰:进有武当、少林、峨眉、形意、八卦、太极诸多名拳,皆可臻功夫之上层。然,最上乘者当存乎其人,乃集大成浑然为一者也。
  韩主席问曰:何人至是?

  李将军:余遍顾宇内,能集拳术之大成而独造其极者,唯孙禄堂先生技与道合,一人而已。
  吹捧归吹捧,孙禄堂毕竟一介武林中人,类似武术改国术、全民国术化之类“国家大事”,他这个“一人而已”是连想也不敢想,想了也白想的。
  中国最早出现“国术”一词,大约是在1918年。上海第一公共体育场设有“国术部”。1919年,四川出现了“重庆冀蜀国术馆”。1920年,大东书局出版了一本吴志清著《科学化的国术》。但这些“国术”字眼,还属散兵游勇,并没有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中央国术馆”成立的一声春雷,国术一词开始迅速热播,成为庙堂、江湖出嘴率颇高的热门词汇。至1930年左右,全国省、市、县各级国术馆,已经出现近30家,俱榜样中央国术馆,规格高,盘口大,多为省长、市长亲自挂名馆长,知名武术家担任副馆长或教务主任等职。
  武术,从江湖进了都市。武馆,从民间走向官方。武术人士摇身一变,从下九流变成了有地位、有薪金、有前途的政府公职。这谈国术、干国术的一多,水涨船高,爱国术、学国术、练国术的群众人数成倍增加。以武术改国术、中央国术馆成立为标志, 1928年至1937年,被称为中国武术“黄金十年”。据统计,十年之间,仅中央国术馆,就前后招收6期学员,共500多名。据说第一次招生时,有5000多人报名应考,导致考试那几天,南京城瞬间变为一座超级武人馆,大街上,随便扔一块砖头,就能砸到9个令狐冲、2个左冷禅、1个岳不群。

  或许谁也没有料到,这黄金十年,竟然是中国武术的最后巅峰,也是中华武林“最后的疯狂”。从此以后武术开始无可挽回地走上下坡路。“黄金十年”戛然而止的原因,是1937年——鬼子进了中原,抗战爆发。“武术无可挽回走上下坡”的根本原因,是冷兵器时代的结束,热兵器时代的到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