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擂台比武者,原报名125 人,实际参与109 人。应该说109人够多的了,生手怕熟手,熟手怕高手,高手怕失手,从比武选手心理计,没有把握进前几名的话——那就只能做分母、当炮灰、连酱油也打不着了——圣人曰不如不上。换句话言,这109人,应该都是觉得自己有可能进入前十名、甚至三甲的。
游艺大会宗旨在于推动和弘扬国术,因此各武术馆馆长、副馆长、教练或一些已经武林成名的高手,都没有报名参加擂台赛。报名者主要集中在那些相对无名的年轻高手。尽管此次,擂台赛冠军,仍然是所有武林中人翘首关注之焦点,也是不少渴望成功的年轻武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理想——事实上,很多人即使是花上一辈子、即使是苦练三十年,也注定与它无缘,可喜的是,大家都觉得与金字塔尖无缘的不是自己。
由于经验不足,加之场面太大,还有比武选手的迟到,原定于上午十一时开幕的比武,推迟到下午一时才开始摇珠分组。当然,不能让观众干瞪眼,擂台上的武术表演,一直没断。
摇珠分组,是把刻有姓名号码的圆木珠,由监察委员们投入一大铜球,铜球表面布满圆孔,圆孔比圆木珠略大,摇动铜球,圆木珠便会从圆孔里摇出来,以摇出号码的先后次序,排定比武次序。
全员共分四组,一、二、三组各32人,第四组13人。要求比武者须穿戴大会提供的灰色布短装,红白两种颜色的腰带一扎。比试开始时,双方对立台中粉圈内,评判委员一声鸣笛,二人上前互行鞠躬礼,再鸣笛,即可开始。实时实地进行裁判的是监察委员,台上两名监察委员执红白二旗,随时处理问题并制止犯规。评判委员,则坐于台下断定胜负。
比武比打架高尚,是因为比武有规则限制。万事开头难,这比武的规则,一开始订的比较复杂。最早颁布的规则,大约有十条之多,其中的几条是:
一,比试员同时按规定组自行抽签,即以各人抽得之数相同者为对手;
二,登台必须用大会备用衣服腰带;
三,三次为限,每次三分钟;
四,三局二胜为胜;
五,如故意逃遁,被对手追击三分钟不敢一较者为完全失败。
六,不准挖眼、不准扼喉和打太职穴、不准取阴,违者按刊事条例处之;
七,如视之危险或自知功力不到,比与不比听之,如情甘入场,比试如遇重创,本会不负其他责任;
八,外国人要比试,规则另定(此次大会,被吸引来到杭州的外国人士,超过百人之多,但无一入场求试者)。
21日,打了两组。第一对,闻振飞对王浦,结局,和。第二对河北侯秉瑞对山东周化先,结局,和。朱国禄、王林喜对打,王林喜因与朱国禄师兄弟,自行退赛判负。
接着五六对选手,均为南北拳对试——形势有些奇怪,或许是南北技击差异太大,习南法者全部败北,而且多数一动手即分胜负。第八对高守武对韩其昌,高为南方猴拳,韩为北拳形意,打得颇为引人入胜,彼此好像遇到了真正旗鼓相当的对手,还有些心领神会、互相配合的意思,来来往往,竟打到了六十多个回合,全场观众被激发,多次为之鼓掌。最后,高守武以一腿微弱优势获胜,算是为南拳挽回一点颜面。
第十六对,为江苏泰县27岁的姜尚武对同县46岁的闻学桢。第二声笛鸣后,姜选手很有意思,花样颇多,虚招也多,开始后频频甩手,逗弄闻学桢,闻选手瞅着机会,突然出手,将姜夹肩臂摔倒在地。
日期:2016-03-16 14:49:06
●●●●
22日,因21日之比试,双方拳脚往来太速,不易记点,亦不易判定胜负。所以组委会把规则又作了几个改动,比如被打倒为负,自认输为负,四分钟未见胜负准许休息两分钟再打,如仍无胜负则以平手入下次比试,不听评判笛声指挥者取消资格,选手身上不得带危险物入场,以及选手未分胜负时裁判不得上前分解等。
比试前,褚民谊、金寿峰表演了太极拳、推手等节目。第一对比武,是刘高升对曹晏海,这是行家们比较期待和看好的一对选手,曹左手一扬欲试刘的掌力,刘出手一拍,曹即半身麻木,曹后退两步,刘有些求胜心切,追打中步法散乱,体力浪费。有传闻说,当曹退到李景林座前时,有招待员正为李茶杯内加水,李即指着桌子对招待员说:把它抹干净!
李馆长让我把他抹干净?曹晏海浑身一精灵,精神大振,眼见刘高升一记右掌打出,曹即45度上右步,用了一个抹踢,刘应踢而倒。
按照新规则,倒地就算输了。刘高升站起来,叫道:我没输,不算!
李景林:怎么不算输?
刘高升:是我自己没注意摔倒了。
曹晏海已摸到刘高升气力已经不济,即说:刘老师,我们再打好了。
二人整身形再打,刘上前一掌,曹一拧身,未见何势即将刘再次拍倒。没了平常心,容易被将军。果然情况不妙,刘高升起身后,吐出两口鲜血。曹晏海又问了句气死人不犯法的说:刘老师,这回算不算?
刘高升当即认输。第二天早晨《当代日报》第一版,还画了幅漫画,画的是曹宴海用钥匙打开刘之铁门,铁门里,是空的——笑话刘高升外厉内荏的意思。
这天先打了八对,后又加入了刘百川表演剑侠刀、风云刀,褚挂亭表演三合刀,孙存周表演八卦剑等。下午三时半,又打了三对。其中,张汉章对马春泉,出招时用力过猛,同时跌倒,马春泉站起来表示退出,张获得胜利。当天最奇怪的比武,是苏南嵩派叶椿才,对浙东天台派谢庚年,二人俱是南法,叶为江湖壮士,谢为军队教官,打了半小时,还没有未分胜负,竟然把台下观众看得不耐烦了,全场骚动,二人也不好意思起来,鼓足余勇,奋力相搏,又交手数十合,各中数十拳,双双血流满面,依然感觉是半斤八两,最后由评委定为平手。
当天比赛结束时,发生了令记者兴奋、让观众抓狂的事件。有一名前来观摩的武林高手郭某某,直接向大会副主席李景林提出挑战。“郭某某”者,有资料说其为北方高手,并且已经较有名气,“与韩李鼎足”。这个“韩李”,不知道是不是指中华武士会的韩慕侠或李存义。
郭某某显然处心积虑,要一举成名。当时大江南北,武名最著者,以李景林、孙禄堂、杨澄甫为首,孙禄堂虽然早有“天下第一手”大名,然年已69,挑战一白胡子老头,即使占得便宜,亦会被武林人士耻笑。而对阵40多岁的李景林和杨澄甫,则不存在造次老者的问题,但杨澄甫纯粹一太极名家,绝比不上当时李景林一呼百应、执武林号角之名望,所以郭某某选中了李景林,或许他觉得,即便与李只打个平手,亦可一举惊天下。
李景林精于武当剑术,号称“飞剑”,并精太极拳、太极剑诸法。在高大魁伟、筋骨粗壮的郭某某面前,李景林显得更像一个老秀才,在场人等无不替他捏了一把汗。贵宾席各位大佬有想劝阻的,碍于李景林已然答应对方,也不便开口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