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悲风——后主李煜传》
第22节

作者: 萧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21 16:53:25
  (续:)
  一壶佳酿,就这么咕咚灌进了让皇的食道之中,他已进入绸缪状态,一切功利都已烟消云散……忽然一阵锥心的疼痛,他彻底清醒过来,自己仍旧孑然地躺在昏暗小楼,门窗正叮叮咚咚响个不休。
  他即刻爬到窗前,打开窗扉,外面狂风正裹着疾雨,肆虐着整个丹阳宫;宫外,依旧是五步一岗,队列齐整,守卒们顶着疾雨毫无松懈。他关上了门,感觉鼻孔有热辣辣的东西流下来,忽然惶恐无比,不禁大叫来人!来人……回应他的是一遍空旷。他看看天,看看地,一切都在浑沌中,自己终究没有进入佛的高深境界,不禁仰天长啸:天啊!为何要亡我?何苦要斩尽杀绝?天啊!你能放过囚禁在泰州永宁宫里的杨氏三百余子嗣吗……

  这是升元二年冬,十一月辛丑,前吴朝废皇帝杨溥于是日殂落。
  (未完待续)
  日期:2015-05-03 16:13:51
  (续:)
  八
  让皇的灵位迁至金陵,一班老臣迎请至北门清化寺。
  这一日,皇帝带领所有徐氏男丁,一身热孝走进清化寺,寺里顿时哭成一团。好一会,景通抱着从嘉走到皇帝跟前:父皇,嘉儿哭得要昏过去了,我们撤了吧?
  放肆!怎么就昏过去了?顶多也只是累了、睡了,哪能就这么撤了?朕不能让别人议论徐家,我们一定要虔诚一点。
  可是我们也尽了义务啊。
  胡说!人家连江山都让给了徐家,这祭礼上岂能一走了之,要走你先带嘉儿走,朕就在这里行祭……回头告诉朝中百官,升池州节度使杨琏为康化军节度使,仍统辖池州,着其设立灵堂率地方官吏祭奠。从今日起,废朝二十七日,这期间的公文由你处理,谁都不许来打搅朕,朕要为让皇守灵。

  (未完待续)
  日期:2015-05-08 10:45:44
  (续:)
  这一日,尚书左仆射严可求上奏,奏折说淮南旱情持续,民变四起,楚州、光州、濠州、鄂州四刺史拥兵自重,若听任发展,终成隐患。翰林学士李贻业上奏,说鄂州边境发现北朝重兵,石敬瑭觊觎江表之心昭然若揭。御史张元达上奏,德昌宫使夏昌图监守自盗,数百万库金被他挥霍……连日来不断有奏折传到清化寺,均被皇帝阻挡在外。
  赶上一个烦恼的秋季,连日秋雨浸淫着整个金陵城。
  清化寺中,和尚的梵唱和木鱼的敲击一直在持续,面朝神像祈福的皇帝忽然咳声大作,然后涌出一口血痰来;众侍从慌了神,忙为他捶胸抚背,好一番折腾。一旁李建勋说:不如迎请皇上回宫,在这里守候亡灵,累坏了活人;事关社稷,龙体要紧啊!。
  慌什么?皇帝止了咳,又正襟危坐:微病小恙,何足挂齿?侍卫,回宫将寝殿金柜中两颗丹药取来我服了……
  周宗道:皇上,又有好些奏折呈送至此,应该如何处理?
  皇帝道:不是有景通在打理吗?
  孙晟道:恕臣直言,吴王尚未谙事,奏折多交由魏岑、冯延巳等人批复,这可都是一班阿附之徒,难有建树啊。如今重兵都在江北,若不严加监控,后果不堪设想;据密探来报,废太子杨琏近日两次过江,游走于杨吴旧僚间,只怕会有什么异动。
  皇帝道:吴王尚幼,不谙政事,即使如此,也得让他练练,不能老躲在朕的羽翼之中啊。
  李建勋道:可这些奏折都是十万紧急之事啊;淮南大旱,边事危急;而江南又是阴雨连绵,江州堤坝溃决,百姓苦啊!
  皇帝道:百姓苦,朕也苦啊!天下甫定,人心不齐,江北诸藩多为杨吴旧将,号令难以过江,朕担心大齐江山还是会四分五裂。
  周宗道:眼下第一要务,就是安抚百姓。皇上勤俭治国,可国库德昌宫却出了大蛀虫……听说宫使夏昌图是宋齐丘的人啊。
  徐玠道:皇上,属臣觉得,要平息当今乱局,倒有一计可为?
  皇帝言:何计?
  徐玠言:改国号。
  众人惊叫:大齐刚立,怎能说改就改?又如何改?
  徐玠言:改为大唐!
  (本节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