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国风云----------“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第47节作者:
明轩公子 日期:2015-11-14 12:09:20
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十一)
人已经杀了,接下来就该办点实事了,对于杜弢的剿灭战正式打响。首先,刚刚到任的荆州刺史周顗就被叛军围困在城中,多亏武昌太守陶侃的先头部队及时赶到,才将叛军打得撤了围,随后两军会师。
哪成想陶侃这边刚刚解了老周的燃眉之急,那边就传来消息,阿杜的叛军已经跑去进攻陶侃的武昌了。杜弢的这一招完全是模仿了陶侃当初对付张昌的手段,专攻人家后路,陶侃得知这一情况后,火速带兵回去。
也是上天眷顾陶侃,由于阿杜手下全是流民部队,行军速度比正规军慢了好几拍,以至于让陶侃的政府军急行军之后提前回到了武昌。而阿杜的叛军还以为陶侃中了自己的调虎离山之计,拿下武昌应该是妥妥的,可惜刚到武昌城下还没来记得及整军就被陶侃的部队杀了个措手不及。杜弢猝不及防之下大败,带着部队一路溃逃到了长沙,准备恢复元气之后重新再来。
第一阶段,由于陶侃出奇兵,使得政府军这边取得暂时性的优势。战后,一枪没放的王都督王敦还自作主张地将荆州刺史封给了陶侃作为奖赏,而将刚刚上任不久的前荆州刺史周顗赶回了京城。拿朝廷的封疆大吏作为奖赏借花献佛,咱们的王都督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
可不久之后,荆州北部又传来杜曾起兵的消息,杜曾打出响应杜弢的旗号,开启了荆楚战争的第二阶段。陶侃作为前线总指挥,提议王敦趁着杜弢还在长沙恢复元气的当口,北上先行消灭杜曾,防止二军合流,结果王敦批准了陶侃这项方案。
可是,这一次的北上差点让陶侃命丧荆州。原来,杜曾毗邻北方,通过一些门路搞了不少战马,于是他手下的士兵多半为骑兵,陶侃的步卒一对上杜曾的骑兵很快就吃了机动性差的亏。结果这么一来,陶侃的部队非但被溜得半死,还一度被敌军包围,陶侃也在突围战中被射伤。好在浔阳太守周访的军队及时接应,陶侃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而刚刚逃出生天的陶侃,又突然接到战报说杜弢派兵进攻江陵,陶侃只得迅速回师江陵,紧急布防之下,才勉强抵挡住敌军先锋王贡的进攻。几番进攻之下,王贡始终无法攻下江陵,只得带兵返回,结果被阿杜一通大骂。
陶侃得知后,便有意要离间阿杜和王贡之间的关系,他派使者出使王贡,随后又故意散布消息说王贡要投降朝廷了。阿杜派人去一打听,果然王贡见了陶侃的使者,便要发兵打王贡,王贡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夜投奔了陶侃。
陶侃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趁热打铁,在带路党王贡的帮助下夜袭了杜弢大营,阿杜再次大败,准备再回长沙休整。哪知道历阳内史甘卓见他和陶侃鏖战也没闲着,带兵进占了长沙,无家可归的阿杜只得再次溃逃。可是陶侃等人的部队却没有放过这条丧家之犬,一番打击之下,阿杜殒命湘粤边境,余部悉数投降。
杜弢死后,叛乱区很快又重新收入司马睿的管辖之中,唯独余下北边的杜曾还在率残军抵抗。这一次的荆楚战争,让司马睿的势力能够重新渗透到长江中游一带,将司马睿的实际控制区又翻了一番,同时也是东晋前期几位军界大佬的正名之战,凡是参与这次战争的几位将领都受到了提拔和封赏。
征讨大都督王敦被封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镇守武昌。司马睿如此安排等同于默认了王都督在东晋初期军界“一哥”的地位,因为他不再是单单一个扬州刺史,他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荆州地界,掌控了司马睿政权目前一半的军事力量,而他也将成为东晋王朝的第一位权臣。
而为了防止王敦一家独大,司马睿又在新征服地上(广义的荆州范围内),任命周访为梁州刺史,镇守襄阳;甘卓为湘州刺史,镇守长沙;陶侃为荆州刺史。以他们三人分别在王敦的北,南,西三面镇守,以此抗衡王敦,从这安排来看“王马共天下”开始出现裂痕了。
日期:2015-11-15 08:28:03
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十二)
这次的荆州之乱,其导火索就是王澄的错误决策,那二十万荆州境内的流民是此次事件从头至尾的受害者。然而,以司马睿,王敦为首的一竿子政府政要却是以这些流民的生命为垫脚石,各自攫取了自身想要的政治利益。
荆州之地原本是王澄抱了哥哥王衍的大腿,让司马越册封给自己的独立王国,可是如今却被司马睿拿了下来,还趁着追击阿杜的机会,再将势力渗透到广东,广西之地。司马睿政权一下子扩充了一倍,自然成了这次战争的最大赢家。而王敦,原本作为和王澄一道出自琅琊王家的他,至多至少是要受些波及的,可是他却凭借着皇帝的信任,利用这次西征给自己造势,在战争结束前已经成了南中国司马睿政权里面的军界“一哥”了。
而甘卓,陶侃,周访等人,由于参与平叛,也从朝中二线官员一下子混成了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这些人日后都会成为司马睿在军事上制衡王敦的枪杆子。
然而,唯独那二十万流民,自始至终他们都只不过是大人物争权夺利的工具罢了,他们只想好好活下去,但是却被操控着参与了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在战争中他们并没有争得自己存活下来的权利,只是他们不知道,司马睿,王敦等等一大批高官其实和他们一样,也是移民到江南的。只是,一边是达官显贵,一边是乡野草民,身份的差异让他们永远不可能享受到同等待遇。若干年后,人们只会讴歌这场战争对于东晋开国的重大意义,却不会再记起这场战争只是一群无助的人渴望活下去的无力挣扎。人们只会记住王敦,陶侃这些风流人物,却不会记住当时有多少原本安安分分的百姓在战争中失去家庭,失去生命。这是这次整个荆楚之战中二十万流民的悲哀,也是日后在门阀制度下动荡不安的整个东晋王朝的悲哀。
荆楚之战以杜弢被剿灭阶段性地结束了,此时司马睿再无理由搪塞出兵关中勤王了,可是,成功的政客是任何时候都不缺理由的。司马睿便以杜曾一部还在死命顽抗为由拒绝了,这时司马邺的御使看到司马睿这副态度都急哭了,忙说:“等嘛捏,等嘛捏,再等下去你就准备给陛下上谥号了!”
没办法,司马睿只得喊来手下将领,问他们谁愿意北伐,其实大家都懂,司马睿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给来使看的。只要大家都不表态,那么主公就可以有理由搪塞来使了:看吧,不是我牛睿不想出兵,实在是手下没一个肯替我分忧的,我总不能自己上吧?
可偏偏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再次出来扫兴,这个人义愤填膺地说道:“羯贼狂虐,侵我,害我黎民,凌我君父,大凡我汉家大好男儿都有责任将其驱回北土,末将不才,请命北伐!”这人的一番说辞让司马睿内心升腾起一股怒火:小家伙你给我故意拆台是吧,你脑梗还是脑瘫,看不懂这其中的玄机么?人家都把嘴闭得好好的,就你红口白牙地出来给我胡咧咧!
结果司马睿一回头,审视完这位愣头青后才发觉,果然是他啊!说话的人叫祖逖,之前我们提到过,闻鸡起舞的另一位主人公。此时他的官职是军咨祭酒,这人当初南下的时候给司马睿带来不少人,可是司马睿却从那时就感觉这厮不会是自己人,因为自始至终他都有一颗不安分,时刻想着北伐的心。
事已至此,司马睿只得同意了祖逖的北伐,象征性地册封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当时豫州为沦陷区),并拨给他一千人马的口粮,三千匹布帛作为军资,催促他上路了。这点东西打发叫花子还差不多,哪怕是司马睿手下任意一支地方军的配备都要比这高上十倍,不过祖逖也不和司马睿纠缠,带着这点东西就上路了。没人不要紧,祖逖可以自己招募,泱泱汉家天下总有那些愿意为理想付出生命的“傻子”的,很快祖逖便带着一些和他一道南来的手下准备渡江了。
当祖逖的志愿兵横渡长江的时候,这位祖豫州回首望了望江南,慷慨激昂地拔出宝剑,奋力敲击着船桨,大声对手下说道:“我祖逖这辈子如果不能荡平中原,澄清天下,便如这大江流水一般,一去再不回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