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面有座庙,一天来人把庙拆了,结果却……》
第38节

作者: 百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孽龙打不过李二郎,就四处逃窜,跑入青城山中。它在如今青城山的王婆岩那里遇到一个卖面的老太婆,孽龙大战良久,腹中饥饿,就变化做一个游山大汉,向老太婆讨要食物。老太婆二话不说就给孽龙做了一碗面。
  但谁知,孽龙刚把面条吃进肚里,那刚进肚子里的面条就变成了带钩的铁链,铁链钩住孽龙的心肺肠胃,痛的它七拱八翘,显出了原形,倒在地上满地打滚。
  而那给他做面条吃的老太婆也显出了真身,竟是天上的王母下凡,帮助李二郎降龙,所以那王母卖面的地方被称作王婆岩,孽龙在地上翻滚留下的印记被人叫做“滚龙槽”。
  李二郎很快赶到,抓住了从孽龙嘴里伸出的铁链,他牵着孽龙来到了都江堰离堆下的伏龙潭,并把它锁在那里的一根降龙铁柱上,后来又在镇压孽龙的上方修建了一座庙子,叫做伏龙观。

  师父给我讲完这两个关于都江堰的传说故事,他坐在台阶上,低声说道:“李老头说最近成都和都江堰出现的怪事,什么僵尸、厉鬼、水猴子之类的邪门玩意儿,全都和都江堰有关,我本来还在疑惑都江堰下面到底有什么东西,没想到现如今那白衣女鬼竟说出了‘江神’两字,那恐怕会和这都江堰的两个传说有些关联。”
  “但那终归只是传说啊!人怎么可能变作巨龙,甚至连神话里的王母都出来,这怎么可能呢?这都江堰下面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莫非真是……”师父声音越来越低,他的脸上一片茫然。
  而我坐在一旁,静静听完师父所讲的故事,我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就是在那场似梦非梦的体验中所看到的水下的那双眼睛,那双猩红色的大眼和他身后的那团黑气。
  只是为什么,每当我一想起那双眼睛,心里就会涌出一股浓得化不开的哀伤?
  “师父,你们在做什么?”沐玥婷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她看着坐在台阶上发呆的师父和我,有些疑惑的问道。
  师父一下子从沉思中醒来,他看了沐玥婷一眼,说道:“玥婷,你也早点休息吧,明天再给你师弟举行入门仪式。”

  沐玥婷点了点头,看了我和师父一眼,转身回房。
  师父害怕再出现什么状况,就让我今晚和他睡在一起。因为时间已是深夜,加上刚刚的一番折腾,我也是感到全身疲累,很快就陷入了熟睡状态。
  时间过得很快,当第二天清晨之时,师父把我从床上叫醒,他说今天会为我举行入门仪式,仪式过后我就是他的正式弟子了。
  一想到以后可以和师父学习高深的法术,我就一阵激动,手脚比之平常还要麻利许多。等我一番洗漱,换了一件干净衣服之后,随着师父进了道观的正殿。
  一进正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殿正中神位上供奉的一尊神像,我看到这尊神像的时候,不由得一愣。

  因为这大殿里供奉的和其他道观不同,既不是威严肃穆的三清祖师,也不是潇洒飘逸的得道真人,反而是一个头戴冠冕,身穿华服的男子,他高高端坐于神位之上,宽袍大袖,面容不怒自威,他右手中握着一把长剑,剑未出鞘,显得古朴大气,颇有神威。
  我呆呆的看着这端坐神位的男人,心里不由自主的升起一抹敬畏感,这尊神像与其说是道家的真人,更不如说像是一位俯瞰山河、君临九州的帝王。
  我咽了口唾沫,向师父问道:“师父,这神位上供奉的是什么啊?看起来好让人害怕的样子。”
  师父摸了摸我的脑袋,笑呵呵的说道:“轩娃子啊,还记得我在成都时给你说的吗?我们这一脉与道家有些关联,但又不是正统的道家修者。”
  “道教的创始大抵是从东汉时祖天师张道陵开始,他在龙虎山炼丹修道,后来他听说巴蜀之人多纯厚、易教化,便带着他的弟子西入蜀川,在阳平山。鹤鸣山、青城山之地收徒设教,据传说他曾得太上亲降,授予《太玄经》二百七十卷,再后来祖天师在鹤鸣山羽化登仙,而他留下的教派也就是道教的雏形,正一盟威之道,又被世人称为天师道。”
  “而我们这一脉,第一代祖师是北宋时期的泰山道人,但若是论最开始的起源和始祖,却是要比那道教还要早得多。”师父说到这里,他目光炯炯的看着我,问道:“你可听说过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
  我一脸茫然的看着师父,摇了摇头,感觉黄帝这名字有些耳熟,但却不知道他有什么故事,我毕竟是山野乡村里的孩子,哪里来的人给我讲这些故事。
  师父此时一脸骄傲,他扬声说道:“据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华夏起源之时,天下纷争不断,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在阪泉交战,黄帝部落大胜,将其吞并,合为炎黄部落。而这时九黎部落的蚩尤欲重启干戈,他召集南方的苗民和山林水泽间的魑魅魍魉等鬼怪,率领大军,向炎黄部落开战。”
  “而黄帝部落善于驯养野兽,不仅征召了各方部族,更是驱使大量的狮、虎、豹、熊、罴等猛兽与蚩尤大战,那一战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失色。蚩尤甚至请出了传说中的风伯雨师来帮忙,而炎黄部落也不甘示弱,不仅有天女魃助阵,甚至到最后黄帝请出了一头应龙,那可是一头应龙啊,传说中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其实力可是极度强悍。”
  “最终,炎黄部落大败九黎,黄帝统一华夏,成为我们的始祖。而黄帝在逐鹿之战中驱使异兽、召唤鬼神的手段却是传给了他的一个儿子,也就是我们这一脉最开始的雏形。”
  师父说道这里,神情却是一改刚才的激动,变得有些落寞起来,他说道:“可惜战国末世,秦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但他却焚书禁道,我们这一脉因此而断绝。”

  “直到北宋太祖开宝年间,一个书生在泰山某绝壁之中遇得一个古洞,他在里面发现了一堆年代久远的竹简。书生研读之下就发现这上面记载了当年黄帝驱使异兽、招役鬼神的秘术和一些关于这一脉的记载,只可惜因为时间实在是太过久远,竹简损坏颇多,上面所记载的东西并不完整。”
  “书生对竹简上所记载的各种奇闻秘术极度痴迷,在惋惜的同时他毅然弃儒入道,拜入天下道家门派学习各种道家法术和手段,用以补全黄帝留下的秘术,这书生自号为‘泰山道人’,也就是我们这一脉的开宗祖师了,因为他曾经入过天师道,游走华夏各地学习各种术法,所以我们这一脉和道家有些渊源,但又不属于正统的道家。”
  我听得一脸痴迷,没想到这个门派居然还会有这么大的来历,虽然我还并不能完全的理解,但还是感觉到很厉害的样子。
  师父看了我一眼,笑着道:“因为当年泰山祖师遍游华夏道家,所以我们这一脉对于道教的画符念咒、观风测水、相面占卜均有些研究,但最为精通的还是用符咒、草药等降服异兽、驱妖役鬼。不知道你晓不晓得日本的阴阳师,他们观星宿、相人面,还会测方位、知灾异,画符念咒、驱使式神,这些大抵都是从我们华夏传过去的,其中他们所说的式神就是我们这一脉所驱使的精灵鬼怪了。”
  日期:2016-05-15 08:3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