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罗布泊千年以来最大的未解之迷》
第11节

作者: 蚂蚁有力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女神呀,谁不喜欢。
  太阳渐渐升起。气温渐渐上升。
  在沙漠里行走,必须要保持匀速,不能忽快忽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存体力。我们骑着骆驼缓缓向着红三井方向移近。
  那连续起伏的沙丘真像大海中的波浪一样。
  一个个沙浪向前涌动着,像一只无形的巨手,把沙漠揭去了一层,又揭去一层。
  为了节省时间,遇到普通的沙丘,我们没有绕开,直接爬过去。不过爬沙丘比登山还难,脚踩到沙丘上,软绵绵的沙子就将你陷下去,而且沙子还要往下滑,你就会被送到原处。幸亏带了双杖。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子是流沙,很细滑,一脚踩下去有的地方会一直沉到膝盖下面,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幸亏有着骆驼,否则绝对是要精疲力竭。
  日期:2016-05-14 10:16:00
  白天的塔克拉玛干是非常炎热的,气温估计已经高达40度了,仰头望去,只觉天上是白茫茫的一片,眼睛会被刺到。一路可以看到大量的枯胡杨东倒西歪的埋在无尽的沙里面。天气虽然炎热,但好在晴空万里,至少没有沙尘暴的危险。

  一路上大家都很少说话,大家都知道必须要保持体力,应付突发情况。
  一晃又走了4个多小时(中间短暂的休息不算),加上白天温度高,出汗多,每个人都觉得体力达到瓶颈了。再也不能往向走了,在烈日的烘烤下,沙漠上升腾着一股股热浪,叫人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现在只能休息。万幸总算走到我预定的位置。
  日期:2016-05-14 10:31:00
  我指了指前方。前方不远处有一片枯胡杨。以前我去过那里,那里有一片废弃的围墙,我们可以到那里去休息一下,还可以挡挡太阳。
  大家一听有地方可以躲太阳,都精神为之一振,加快步伐跟着我那个地方快步走去。没几分钟就看到前方果然有一排已经坍塌了大半的残墙,用沙土堆起来的。没想到这么多年了,残墙还在。

  虽然是残墙,但好在多少可以躲下太阳,大家都觉得不错,纷纷走到土墙旁边,放下背上的行李包一屁股坐了下来。
  日期:2016-05-14 10:32:00
  Belle很快从背包里拿出照相机对着周围一阵咔嚓起来。那时大家对照相机还是比较新鲜的。两名士兵很快就跑到了Belle旁边,Belle咔嚓就给他们来了几张。
  杨老二一坐下来,拿起军用水壶马上大口大口的喝水,被我一把拉住,然后在不远处安顿骆驼。
  太阳升得老高老高,晒得沙漠直冒烟。
  我示意大家支起一个大账篷,但沙子热得烫人,叫人站不是坐不是。

  杨老二拿起水壶又大口喝,我赶紧制止。
  “老二,水要小口小口喝,懂了没有。”我狠狠地严肃地教育他。
  “哦。”杨老二点了点头,然后拿起水壶又大口喝了一口。我晕。
  日期:2016-05-14 12:02:00
  不管他了,我站了起来。四处张望,到处都是单调的黄色,连一棵绿树木都没有,沙漠的广阔很容易使人感到疲倦,似乎永远走不出去似的。
  此时林老、老陈都各自坐下,拿出笔记本在写着什么,可能是在记录相关数据吧。
  “快来看,有骆驼刺。”那边忽然传来了Belle的声音。
  我们都走了过去。
  果然在残墙西侧,一簇又一簇的半球状的骆驼刺散落在沙漠上,每一簇骆驼刺直径约有1米。这种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是地表上茎叶半径的2倍甚至3倍,一般长达20米,在春天多雨的季节里吸足了的水分,可供这一丛骆驼草一年的生命之需,所以它能在恶劣干旱的环境里生长。
  骆驼刺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
  日期:2016-05-14 12:03:00

  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在白杨都不能生存的环境中,只有一簇又一簇的骆驼刺在阳光下张扬着生命的活力。
  太好了。我吩咐大家都骆驼牵过来,骆驼们也很兴奋,发出低沉的呼噜声,然后开始啃吃骆驼刺。
  骆驼刺同样给了我希望。
  “杨老二,快过来,挖井找水!”我大喊。
  “现在?这个moment?”杨老二疑惑地看着我。 
  “快拿铲来。”我也不多说,反正沙漠的事件,你也不懂。
  日期:2016-05-14 12:10:00
  杨老二还是很配合的拿了把沙铲过来。其他队伍也很好奇,围了过来。
  我在一丛茂密的骆驼刺旁边,挖了一个直径1.5m、深1m的沙坑,果然如我所料,这些沙是湿的。我在上面覆一层透明洁净的塑料薄膜,四周用石块或沙子压牢,再在塑料薄膜中间放一块小石头,使之呈漏斗状。
  在这个漏斗状的薄膜尖端下面预先放一个接水的容器(我平时用的四方形铁剂饭盒)。
  “搞定。”我把沙铲放到一边,用满是沙子的手在衣服上搓了搓。
  日期:2016-05-14 12:11:00
  “这样能找到水?”一名小士兵忍不住问。
  “沙漠的事情,你不懂。”杨老二一副砖家的样子,“你尽管看着李向导做就是了,我们平时就是这样找水的。”

  “嗯。”小士兵立马对杨老二投来羡慕佩服崇拜的目光。
  “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杨老二眯起了双眼。
  “杨导,我姓赵,叫我小赵就行了。”士兵小赵显得很腼腆。
  “好,好,小赵,以后叫我杨兄就行了。”杨老二拍了拍小赵的肩膀,“以后我照你了,有什么不懂尽管问我。”

  “是,是,谢谢杨兄。”小赵很高兴,看样子杨老二成功收了一名小弟。
  日期:2016-05-14 12:11:00
  “叫兄还是有点怪怪的,以后就叫哥吧。小弟呀,你也不用谢我。”杨老二突然话锋一转,“以后的队里的饮食、照料骆驼、分配饮水、搭建账篷这些重任就由你同李向导负责了。”
  ……
  话说回来,我这种是简易的太阳蒸馏法。阳光透过塑料膜使湿沙坑中的水气蒸发,水蒸气遇到塑料膜结成水滴,顺漏斗状的塑料膜滴入容器中。据试验,运气好的话,每天可产生淡水约1.5l。
  日期:2016-05-14 12:25:00
  剩下的时间,就是做饭,休息。
  因为是中午,所以我简单做了点饭(我做的,白开水送干粮),自从司机落队后,队员们的伙食质量就只能直线下降了。
  然后就是休息,队员们全都集中在了一个大账篷里。一直等到黄昏才出来活动。
  黄昏,眼前的沙漠呈现一派金色,一直延伸到远方金色的地平线。 
  我到沙井里拿回铁饭盒,有200ml左右,然后每人分了一小口。(水不多,因为地下湿气不足。)
  即便这样,队员们还是对我同杨老二恢复了信心。
  日期:2016-05-14 13:27:00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等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很多个人的水壶基本光了(尤其是杨老二同二名年轻士兵小陆、小赵的)。

  确切地说是自从这帮龟孙子看到我的这太阳蒸馏法后,我们的备用水加速用完了。
  砖家(杨老二)告诉他们,一个坑最少就有200ml,挖十个坑不就2000ml,那二十个坑,三十坑呢?挖一百个坑洗澡都不成问题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