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推理小说--抄袭》
第54节

作者: 何昆1984
收藏本书TXT下载
  信上面写的是:“亲爱的麦克:请你帮助我,七夕节那天为我拿走一部笔记本电脑,是别人的,这个电脑对我很重要,你若能帮我,我一定会重谢你,任何方式。你若愿意就请你加这个QQ,与我联系(QQ号***********)。当然,如果你不愿意的话也请你不要声张,就当是从未收到过这张字条吧。我也不会承认我给过你封信。”
  信的落款是:玲。时间是2014年7月20日。
  信是用打印机打印的。

  吴哲看完,立刻问:“这张字条是怎么回事?”
  李麦克又递来一个信封,说:“是给我的匿名信。7月21日直接寄到我手中的。”
  吴哲一把将信封拿来,仔细看,上面只写了收信人地址,寄信人地址是空白。
  吴哲将信封仔细检查了一遍,在没有其它可疑之处。
  吴哲问李麦克:“这个封信又是怎么回事?”
  “我刚才说了,就是21日突然收到了一封这样的信。”
  “你和这个QQ联系了吗?”

  “没有。”
  “为什么不联系?”
  “因为我不想犯罪。不想做小偷。”
  吴哲又仔细看了一遍信,这确实是一封明显的诱导教唆李麦克偷窃的一封信。他问:“麦克,你认为这封信会是谁给你的?”
  答案其实已经昭然若揭,太明显不过了,除了皇甫玲还会是谁?
  李麦克苦笑道:“我一开始也是怀疑,但是得知陈少龙老师家失火被盗后,我就确认,这是皇甫玲老师给我的信。”
  这个答案当然也在吴哲意料之中。
  吴哲思考了片刻,又问:“你事后将这个事情告诉皇甫玲了吗?”

  “没有。”
  “为什么?”
  “她在信上说了,我若不帮她就不要再提这件事,她也不会承认嘛。”
  “嗯,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很可能是关系到刑事案件侦破的重要证据,你隐藏起来,可是要出问题的。”
  李麦克无奈的苦笑道:“我当然清楚,但是,我不能,我无法背叛我迷恋的老师。除非到万不得已。”

  李麦克当着丨警丨察用“迷恋”这个词,也算是豁出去了。
  “那你为什么现在忽然给我这个信呢?”
  “因为我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不能再隐瞒了。”
  “你觉得现在已经是到了万不得以的时候了吗?”
  “当然。”李麦克看着吴哲,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您其实已经开始怀疑我是否参与此案了,我如果再隐瞒这封信,恐怕我也要受牵连吧。”
  吴哲将信小心翼翼的放进兜里,他上下大量着面前这位英俊的留学生,没有再说什么。
  日期:2016-02-26 15:22:26

  四十九、
  当天傍晚时分。
  吴哲拎着两大包礼品走入了BJ大学附件的一栋别墅。
  在宽敞的会客厅,吴哲与白教授见面了。
  吴哲对于这位生命远扬的老教授充满了敬意:“白教授您好,我是市局刑警队的吴哲,打扰您了。”
  老教授微笑着请吴哲坐下:“吴警官,你来了,请坐吧。”
  保姆为吴哲端上来茶水,吴哲道谢,然后问白教授:“老人家,我很喜欢读您的著作,我是您的书迷。”
  “是吗?谢谢,谢谢。唉呀,现在喜欢读历史的年轻人不多了,难得啊。”
  “老人家,今天我来是想向您询问一些关于陈少龙、皇甫玲的事情。”
  “嗯,我知道,校长已经告诉我了。我会配合你们丨警丨察办案的。”
  吴哲通过市局领导与BJ大学的校长取得联系,这才来白教授的家中。
  “好,万分感谢。那么我先问第一个问题吧。”吴哲掏出本子,边记边问:“白教授,陈少龙和皇甫玲都是您的学生吧。”
  “是的。”
  “您对他们俩有什么样的评语呢?从学业和人品全方位的评价。”
  白教授想了想,答道:“他俩都很优秀,要说起来,少龙更具灵性,而玲玲更加努力,至于人品,俩人都是不错的孩子,勤奋、有理想。只不过在性格上,少龙有时候比较性急,总是急于求成,这恐怕也是造成他今日悲剧的原因之一吧。”
  “嗯,看来您已经知道了陈少龙被举报的事情。”
  “当然,我虽然人在家中,但我的消息并不闭塞。”
  “好,既然您知道了那我就不用再叙述了,我就长话短说吧,白教授,您对陈少龙被举报这件事有何看法?”
  白教授的叹了口气,说道:“作为他的老师,我很惋惜,也很痛心。不知道这是我教育的失败还是我们大学体制的失败,又或者是我们社会的失败。抄袭在我的那个年代是叛经离道,是被人瞧不起的,当然不是说那时候绝对没有抄袭,只是说风气不是这么坏啊。可是现在情势大不用了,抄袭似乎成了潜规则,成了风尚,这一点让我这个活了快一百岁的人也感到汗颜啊。”
  吴哲点了点,不无感慨的说道:“是啊,我们对于创新不重视,只是更加现实,更加注重功利。”
  白教授接着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过去的标准被打碎了,可新的标准却没有确立起来,失去了儒家思想,也不再完全相信新一些原本被奉为真理的理论,在旧的主义,新的思想,以及社会现实错综复杂的交织着下,我们整个社会缺少统一的衡量真善美的标准,当然,全世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我们的情况还是特殊一些。”
  吴哲听着老人的话,感到一种负担,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知道这个问题不是自己此刻能够完全理解的,便不敢再多谈。他换个话题,问白教授:“老人家,您对于《三国好声音》这部书又有什么看法呢?我想问的是,假如没有举报,您举得这部书会是陈少龙自己写的吗?”
  大概是谈的时间有些久了,白教授摘下眼镜,揉着眼角,回答道:“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单纯依靠阅读能不能读出抄袭?这部《三国好声音》我基本看完了,写的非常不错,无论是从专业角度还是从普及角度,都是上佳的作品。要说仅从书的内容来判断,我还真不好就此断定是不是少龙所写。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认,这部书与少龙的前期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文风上,这或许就是抄袭最大的破绽。”

  吴哲认真地记录着。
  白教授又说:“一个人的文风就像是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无论这个人如何掩饰,总会留下自己的特点,留下蛛丝马迹”
  吴哲记下这句话,并在下面划了两道横线。
  吴哲记完抬起头,说:“白教授,您年事已高,我不便过多打扰,我想问您最后一个问题。”
  “吴警官,不必客气,我的身子骨还可以。”

  “请问,您认为这部《三国好声音》会是谁写的呢?”
  白教授有些不明白:“谁写的?这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