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的“中国通史”》
第34节作者:
史海求索 日期:2016-02-26 15:52:48
事件簿:
桃园三结义: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时期最著名、最为人称道的故事之一。面对黄巾起义后天下大乱、生民涂炭的严峻形势,忧国忧民的幽州人刘备、张飞与河东人关羽相遇、相识、相知。三位义士为匡扶汉室,解民倒悬,决定义结金兰,同生共死。由于他们毕生相亲相爱,忠于誓言,遂成为千古美谈。
日期:2016-02-26 21:17:00
小知识:
1、张角传教时间:约从灵帝建宁初(168年-172年)开始,到公元184年起事。
《太平要术》:又名《太平清领道》、《太平经》等,是道教的经典之一,相传是道士于吉所传。原书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又各有十七卷,一共一百七十卷。曾给张角等人以灵感,借此创立太平道,张角失败后,本书也不知所踪,现仅存五十七卷,后世道教各派别都或多或少受本书影响。
2、五斗米教:因入教要先交五斗米而得名,又称天师道、正一道,是三国时期汉中军阀张鲁的爷爷张道陵所创,为道教的一种。黄巾之乱爆发后不久,汉中一带的五斗米教也发动叛乱,攻打州郡,但由于规模较小,加上远离京师,没有引起中央的重视。也正因如此,后来张鲁得以雄霸汉中三十余年。
3、北军五校:本来是东汉时期北军五营禁兵统兵官的合称,后用于泛指东汉禁军,分设屯骑(汉族骑兵)、越骑(越族骑兵)、步兵(上林苑屯兵)、长水(匈奴等胡族骑兵)、射声(弓弩兵、虎贲)五营,是东汉中央常备军,战斗力非常强。
4、东汉城池布局:分内城和外城,外城之外普遍还有护城河,称为“池”。城池布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城被外城包裹着,呈“回”字,一种是外城城后为内城,呈“日”字。一般来说,外城主要是用来保护百姓的,内城主要是用来保护军政机关的。交战中外城首当其冲,当外城失守后,守军往往会与敌军进行巷战,直至退守内城,只有把内城攻下,才算是完全攻克一座城市。
5、汉军简介:以征兵制为主,兼有募兵制,军队分京师兵和地方兵两大部分。编制从小到大依次有“伍”、“什”、“队”、“官”、“曲”、“部”,一说“官”上面还有“屯”。汉军军训制度非常严格,因此虽然到了东汉中期以后军备开始出现松懈,但终汉一朝,汉军的战斗力都比较强大。汉军的骑兵部队是我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支以汉人为主的强大骑兵部队,而且汉军装备精良,其气势丝毫不输给历史上的其他任何军团。
6、关于战中汉军和黄巾军兵力问题:汉军中央军实际投入的兵力应该在十万上下,而地方部队和地主武装、勤王义兵等则另外计;而黄巾军兵力达数十万,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事前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动员和安排,起事后也有不少普通的底层人民加入。
7、党锢之祸:东汉桓、灵时期,因部分士大夫、贵族等与宦官不和,对宦官专权不满而与宦官展开了党争,以宦官将这些士大夫、贵族等以“党人”罪名禁锢终身而得名。党锢之祸共发生了两次,最终以士家豪族几乎诛灭宦官而结束,党锢之祸影响很大,它动摇了东汉政权的统治根基,为日后黄巾之乱和汉室衰亡种下了祸根。
日期:2016-02-26 23:54:06
名将堂:
卢植(字子干,139—192)
卢植,河北涿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经学家、军事家。性格刚毅,师从大儒马融,同时是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他曾经两次平定蛮族叛乱,在镇压黄巾之乱中任北中郎将,曾经大破张角,包围广宗,但受谗言被撤。他还校勘儒家经典,参与续写东观汉纪,可谓文武双全。何进宣董卓进京时,卢植曾极力反对,后董卓专权,卢植不畏强bao,与其抗争,幸得蔡邕等人求情方得免,避居上谷,不久逝世,临终前,卢植令其子采取薄葬,不用棺木,只有贴身薄衣。
董卓(字仲颖,?—192)
董卓,陇西临洮人,凉州军阀,东汉末期权臣,是军阀混战的肇始者。董卓“性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不但性格粗野凶狠,而且有一定的谋略,这在他与羌人作战中即可察觉一二。董卓在平定黄巾之乱中曾经因为战败而被削职为民,后因凉州“有事”而被重新起用。入京之后倒行逆施,残暴不仁,激起了各路军阀的愤恨,在十八路诸侯的联合进攻下,董卓强迫汉朝廷迁都长安,临行前对洛阳进行了大肆抢劫和破坏。退避长安后,董卓不思反攻,而继续其荒淫残暴,最终中了王允的连环计,死在义子吕布手上,其余部为李、郭等人所统领。
大将军何进(字遂高,?—189)
何进,南阳人,原为屠夫,靠屠宰卖肉为生。后其妹被选入皇宫,并且受到灵帝宠幸,成为皇后,何进遂因外戚身份而受到重用。黄巾之乱爆发后,灵帝封何进为大将军,统领政府军镇压黄巾起义。灵帝驾崩后,何进拥立其外甥刘辩为帝,是为少帝。少帝立,何进掌权意欲诛杀十常侍,不料事迹败露,何进反而被十常侍所杀,而十常侍随后也被袁绍等人带领的军队诛灭,外戚和宦官势力同归于尽。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诛杀十常侍,何进宣董卓等多个地方军阀率兵进京,从而为之后的战乱埋下了祸根。
皇甫嵩(字义真,?—195)
安定郡朝那县人,桓帝时期著名将领皇甫规之侄,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将领,后世武庙七十二将之一,是镇压黄巾之乱的主要将领。他击败波才、彭脱,又逼死张角,擒获张宝、张梁,战功卓著,堪称汉末消灭黄巾第一功臣。日后,他又击破了凉州王国率领的叛军,是汉末朝廷为数不多的值得倚赖的社稷之臣,官至太尉,死后追赠骠骑将军。董卓专权时期曾因与董卓有私怨而入狱,董卓被杀后,任征西将军,攻下了坞堡,诛灭了董卓宗族。
朱儁(字公伟,?—195)
朱儁出身寒门,为会稽郡上虞县人,年轻时举孝廉,曾任交州刺史,任内平定了交州地区的叛乱。黄巾之乱爆发后,出任东汉方主要统帅,与黄巾军进行了激烈较量,最后凭借更胜一筹的意志和军事指挥能力,取得了对黄巾军的胜利。董卓专权,欲其相助,不从。李郭相争时,郭汜扣留朱儁为人质,朱儁性格刚烈,同日即发病而死。
张角(约140—184)
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原为良民,是一个想通过读书步入仕途的年轻人,但是屡屡碰壁,所以对社会感到失望。后来,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并成为宗教领袖,为实现自己的野心,于184年率众起义。由于缺乏军事斗争经验,起义很快陷入困境,而他本人也在此时染病去死,起义失败后,被汉军破棺戮尸,下场凄凉。
张宝(约148-184)
张角之弟、张梁之兄,配合其兄张角传教,并在起义后自封为“地公将军”,以下曲阳为根据地,与汉军交战。张宝其人聪明有想法,是黄巾军的军师人物,但是在军事上的才能仍显不足。张角、张梁死后,张宝依下曲阳顽抗,最后被严政所杀。
张梁(约153-184)
张角、张宝之弟,起义后称“人公将军”,与其长兄张角一起在广宗一带与汉军作战。张梁为人勇武有力,军事才能在三兄弟中最强,其所部是黄巾精锐,屡屡挫败汉军,但最后还是败给了皇甫嵩,兵败被杀。
波才(?-184)
黄巾军高级将领,颍川黄巾军主帅,曾经击败朱儁率领的汉军精锐,并且把皇甫嵩、朱儁围困在长社达月余,但终因谋略上不敌汉军,长社之战终为汉军所败,波才随后败退到阳翟,再战汉军,不敌被杀。
张曼成(?-184)
黄巾军高级将领,南阳黄巾军第一任主帅,自称“神上使”,屡破汉军,占据了宛城,但最后不敌秦颉,兵败被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