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行业长篇小说--真武百年》
第3节

作者: 铁萼奇兰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好奇与重赏并用,必然激起人心所向,我们趁乱夺势,便可以摸清各路势力的情况,如此调虎离山,使得北路畅通,镖车可以借机速行,突过异地打开局面。如果擂台上六合拳师又能技压群雄,则一战可定华北局面。而后六合镖师在商帮里的威望也会得到提升。这次押运重金设立分号,对广盛来说非常紧要,只可惜广盛人手有限,守擂走镖不能兼顾。瑞昌是个老号,我与张老当家又有约在先,我也希望瑞昌号能顶替上来。”

  万事俱备,只待开张。马稚儒很谦和地道:“多谢二爷美意,雁门擂后,我也就辞去职务了,现在也就是辅助少东家旗开得胜,所以我也是听少东家的。少东家是戴先生门内后生,马某自然也听从调遣。大意我听明白了,我们也回去准备一番,大镖头有事随时通知。”
  虽然袁镜仪可以安排袁承兴等住在自家庄铺,但戴家还是依着礼道在清真客栈给安排了客房。留下马稚儒跟戴问雄细谈,袁镜仪也带着袁承兴二人一同去了客栈。
  虽然只是初次见面,但三人很快就融洽起来,袁承兴有意在安道清面前推举袁镜仪,道说袁镜仪是个看事透彻立场中正的人,他的叔伯、兄弟都主动地征战沙场,而他只是本分守家,如果不是情势所逼,他当是个散淡公道的人。这在以后很多问题上,都会起到一个好的促进。
  袁镜仪明白袁承兴的意思,他也一直担心安道清这些熟读教义的人,一旦执迷进去会变得有些绝对。但这二人都表现出了“无智的智慧”,因为不使聪明而得到纯净,因为纯净而接近真理,因为真理而得到真正的智慧。在很久远的时候,先贤们就依着神的启示,寻着了一条永恒的定律,从生到死到方方面面都有了法度指引,他们比常人少了许多探索中的迷茫,只须依着律法顺从执行就好了。而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便会得到自我的完善。发生他们身上的常人认为的苦难,也都会在礼拜之中得到升华。他们因武力而受求助,为公道而给援助,来到这片土地上且留了下来,所以武力与公道,是不可舍弃的两大遗产。而推崇公道,是让自身家族也可以长久下去的良方,因为谁都不敢保证自家武力长盛不衰。

  因为纯净,他们奉承“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穆子”,有“殡葬不需棺椁,殓不重衣以身归土”的说法,这就让人少了许多麻烦。
  因为圣训中说,“强壮的信士比脆弱的信士更优秀,更博得真主的喜爱”,所以他们自然爱惜身体,努力锻炼。穆圣也说过,“真主对任何事都规定了精湛作法:当你们杀戮时,应很好地杀戮;当你们屠宰时,应很好地屠宰,你们应磨刀刃,不要使宰物痛苦”,因为“真主喜欢一个人工作中精益求精”,所以他会不断追求,因为真主考验人是“看谁的工作是最优美的”,所以他们会尽力做到最强。一旦他们得到了心意六合拳,必然会全心以对。

  袁镜仪甚至认为,如果仿照他们的戒律,比如处理遗产的方式,家族传承的弊病都会迎刃而解。可惜,我族圣贤的戒律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一旦被邪恶践踏而不能执行,我们就会在追名逐利之后变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而他们因为放下了很多负担,反而就无所畏惧了,所以看来也是隐忍而骄傲。这让那些靠着堆积财富提升尊严的人越发的感到卑微了。
  马稚儒曾经同他们一起在大沙漠里行走,他们有着骆驼一样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荒漠里,在草原上,在夜空下,在人群中,马稚儒深深地体验到了一种需求,这应当是大多出远门的人都能感受到的,那便是心灵的净化,使自己不会迷失,并可以勇往直前的力量。
  日期:2016-04-25 14:41:08
  瑞昌家族是循着拳中的感悟,渐渐形成了一条与族谱家训拧在一起的大武之道。而袁承兴如祖辈一样,有那神为他指明方向,随着行走,越发坚定。只要内心是虔诚而美好的,一切形式都可以共存。这是袁承兴想要求知的,也是袁镜仪将与他一起求证的。这会让他们在复杂的纠纷中独立出来,看清事物的本质。袁承兴想到的还是拳法的荣誉,安道清想到的却是在战败之后,如何安抚双方的心灵。在安道清的推测里,东干必败,不是因为左公,而是因为天下大势无可改变,是历史成就了人物,不是人物造就了历史。

  在与郭书嫛结伴夜行之前,袁镜仪一直是孤独的,即便他曾跟随张铤芳、向南四下游玩,即便身处闹市,都没有冲淡这份隐隐的孤独。而袁承兴的到来,却让他感受到了一种遥遥相望的清澈,反而感谢孤独让他保留了一份清冷。袁镜仪也知道与他们的不同,因而也努力把握着分寸,互为兄弟,却没有成为对方的影子。
  安道清不避讳,就在房间活动起了拳式。袁镜仪早就听过买壮图为了传承方便,还有一套简单易练的原地四把,这一套纯以鹰熊竞志、阴阳暗合的取法原理为根基,贯穿鹰式为攻、熊式为守的理念,强化了起落钻翻,合并了四把锤诸多转折衔接,以熊式为起,鹰式为落,纯为四把单式串连而成,清晰明确。因为站姿稍高,运行起来跟戴家四把倒有了许多相似。而再为简洁深奥的束身盘功,更能显示戴家丹田功的出处,不过买氏入手即是虚实单重的练法,好比直接是以小鬼穿靴入手,故而先得爆发力。

  安道清浑身拧裹,虽然身形变小了,但因为变得更加严实,反而显得气势更大了。这一套拳,从打法上看已经与周口传承有了出入,此类身势较难出来肩胯膝肘的连环打法,貌似合乎肩打的式子,实则是栽锤压肩,形在肩上,劲在拳上。
  因为整套式法将劲艺压在了拳头上,整个身势在极度的收缩中蕴含着极强的崩放势态,虽然都是桩功慢练,但出来的气势却比戴家后学先前演练的要强悍数倍,浑身上下都好似被一团气雾包裹着,整个房间都被灌满一般。
  这大概是易筋贯气的一路练法。据说买壮图四方走动,与许多清真寺的阿訇都有交情,遇到恳请留艺时,他多是传授这套简单易行而又不甚狠毒的拳势,这又正好合了多数阿訇的性情。袁镜仪感觉买壮图确实太了不起了。
  安道清每站定一式,都会微微做些调整。袁镜仪知道,这不是安道清自己的需要,他是调给自己与袁承兴看的。这是良师益友。
  张铤芳最为推崇的是袁凤仪,但不确定是买壮图因材施教,还是袁凤仪另有感悟,拳势外形相似,但内涵相距甚远。安道清用拳跟戴家很像,近乎是一脉传承,各部追求也能与拳谱对应,但却没没有袁凤仪所传的绷筋颤筋之能。所以袁镜仪也有些怀疑安道清的拳力如何。
  桩功类似一种筋骨内耗,外观上本不必妄动,能找对位置定住就是练功,就是要用筋骨的抻拔结合肌肉的绷紧、呼吸的缩张来涨功。虽然松着筋骨,但筋肉却会自行绷紧,而且比特意绷紧绷得更紧,依着拳架变化,应对的便是拳架须要了,而拳架的需要,便是搏斗时是需要。老祖宗都给设计好了,任意妄动反而是用了外力而将功架破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