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行业长篇小说--真武百年》
第15节作者:
铁萼奇兰 右手刁勾,左手开掌,左腿弓步,右腿曲撑,周身骨节抻展松沉,四体向心裹合,好似隶属写就的一个“方”字。看他左手抻展与两臂横担的样子,袁镜仪不禁赞叹,受挫而后进,宋景充竟然脱胎换骨了。
宋景充的两手在胸前翻了个立圆,顺着提手也提起了右膝,势往上起,但劲往下沉,随着斩拳捣碓,就听“啪噔”一声,右腿好似巨石夯地,直接踏碎木板剁了进去。力量地里,又沉闷地散开。而宋景充却似金刚铁汉,威严不动。
下面一阵鼓掌喊好。此一段虽短,但却不是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展示,而是真真实实的功力体现。对太极拳来说,克服了松而不懈,刚而不僵,还只是个入门阶段,整、柔、沉、顺之后,就得进入“忽灵”变劲的阶段了。因为缠绕运化的功夫最怕两点,一是绵而不能快,二是活而不能实。
这也是推手训练的一个“鸡肋”,见招拆招、见势打势,总是被动迟缓,把追求放在控制上,往往会走成摧残关节的长劲打法。如果见缝插针,骤然发力,也就没有必要去玩走化擒拿了。所以此拳的很多练习,都不是纯粹为了发力或是化力,而是训练一种随接随返的本能。而“推手”的用意,又是提高本能的敏感。所谓听劲,即是一种感触能力,通过一点的接触,察觉出对方的整个动势。
因而也就有了“赖皮太极”,无论对手如何,始终保持缠绵环绕的攻防常态,得了机会便猛然发力,能主动逼着对手变化,就不玩高深去被动化解。要保证随机发劲,就必然要有这样的练习,而这发劲又必须是随机的,落入预谋也就落入了模式,将会越练越“肉”。
日期:2016-04-30 00:10:50
要说这才是能打的太极。即便发劲迅猛的形意拳都是这样,有五行生克练法,也有反五行编排的八式拳,专练拳劲的反身打法,通了反身拳脚,才会明白龙形三折、鹞子束身的深层用意,不然练了也不出功夫。
方才宋景充的发力,却都是随着小个汉子的轻微走动应对的。袁镜仪估量,只要宋景充能发挥出缠斗重击的太极特色,小个汉子不是对手。再琢磨,如果能堵着宋景充的激灵劲蓄不起来,或许可以平手收场。便笑呵呵道:“景充大哥好功力呀!比武斗狠难免受伤,大哥让我年幼,领着我推推手怎样?”
宋景充隔着袁镜仪瞟着孙青铜,真就两手一掤接了过来。“我不能驳东家面子,但从你我这就算第一个了。”
二人翻臂就抵在了一起,但一触之时又各自收住了力气,但求守中,不求破敌。随着打轮,二人缓缓加劲,对推手来说,愈轻愈缓反而愈少破绽。二人相互试探着,微微出个锋芒又赶紧转护回来,越走越往一起挤,脚下不让步,手上也就较上劲了。
袁镜仪是故意挨身,逼着宋景充出撑劲守护内圈。当初与宋景泰交过手,还是有些经验的。袁镜仪的打法理念是合身辗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落入定式就算落入了被动,因而不会在定式的时候顶耗长劲。宋景却踏实稳重,一点一点想逼死袁镜仪。他也记得袁镜仪与宋景泰成了好兄弟,自信宋景泰透露了不少门道给袁,就有心做出同类架势,想着突然转劲,打袁镜仪一个措不及防。
袁镜仪的劲力足而迅猛,黏糊在一起就有点大材小用,进而无门,退而无用,也只能辗转。宋景充也不敢大意,感觉袁镜仪浑厚扎实,透着突然爆发的苗头,却总是含在怀里方向单一。他知道袁镜仪是在跟自己比对听进,就开始左右变化,引着劲儿往斜里搬。袁镜仪走动起来就没了前后左右,宋景充反被铁引着招架起来。
二人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却也不敢太过紧张,太过紧张容易受惊,掉以轻心会出漏洞。同时谁也不敢冒然发力,倒不是怕被对方借住,而是怕发而无用会被人笑话。此时二人势均力敌,但依着推手默认的规矩,谁先断手谁就有胜算,可是一旦被对手防住,就算偷袭不成输了一手。先下手,不赢便是输了,没有平手一说,如以三攻三守分高下,用一手便少一手机会。如此连输两手的话,也就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
宋景充开始做离手试探,袁镜仪却傻子一般没有响应。这让宋景充琢磨不透,反而更不敢大意出手了。二人就这么揉来揉去也分不出个高下。
推着推着,宋景充就发觉了袁镜仪的道儿,袁镜仪得寸进尺,不断挤压自己的胳膊往自己身上捆。宋景充不想挪步,他认为,自己退让了就是输了。但单凭身手就有点不灵,哪处出手都憋着劲儿不顺,不知不觉退了好几步。
日期:2016-04-30 08:59:59
其实硬顶也能顶住,但真是扎住了,又担心袁镜仪突然反向加力,虽然不适于跌倒,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自己差了一些。于是宁可装作轻松的退两步。
因为身子高度放松,神经又高度紧张,宋景充只是跟着感觉走,反而忽觉了自身的动作。袁镜仪只用绵力就控制了自己,这让宋景充心慌起来。此时二人互参在一起,仿佛你在我之中,我在你之内,真就走出来太极阴阳图的感觉。
袁镜仪貌似主动,但是抢势不抢劲,被动化解滴水不漏,借不着力也就拿不到他,宋景充逐渐落了下风。袁镜仪趁宋景充两手交叠而又失了掤劲之际,一使整条胳膊挤住宋景充两臂,另手合了身势送了一把力。宋景充就像一个干瘪了的皮囊,一处少了外撑内抱,处处就被挤得鼓不起来。
宋景充猛然侧身,两手合捋,右手采住袁镜仪的腕子,前手靠住袁镜仪的胳膊,反住肘关节就往上托。袁镜仪并不急于解脱,而是顺劲穿身,以我挤靠破他采捋。
太极就是这样,能破能拿的关键在于谁走得路线长时间短。宋景充接着袁镜仪的来力拉了一把,路线上掀变长就反了袁镜仪的关节,如果袁镜仪跟不上,胳膊就会被人折断或者拿死,再要摔他打他都不难了。而如果袁镜仪顺劲快,先一步撞上宋景充,这就是借势打势了,线路再赶超一步,也就将宋景充逼得化无退路了。退步不及,自然就跌撞出去了。这是顺势而为,但动作一快,看起来就好像是借力打力。其实借力是很难的。
此时,宋景充只得利用手脚变化继续牵引返还,只走退路可以拧翻放飞,稍有迟疑就是作茧自缚,引狼入室。这个退路不单是脚下的退路,更是动作的余地,包括手的退路。所以太极拳、八卦掌绕来绕去,就是为了无限延长这个退路,让敌人陷入漩涡,我再路变进路。
日期:2016-04-30 09:00:48
情节悬念上本部不如《镖路》精彩,但是作为三部曲收篇,《真武百年》在文学上是升华的。书中人物丰富:好坏官员、真伪拳家、英武镖师、凶残刀客、市井无赖、帮会头领…他们出场、退场,上演各种入行、上位、收山、退出…写尽各色人等人情世故,待人接物描写入微,贴切生动细思极恐…
好人看了解气,小人看了战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