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通记——按照国别和地区为您讲诉世界历史(寒山)》
第7节作者:
寒山憶雪 然而后来我们都知道的,汉藏系中的华夏人从西北来到中原,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西周分封的齐国融掉胶东半岛的莱夷,两大族群掐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夷人要么被融入华人之中,要么就举族逃亡。
逃亡的方向有两个,东面的海里是去不了了,只能向南或向北。向北的,进入我大东北的南部,和南部的古代通古斯人这么一融合,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单名一个濊字。后来濊人和草原来的貊人融合成濊貊族群,和东胡、肃慎成为我大东北三大原住民族群之一,并成为日后扶余和高句丽等政权的先祖。
向南的,往江浙迁徙,重新融回江浙地区的夷人族群之中,形成了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
日期:2015-05-26 20:44:40
8.华人的三大祖先(下)
高棉系从中南半岛东部往大华东扩张的时候,汉藏系也在从半岛西部往大西南扩展。
最先填充的自然是云南。1956年,丽江古城的郊外出土了晚期智人化石,其中有一个完整的少女头骨化石,鉴定年代只是很模糊的定为更新世晚期,也就是末次冰期的时间。而百科上给出的时间是,地质年代为5~10万年前,这又是拼命认亚洲直立人当祖宗的行为。因为丽江人化石的外貌明显符合黄种人的特征,黄种人在4万年前左右出现在中南半岛,怎么可能在五万年之前直接飞到云南。所以丽江人化石的年代靠谱推测应该是在距今4万年左右无差。
在昆明发现了距今3.1万年左右的龙潭山昆明人遗址,在四川资阳发现了距今3万年左右的资阳人遗址,在贵州普定县发现的距今1.6万年的穿洞人遗址,在三峡巫山县发现的距今1.6万年的河梁人遗址,化石鉴定的面貌特征都与丽江人的面貌特征相似。
资阳人化石
在鉴定穿洞人头骨时还特地与高棉系的柳江人化石和山顶洞人化石进行对比,结果是穿洞人的颅骨尺寸明显小于前两者。我们都知道,蒙古人的头颅要比一般的中原华人大一些,因而上诉的大西南一系列的晚期智人化石,当基本属黄种人汉藏系无疑了。
除此以外,还在重庆发现了距今2万年左右的铜梁文化遗址,在四川南部的汉源县发现了距今2万年左右的富林文化遗址,在贵州兴义发现了距今1.2万年的猫猫洞遗址,猫猫洞发现的人类化石又被称作兴义人。
由这一系列的遗址化石年代判断,汉藏系黄种人进入四川的时间大约处在距今2~3万年这一阶段。进入距今2万年之后,汉藏人才进入贵州和三峡地区。大约可以推断在距今2万年这个时段,四川的汉藏人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渔猎生活方式下资源承载的人口红线了,除了一部分人往东面扩展以外,另一部分人也在往西北方向扩展。
往东扩展的汉藏系进入长江中游流域,形成苗瑶语族诸民族的祖先,传说中庞大的苗蛮族群,穿洞人、河梁人、兴义人应当就是属于这个族群。
苗蛮进入长江中游以后,率先进入大东亚的农业革命,进入农耕定居的生活,在大中土发现的最早的水稻就来自于苗人先民的驯化。农耕的生活率先让苗蛮成为早期中土最庞大的基因种群。
和高棉系的情况类似,当时间进入2万年前这个档口,往后发现的多不再是人类化石,而是古文化遗址了。一方面是因为年代越短动物的骨骼越不容易石化,也就难以形成化石,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越发走向文明的大脑导致了墓葬习俗越来越普遍,所以往往发掘的不单单是一些骨骼化石,而是整批的甚至很系统的文化遗址。
四川往北是崎岖难行的大巴山和秦岭道屏障,在人类进入铁器农耕文明时代时,人们都不禁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在石器时代,人类更加难以翻越秦岭的屏障。
还是此路不通彼路通,往四川西北方向拓展的,虽然也是崎岖的山地,但是要比翻越秦岭的难度小得多。这不,在青海湖南岸的青海湖盆地就发现了距今1.5万年左右的晚期智人生活遗址,他们的生活状态还处在渔猎采集的旧石器状态。
然而这不足以说明就是汉藏系黄种人扩展到了这里,因为遗址中并没有发现人类的遗骸,说不定这里只是高原矮黑人的生活场所。所以这里只能推测为,可能在1.5万年以前,汉藏系的北支族群已经抵达了甘肃南部的黄河流域和青海的湟水流域,也就是传说中的华夏发源地<河湟之地>了。
不过在甘肃这边有了转机。在甘肃南部的天水一带出土的大地湾文化遗址,其中的中石器时段处于距今1.3~2万年,产生了少量的中石器。所谓中石器,也就是处在旧石器到新石器之间的石器阶段,比打制的旧石器精细,却又比磨制的新石器粗糙,而且旧中混用,中石器大多数器形较小。到1.3万年前~7000年前,石器就以中石器为主了,而且出现了陶器。
1~2万年这段时间,是汉藏人北支——古羌人分化的阶段。大地湾所在的甘肃南部成为一个分道扬镳的岔路口,留在这里并且顺着渭河的河谷往东方扩展的,逐渐把中石器文化扩张到关中和小中原地区,逐渐形成华人三大祖先之一的华夏族群,往西扩展的则逐渐成为羌藏各族的祖先。
日期:2015-05-27 07:40:34
依旧清晨更新一小段
<3>新石器时代之两湖
1.北方地区的中石器文化
在大中土正式进入新石器时代的9000多年前之前,华北地区还经历了一个数千年的中石器时代。
最早的也是最为知名的就是山西南部沁水县境内的下川文化。下川文化距今2.5万年~1万年,遗址中旧石器和中石器并用,旧石器占据的比例已经不大,多为粗大的大器型。其中有个值得关注的就是大型的磨盘,因为长期的研磨导致磨盘中心整齐的凹陷。这个粗制的磨盘应当就是未来新石器时代磨制磨盘的前身,可以想象到当时的人们受到这个启发而欢喜雀跃的场景,他们因此开始抽出时间来研磨石器,这也不是是不可能的。
稍微晚一点的还有山西西南部蒲县境内的薛关遗址,距今1.35万年左右;临汾吉县境内的柿子滩遗址,距今1~2万年之间;靠近大同的河北阳原县虎头梁文化,距今不足2万年;阳原县临县阳高境内的神泉堡遗址,与虎头梁文化处于时期相近。
更晚一些的还有与山西蒲县隔河相望的陕西大荔县境内的沙苑文化,并出土头骨化石,时间距今1万年左右;河南许昌的灵井遗址,距今1万多年左右。
如果有的小棒友地理比较好的,会不难发现,这些中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有个明显的特点,不妨来看。
在今天的晋豫陕交接的黄河大拐弯处,以此为中心,向西为长形的关中河谷,这是渭河的冲积平原,向西北也是长形的汾河谷河谷,这是汾水的冲积平原。这两个河谷西南东北向连在一起,如同一条卧蚕,横躺在西北大地上。汾渭盆地的西北面是黄土高原,东南面是秦岭—太行山系,盆地的西端是宝鸡,古称陈仓,盆地的东北端就是著名的洪洞县。这个大盆地西半部分以西安为中心,东半部分以临汾为中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