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儿的『资治通鉴』》
第34节

作者: 薛犁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09 21:20:20
  7
  还在秦国刚开始进攻赵国的时候,魏王曾装模作样地询问群臣该如何应对,大家都认为这是对魏国有利的好事。只有孔子的六世孙孔斌质疑:什么道理?有人回答说:秦国战胜赵国,我们也跟着屈服;如果秦国打不赢赵国,我们就趁机进攻它。孔斌反驳说:不对。秦国自秦孝公以来,没遭过重创,现在又有白起领兵,哪里会给我们可乘之机?又有人说:即使秦国战胜赵国,对我们也没什么坏处嘛,邻国的羞辱难堪,正是我国的福气啊!----这位仁兄的意思大概是,幸福不幸福要看是哪国的CCTV采访,因为他们的参照对象不同。孔斌不买账,反驳道:秦国一旦战胜赵国,必定要把矛头转向其他国家,魏国肯定是头道菜。

  不出意外地,孔斌的建议再次被魏王否决。担任魏相的九个月时间,孔斌已经对此心灰意冷了。
  当初魏王听说孔斌贤明,派人拿着黄金绸缎去聘请他出任国相。孔斌表态说:如果我的想法能得到大王采纳,用以安邦治世,即使让我吃蔬菜,喝凉水,我也愿意;如果只是把我供奉起来当摆设,那我不过还是个普通百姓,魏王哪里会缺一个百姓呢!孔斌的意思很明白,要去可以,不能有名无实。使者再三保证,孔斌才动身前往魏国,魏王也亲自出城迎接,拜他为相----一百多年时间过去了,魏王家的作秀传统倒是保持的很好。

  孔斌刚上任,就撤换了一批靠关系上位的各种“二代”、“三代”,代之以贤良人才;剥夺了碌碌无为者的俸禄,转赐给有功之臣。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人把这些话告诉孔斌,孔斌毫不为意,说:从来不能与普通百姓共商创业大事!古代善于治理政事的人,起初都免不了被诽谤。我的祖先孔子在鲁国做相,刚开始也免不了被诽谤,三个月后,才逐渐被人们颂扬。现在我每天改革图强,虽然赶不上古代圣贤,但我也不会顾虑诽谤之言!这人听完后,由衷地赞叹:我今天才知道先生您就是当今圣贤!

  只是,九个月时间里,孔斌的重大建议,魏王全当成了耳旁风。孔斌喟然长叹:既然我的建议不合大王的胃口,我再白拿他的俸禄,实在是罪过。然后便称病辞职。有人就提醒他说:魏王不用你,你为什么不到别处去呢?孔斌回答:去哪里呢?崤山以东的国家都将被秦国吞并,我决不去那里。于是回家休养,继续做宅男。
  还有人忍不住,直接问他:圣贤所到之处,都是振兴教化、修明政治,而你在魏国,没听说干出什么特殊的政绩就自行引退了,是不是不得志啊,怎么那么快就辞职了呢?孔斌回答说:正是因为没有政绩,所以自己引退了。在不治之症面前,好医生也束手无策。现在秦国已成并吞天下之势,各国用仁义之道去侍奉它,是自取灭亡;现在当务之急是拯救社稷危亡,还奢谈什么振兴教化!夏、商两朝先后灭亡,你能说它们各自的名臣伊尹、吕望愿意这样吗?实在是大势所趋,无可挽回。放眼当今,各国争相向秦国献媚,割地偷安,由此可见,不出二十年,天下将是秦国的天下!

  事后证明,孔斌说的二十年,略有夸张,但秦国并吞之心,实在是急不可耐。刚避过赵国、齐国的兵锋,秦军就又冲着赵国杀了过来。
  这次领兵的不是白起----估计秦王也是不好意思,前面眼看要将赵国收入囊中了,是秦王听了范睢的谗言,下令班师。现在,人家在家炕头还没坐热,就让人家出征?
  可是,白起不去,终究不行。
  但白起就是不去。
  最终,白起不行了。
  日期:2016-06-09 21:21:37
  8

  公元前258年正月,王陵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连续几次都失利,秦王便征伐更多的士兵去支援,损失了五校(一校约八千人),仍是不胜。这时,秦王听说白起病好了,炕头也捂热了,便想派他去替王陵。白起却说:邯郸实在是不容易攻取,其他诸侯的救兵说到就到,他们对秦国的怨恨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且,秦国虽然在长平一战大胜,但自己的士兵也损失过半,国内空虚----这些可都是当时范睢劝谏秦王时的理由呐----再长途跋涉去进攻别人国都,很容易受到里外夹击,秦军必遭大败。

  秦王见自己的命令也不好使了,知道解铃还需系铃人,便找范睢去劝说。范睢清楚白起是要自己认错,但他不仅不认错,还火上浇油,利用自己的三寸口条,反话正说,弄得白起更加生气,始终以病重为借口,不去不去就是不去谁说也不去!于是秦王只好派了长平之战时的副将王龁(he)代替王陵。
  但王龁与白起的差距可不是副将与主将的关系,他率兵围困邯郸数月,连个砖块都没得到,与各路援军交战数次,均以失利告终。此时的白起,千不该万不该,一吐心中垒块:大王不听我的建议,现在怎么办?秦王听到此话,恼羞成怒,强令白起前去统兵,白起赶紧病倒,不肯动身。
  王命难违?白起连“杀降不祥”的天命都敢违,还在乎这个?自古美女与名将,不教人间见白头。
  既然被无缘无故剥夺了在荡平敌国中战死疆场的机会,死在自己人的屠刀或冷箭下又如何?不能死得所愿,怎么死,随便。何况,以我杀过的人数来说,死一万遍也非无辜。
  那好吧,本王成全你。转年十月,秦王夺取白起官爵,贬为士兵;不久,秦王增兵汾城,战士白起还是因病,未能出征。此时的王龁,已经疲于应付,告急使者往返秦国与前线,秦王恼羞得不止于愤怒,更有被藐视后的震惊,派人驱赶白起,不让他再留在咸阳。白起刚走出十里,范睢等人又与秦王说道:白起走的时候,一脸的不服,还说了不少怨言。秦王便派人追上白起,赐他宝剑,要其自裁。

  千古名将,一代战神,白起,最后一次挥剑,将自己斩落凡尘。
  我欠他们的,我拿命还;你们欠我的公平,怎么还?
  还他公平的,只有可怜他遭遇的秦国百姓,城市、乡下到处都在祭祀他的灵位。
  在秦王那儿,他永远得不到公平。当年帮助范睢改名换姓逃出魏国的郑安平,后来被范睢举荐担任将军,自带一支兵马和王龁一起围攻邯郸,被援军击败。这仁兄竟然带着两万人投降了赵国,还被赵王封官赐爵。按秦律,举荐者是要按同罪问斩的,当范睢跪地请罪时,秦王竟然一再宽慰、安抚。这让王公大臣们很不服气,一时议论纷纷。谁知,不几天,秦王公开宣布道:谁再谈论郑安平投敌一事,与其同罪!

  可怜白起,至死没明白,即使威猛如战神,可以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也不能跟王斗,因为王是天、地、人三合一,是可以不讲理的“王炸”。
  作为将领,白起的的荣耀来自于战场,而不是权力场;他错误地把自己的人生消耗在内斗上,最终把权力场变成了自己的坟场。
  没关系的,白起,风物长宜放眼量。看看几千年来的龙腾虎跃,哪个不是一生争斗,几番沉浮。
  到最后,谁赢谁输?

  历史大河滚滚向前,多少帝王将相,虽然站在风口浪尖,拉长两千年回看,一样不过是被历史大潮裹挟而下。
  慢谈祖业传万年,谁家王陵不野草?
  但人生就是这样,谁肯轻易认输?即使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赵王不还是一样千方百计四处求救?
  只是,历史的步伐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至多给后人留下了几个故事而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