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
第37节

作者: 古琴台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打的沙袋是豆粒大的真砂,不是用破布烂棉花填的,那沙袋被打破的时候,没有流出一粒砂,全是象水泥那么细的粉末,这样的帆布沙袋我至少打烂三个。
  十几岁的孩子手背的老茧比掌上厚,手痒,看见砖就想拍碎。
  别人是掌劈,用硬物担起一半;我是掌拍,左手托着用右手拍。
  这种悬空拍特见功夫,拍一块不过瘾就两块摞着拍,拍整砖不过瘾就拍半头砖。

  拍砖不过瘾就拍树,一掌下去拍掉一块树皮。
  吹牛?
  是有点悬!
  我的技巧训练是用吊球和真人大小模特。吊球上画有五官,用自行车内胎上下拉起来与我的头齐高,呈品字形设置。人在中间,同时对付三个脑袋,这种用橡皮条拉的球回弹速度极快,我在击打时不是乱打,只打鼻嘴眼。
  一开始顾东顾不了西顾左顾不了右,但训练时间长了就游刃有余了。

  模特训练是用一根钢丝在空中拉起来把模特挂上去,上边是滑轮,当模特受到击打时会迅速移位,训练目的是击打部位与跟进攻击速度。
  击打可用疯狂二字形容,次数以疲劳至极为限。
  最终,我的速度已达到每秒内击打六次,上、中、下三盘从上打到下接着从下打上去。
  强调一下,我的训练没有防守,全部为攻击。
  那时的中国武术重套路而轻散打,所以,我在N多次的与人交手中,不论先发还是后发,不论练过的还是没练过的,我都是一次击倒对手,包括有次被三人扇面形攻击。
  通俗地说,只要对手在我的击打有效距离内,只需一下对手就倒地,而且是见血,无一例外!
  武林有句谚语: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就是说高手过招,立刻就明白对方的底细。而依我看,高手不用伸手,观对方精气神便知底细。
  还有值得一说的是,我在八十年代初即拜访过少林寺,那时电影《少林寺》还没开演呢。
  少林寺一片残破景象刚开始维修,眼中到处是瓦砾,各殿都锁着门,只有几个当地老农穿着僧服在打扫卫生。
  后来看电影中的少林寺就漂亮多了,后院墙外是竹林,还有小溪水潺潺和嵩山幽谷。
  我当时看到的少林寺没有后院墙,或者曾经有过,但倒塌后还没来得及重建。
  寺后是一面坡,坡上种着麦子,远处的嵩山只见石头,似乎没几棵树。
  现在,我的武功自然是不能和以前比,只要对方不是武林高手,一打一应该没什么问题。
  我虽然胖了,但屈体三百六十度侧空翻还行。
  我在本地武术界也有朋友,有次去朋友的散打训练基地玩,见到吊袋手痒随便打了几下,朋友的弟子忽啦一下围上来,把我当成了新来的教练。

  至今我都不爱看武侠小说和影视剧,觉得假:放倒个人用那么费劲吗?!
  武术的话题扯不完,就此打住!
  早年打过N多次人,知道自己出手的分量,怕和人打架,强迫自己“制怒”。
  遇到那不知好歹的跟我急,我就冲人家傻笑,直到把人家笑傻了。
  我心里的潜台词是:别跟我急,一秒之内我就叫你趴下!
  在和芳芳谈恋爱的时候,我曾当笑话对她说起我的死法。
  第一,骑摩托车撞死,我骑了多年摩托车依然觉得它是最危险的交通工具;
  第二,就是打死人偿命,让政府给毙了。
  芳芳眼里的我是一个书生,对我说的,她就当笑话了。
  十年后我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叫跳楼!
  3、
  跳楼和心理问题有关,想想,多恐怖的事:纵身一跃,呈自由落体,仅需数秒,那真叫没有后悔的余地!

  但是,很多名人都选择了跳楼的死法,不惜光辉形象,把自己摔成肉酱饼!
  说到心理问题、说到劝别人、说到跳楼,不能不提最典型的一个人——张国荣!
  张国荣在他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中演一位心理学博士,这位心理学专家却差一点儿被心理问题折磨的跳楼!
  电影中的张国荣站在高楼大厦的顶端,在最后一刻并没有跳下去,但现实生活中的张国荣却跳了下去,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自己的辉煌人生画上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心理学专家在给别人讲述,世上是没有鬼的,人们见到的鬼只是人大脑神经的一种错觉。
  他专心地医治自己的病人,一位说自己见鬼的漂亮MM。

  就在他的病人情况好转时,他偶然见到很多年前的一份报纸,上面一幅姑娘的照片引发他的心理问题。
  那位姑娘因他的绝情而跳楼自杀,影片中的张国荣被这位满脸是血的女鬼追得无处可逃,最终把他逼上了楼顶。
  在最后时刻,张国荣向女鬼忏悔赢得女鬼的谅解,女鬼脸上的血消失,现出俏丽的容颜。
  迎向他的是他的病人,那位漂亮MM。
  他知道没鬼却被鬼追着,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用电击刺激自己的大脑,依然不能解决问题。
  还是最后时刻的那些真诚地忏悔,使他得以摆脱心理疾病的困扰。
  这也说明,心理的问题需要用心去疏导。
  张国荣既然演心理学家,那他肯定要对心理学问题有所研究,他也肯定明白自己该如何处理心理问题。
  但生活不是演戏,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是啊,明白自己却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已经不饿肚子了,芳芳也对我好了,但我依然渴望离婚、渴望死去。
  我知道离婚的话题肯定会再次引发,而对于死,我却已看得很淡,面对死亡没有恐惧!
  死是一种解脱,除了自杀,如何死都无所谓!
  心理疾病,往往偏爱思想活跃而不善将情绪随意发泄的人,如那种想说就说想骂就骂想哭就哭的人,心理的积淤随时释放,不可能得病。
  说这么多废话,无非是想说我自己心理问题多么严重。
  4、
  我接受了芳芳的委托,实际也是她全体娘家人的委托,劝说芳芳的妹妹不要离婚。
  那是芳芳喂我稀饭的第二天晚饭后,因为儿子有些感冒症状,她说要去药店给儿子买点药。
  我说我和你一起去吧,我还揣上了相机,我觉得大街上的彩灯很漂亮,想给芳芳拍些照片。
  我们俩并肩走着,走在我曾跟踪过她的路上,那天我兜里也是揣着相机。
  那天是为抓“罪证”,今天是为抓“美景”;那天是有距离,今天是无距离。
  走着,芳芳说起她的妹妹玛莉闹离婚的事,所有的能说上话的亲戚朋友都轮番劝过,现在已到了最关键时刻。
  离婚在即,只好请我这姐夫出马,我是众人期待的最后一张王牌,如果我劝说不了,那就只有眼看着妹妹离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