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
第25节作者:
江湖闲乐生 这是要以多欺少了,魏河西兵最鼎盛时不过七万,秦国此番一次性出动五十万大军,可见其对西河是誓在必得,豁出去搞了。
而当时吴起的手上有多少兵呢?
不到五万,秦军的十分之一。
详细来讲,是四万步兵,配五百乘战车,再加上三千骑兵,一共是44500人。(一辆战车可载三名车兵)
怎么办,找魏文侯要援兵吗?来不及了。吴起决定直接打,以一当十,与秦军正面对决!
他下令:“大家跟我一起上,无论车兵、骑兵和步兵,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
不但要打赢,还要求每个人抓俘虏回来,好大的口气!这是因为吴起有绝对的自信,天下间能挡得住他这五万河西兵的,还没出娘胎呢!
结局一如吴起所料,魏国五万精兵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伏尸千里。
这是中国战争史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战争史的一个奇迹,如此辉煌的战绩,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梦幻般的胜利。
这也是吴起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用行动证明,自己乃是货真价实的天下第一战神,当世没有任何人能动摇分毫。
然而,吴起打遍天下无敌手,想来,他也会感到一丝寂寞吧,“独孤求败”意味着常胜,也意味着孤独。
而对于秦人而言,五十万大军谈笑间灰飞烟灭,给他们的不止是军事上的打击,更是信心上的摧毁。从此,秦人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吴起就像如来佛的五指山一般,紧紧压在他们头顶上,压得他们痛不欲生。
那是秦国最黑暗的一段岁月,也是秦历代统治者最不堪回首的一段往事。从前的先轸,与现在的吴起,永远都是秦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8.心结
公元前396年,一代雄主魏文侯去世,其子太子击继位,是为魏武侯。
这本是一次正常的权力交替,却间接造成了吴起的又一次改换门庭。
吴起守西河,战功辉煌,威名远震。他在魏国的地位本来无可取代,但是历史又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让他的命运之舟又一次在谗言的狂潮之中覆没。
这是历史的巧合吗?当然不是。究其原因,吴起独特的个性与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命运。
吴起是个天才,然而天才大多是不会拍马屁的,因为那没有任何必要,这个道理就连不学无术的小混混韦小宝都明白。
当然,也不是每个不会拍马屁的天才都会倒霉,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能控制住这个天才的雄主。强主才能驭强臣,主不够强,压不住强臣,就算再舍不得,也必须忍痛割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以上,归结起来依旧是那四个字,“功高震主”。
所以,晋文公用得了先轸,晋襄公用不了;阖闾用得了伍子胥,夫差用不了;同样,魏文侯用得了吴起,鲁穆公用不了,魏武侯虽然还算厉害,但比他老子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所以也用不了。
魏武侯内心,其实是很看重吴起的。在他继位的第二年,就跑到西河“南巡讲话”了。他志得意满,一心思想在吴起面前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让这个强臣拜服在自己的君威之下,俯首帖耳甘心效命。
那一天,他和吴起泛舟在黄河之上,欣赏着老爹和吴起打下的巍巍河山,大发阔论:“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看来魏武侯也算是一个出色的兵家,对于地理因素在政治兴衰和军事成败中的作用,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一个庸君,可说不出这么有水准的话。
所以魏武侯说完之后,开始等待,等待吴起对他这番阔论表示认同。
老大发表重要讲话了,还不赶快上!一个叫王错的马屁精立马随声附和:“主君英明神武,晋国山川险要,称王称霸,指日可待!”
魏武侯颔首大笑,船上一片和乐融融,正此时,吴起却突然冲出来,大唱反调:“主君的话,是危国之道。王错又附和主君的话,是危而又危。”
武侯脸色一变,怒道:“什么,你说寡人之言危国?好,你厉害,那你又有啥高论?”
吴起当然有高论,他开始层层驳斥武侯的“地理决定论”:“一个国家的霸王之业,在政治修明,不在山川险要。夏桀之国,东有济水,西有华山,南有伊阙(洛阳南郊关隘),北有羊阳阪,结果为商所灭。商纣之国,东有泰山,西有孟门(河南辉县西太行山关隘),南有黄河,北有恒山,结果为周所灭。主君如果不修德政,恐怕连这条船上的人都会变成您的敌人。”
吴起果然是个天才,此番见解比之武侯,高明不下百倍。决定政治兴衰和军事成败的根本性因素是政治、军事本身上的积极进取,而不是地理因素,因为,天下没有攻不破的险要。
潼关虽险,毕竟项羽曾入之,曹操曾入之,刘裕曾入之,安史叛军亦曾入之。
瞿塘虽险,毕竟岑彭曾入之,桓温曾入之,朱龄石曾入之,刘光义曾入之,汤和曾入之。
剑阁虽险,毕竟邢峦曾入之,尉迟迥曾入之,郭崇韬曾入之,王全斌曾入之。
长江虽险,毕竟晋师曾渡之,隋师曾渡之,宋师曾渡之,元师曾渡之,解放军也曾渡之。
魏国虽然被山带河,到了战国晚期,也是处处被人欺负的命。勤修德政,自可怀敌附远,弥患于未萌。若不修德,即使吴起再世,魏无忌永生,魏一样必亡于秦人之手。
此番见解出自一个兵家之口,实在难能可贵。然而吴起道理讲的透彻,方式却十分不妥。
——主君如果不修德政,恐怕连这条船上的人都会变成您的敌人。
这是什么话!难道武侯不修德政,你吴起就要造反与他为敌吗?一个君主,最怕的就是臣下讲这种话。
看来吴起并不是一个善于揣摩君王心意的人,他是一个天才的实干家,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不懂得那些拐七拐八的花花肠子。
然而武侯也算是一个明君,他虽然心里气不顺,但表面上依然摆出一副欣然接受的样子,赞道:“好,很好!寡人今日乃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先生矣!”
这句话表面是一句称赞,实际上透露了一个讯息:“你吴起既然如此厉害,那就给我守一辈子西河吧,别想再升官了!”
从此,吴起与魏武侯算是接上心结了,如此,便有了小人插入的空隙。
9.西河一梦
魏武侯果然言而有信,他要让魏国功劳才干都是第一的吴起,当一辈子西河守。
当时,魏相魏成子、李悝等能人都死了,武侯要立新相国,无论从哪一点看,吴起都是最佳人选。然而,武侯最终却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田文为相,其理由滥透了:“吴起才干没得说,但威望稍显不足,在此国君新立的敏感时刻,当要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来稳定局势,你吴起怎么说也是个外来户,为相恐怕难以孚众啊。”
这是什么鬼道理,吴起守西河二十余年,造福一方,士民爱戴,怎么就难以孚众了呢?关键之关键,还是在于他是个外来户,又功高震主,魏武侯不猜忌他,猜忌谁?
这其实也不能怪武侯,当今之世,强臣篡位的事情太多了,他们老魏家的宝座不也是这么得来的么?吴起不是难以孚众,而是太孚众了,把大权交给他,难保他不会造反。春秋战国之交,正是各国开始变法加强君权的时候,魏国自然也容不下吴起这么一位可能威胁君权的厉害人物。
吴起没当上魏相,心里虽然委屈,却也没太过在意。毕竟西河这个舞台也是够大了,再给他十年的时间,他可以把秦国一片片蚕食下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