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地方是风水眼,藏风而聚水,如果说三里屯这边有哪个地方能出水的话,那么就只能是那里,爹,这一点您应该比我清楚吧?”我老爹看着我爷爷道。
“当国,我知道,从小到大我不让你接触家里核心的东西,你对我有怨念,但是你更应该知道,我也是因为在你爷爷的床前发过毒誓才会如此,来了三里屯之后,我知道以你的本事,陈一果他们全上也不是你的对手,是我让你不能出手表露本事,更是因为如此你受了这么严重的伤,这你也可以怪在我头上,但是我们是父子,你是七巧玲珑心,因为明白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害你的意思。”我爷爷缓缓的说道。
“这么说,陈半斗跟那个傻乎乎的陈大牛,都已经告诉你了?”我老爹听完我爷爷的真心话,没有发表意见,而是看着我爷爷说道。
“我就知道,就凭他们两个能监视你?说吧,你答应了那个鬼婴什么?”我爷爷叹了口气道,这一点我爷爷也早就猜到了,我老爹在陈一果五枪之下,不还手只靠躲就能五枪避开要害,是他们俩能监视的?
“我答应他,给他个活的机会,他帮我这个忙。”我老爹说道,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依旧是看着我爷爷。
而听到我老爹的这句话之后,我爷爷久久的说不出话来,他看着我老爹,满眼的纠结与无奈。
“当国,你这么做又是何必呢?要知道你这是与虎谋皮,听天命还需尽人事啊!”过了良久,我爷爷才轻声的说道。
“三里屯的百姓不能渴死,你我都知道,正是因为有人砸神像毁道观,冥冥之中坏了运数才来的这场大旱天灾起码还得大半年,现在的百姓还能苦苦支撑,但是半年后,必然是尸横遍野,你不是从小都告诉我我们修道中人,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我现在救百姓与水火之中,我错了?再说,你自己也知道那个鬼婴本身并无过错,真的给他一个转世为人的机会又能救村民们,我何错之有?”我老爹耸了耸肩对我爷爷说道。
这一句话,说的我爷爷哑口无言。
“当国,我知道你心思缜密擅长算计,没想到,你连我都要算计。你这是在逼我,想要知道我们杨家是不是真的有那本扶龙经,这才是你的真实目的,至于村民的死活或者那个孩子能够转世为人,跟你都没有关系,对不对?”爷爷说道。
我老爹看了看我爷爷,一句话也不说。
“如果我不能让那个孩子转世为人呢?”过了一会儿,我爷爷看着我老爹道。
“你会,我了解你,你绝对会。”我老爹同样看着我老爹,那一双眼睛里,满是坚定。
爷爷叹了口气,整个人忽然颓废了下来,他摸了摸腰间,他有一杆老烟枪,已经很久都没有抽了,此时他点上烟枪道:“当国,我似乎明白为什么你爷爷不让你接触风水这一行了,你太聪明,也正是因为太聪明才有太大的野心,你说的没错,知子莫如父,翻着来说知父也莫过子,这一次我会帮你,我也可以现在明确的告诉你,那本扶龙经,我的确是看过,也只有那本扶龙经上才有让死者重回阳间的办法,今天我既然决定不瞒你,也不妨实话告诉你,这本书你想都不要想,天下乱了百年民不聊生,如今天下初定人心方稳,天下乱而扶龙出,天下安而扶龙藏,这你不会不知道。”
“我对什么扶龙经没有兴趣。”我老爹轻声的说道,我爷爷真的说了实话,他反倒是不敢面对我爷爷的眼神。
“我不管你是否有兴趣,总之我们杨家非天命之人,你若是强来,定然顺了你爷爷的话,让杨家永世不得超生,更何况,那本扶龙经,我虽然看过却因为天资限制懂的不多,而那本经书,此时也不在我手上。”爷爷说道。
“我这么做是有逼你,想要知道那本扶龙经是不是真在我们杨家,至于其他的,你想多了。”我老爹站了起来道。
过了很久,我老爹轻声却又肯定的说道:“我杨当国想要逆天改命,何须扶龙经?”
听到了他这一句话的爷爷看着我老爹,久久的说不出话来。
他似乎想到了他的老爹,在临终前的那最后一卦。
那一夜,天降一道雷,劈碎了跟着跟随了杨公录六副龟甲。
杨当国的命,天竟不知。
或者说,知而不言。
那本扶龙经到底为何物?这事关一段传说:
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兵破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
同年,掌管灵台地理事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出逃皇宫,杨筠松乃唐代风水第一人。风水术古称堪舆术,兴于先秦,传于魏晋南北朝,而兴于唐宋,但是古时候,虽然文人多懂风水堪舆,很多文客更是精通此道,不过真正核心的风水术,皆由皇室掌控。
正因为皇室信风水山川龙脉一说,为天下安稳,不然人人得以寻得龙穴祸乱天下,那还了得?所以唐以前的风水术,有人称之为“天子风水术”
杨筠松出逃之后,晚年将毕生所学写了两本书,一本名为“杨公风水”,一本为“扶龙经”。
杨公风水济世,扶龙一经安国。
杨公风水传与世间,流传千年为世人造福,所以到现在为止,世人说风水,一般都会说杨公风水,当代更是很多人把杨公当做风水祖师。
而那一本扶龙经则密不传世,杨公有言乱世出扶龙,匡扶天下。按照我祖上的说法,扶龙经历史上只有两个人习得,一个是宋微宗年间国师赖布衣,扶龙经一书极其晦涩难懂,赖布衣只可看透十中其一,未能救宋灭金。
赖布衣将毕生对扶龙经的见解写成一本书,这本书则是后世所称的“青乌序”。青乌序刚写完,连同扶龙经在内的所有文稿皆备南华帝君取走,后世传言是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所拿。
扶龙经被取走之后,赖布衣自知自己非扶龙之人,后流落天涯,不问天下事。
百年后,扶龙经传于刘伯温,刘伯温看透十中有三,即助朱元璋定明超大业。
刘伯温后,天下再无扶龙经之消息。
1856年,清军破太平天国南京城,洪秀全的天平天国宝藏下落不明,破城的曾国荃遍地搜寻洪秀全留下的宝藏,却未寻到,只在天京圣坛之下,寻得一本书,此书则为扶龙经。
曾国荃大喜,世人谁人不知得此书可得天下?便把此书献与曾国藩。
在反与不反之间徘徊却在当时权倾朝野的曾国藩为证忠心,将此书献与慈禧太后,而一生迷信佛学的慈禧一句笑言称:“天下人皆称此书可定天下,那洪秀全为何兵败身死?道家所言,不过尔尔。”
扶龙经再次出世,则被尘落在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满圆珍宝被洗劫一空,之后防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一个当时装死躲过了屠杀的看园老人,与混乱之中,捡得那本被烧去多半的古书,仓皇逃离北京城,而那本书,则是杨公的那一本可扶天下之书--扶龙经。
日期:2016-05-30 06:4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