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卧底倒斗龙穴夺宝 深入秘洞揭发惊天阴谋》
第51节

作者: 火舞天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们可以通过古玩市场、各种拍卖、鉴宝甚至在金融市场上抵押贷款等等各种手段,将摸金校尉从斗里摸出来的各种明器“洗白”,变成身份合法的文物,然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上市交易。比如北京潘家园的胡胖子,那就是廖三爷的明圈。
  而“暗圈”则完全是一个隐秘的地下世界。
  “暗圈”中的操作者在储藏、物流、货运、出关、洗钱这些方面拥有一个畅通、完整的地下走私渠道,不仅专业,而且高效,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将斗里倒出来的明器偷运出境,其通道顺畅到一般人难以想象。
  有能力的“掌眼”者,可以通过他掌握的“暗圈”,在短短数天之内就把几十吨重的大体积文物----比如皇陵神道前的石象、深山古庙中的巨佛等等,不显山不露水的直接运送到日本、美国或者欧洲的任何一个目的地,交付给那些出得起钱的西方买家。
  因此,“掌眼”绝对算得上整个盗墓江湖中不可缺少的灵魂性人物。
  【当摸金校尉进入千年铜宫,魅影惊现揭破惊天阴谋!】
  日期:2016-04-11 16:42:00

  第三十六章 龙穴初现 掌眼摸金(七)
  不过,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岁月变迁之后,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当年的各种地形地貌已经完全改变,“掌眼”要通过传统的风水之术来定穴的话,确实有很大的困难。
  所以,现在的“掌眼”大多都已经很少再用风水定穴之术了。
  而且,现在盗墓倒斗用的技术也在现代化,比如洛阳铲就已经进化为特制的螺纹钢管,倒斗摸金时先用这种特制的螺纹钢管一处一处的探土勘察,发现墓穴后就用丨炸丨药直接炸出盗洞,然后进洞倒斗。更有甚者,直接动用各种高科技装备,比如购买卫星探测图片来判断古墓位置、直接使用金属探测仪确定墓穴方位,等等。
  但是,一旦遇到那些真正建在风水宝地上的大墓,尤其是仍然藏在深山老林中、还没有被摸金校尉们倒过的那些大斗,就像这照片上的“龙穴”之处,此时还是必须要通过传统的风水堪舆、观山定穴之术,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墓穴的所在,并进而确定通向墓室的墓道之精确方位。
  这就是席铁平为什么要专门来到成都、请廖三爷出山去“龙穴”充当“掌眼”的真正原因。
  席铁平的用意,廖三爷心中自然明白。
  但大斗重宝当前,廖三爷却不见动心,反而缓缓摇头,话锋一转,说,“席教授,你们来成都之前,难道胡老板没有告诉过你们,老夫已经洗手收山,从此不问江湖之事?这‘龙穴’的事情,你们还是另请高明罢。”
  (本章完。下章预告:龙穴古墓 日军藏宝)
  【当摸金校尉进入千年铜宫,魅影惊现揭破惊天阴谋!】
  日期:2016-04-11 21:16:00
  第三十七章 龙穴古墓 日军藏宝(一)
  席铁平万万没有想到,此时廖三爷竟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他这轻飘飘的一说,等于是将此前所有的努力全盘否定。
  廖三爷这老狐狸怎么出尔反尔,说翻脸就翻脸?

  “三爷何出此言?”席铁平心中一惊,开口问道,“您刚才不都看了,那是个‘龙穴’之形吗?难道您……”
  他可不信猫儿不沾腥,更不可能有见了大斗不动心的摸金校尉。
  廖三爷却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说,“席教授,你刚才给我讲的故事,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照片中间不是有个日本的盗墓专家嘛?既然他已经发现了这个大斗,怎么可能不下手?但凡倒斗摸金之人,见了古坟巨斗,没有不下手的。
  哪怕明知是个凶斗邪坟,拼了老命,也要动它一动,看看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明器藏在其中。原因无他,本性使然。”
  原来,廖三爷根本就不相信席铁平的判断,他太熟悉摸金校尉们的贪婪本性,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摸金校尉们的了解,他自然而然地认为,滨田淑人在发现“龙穴”之后,必然下手倒斗掘墓,那里就算曾经有过什么了不得的王侯大墓,到现在也只是剩下一座空坟荒棺而已。
  席铁平想通了此节,直截了当地说,“三爷,这个‘龙穴’古墓里面有些什么明器、是否已被倒过,这都不是我们需要操心的问题,我们现在不去讨论这个。因为,我们去那里要找的东西,只怕比这‘龙穴’古墓中所有的明器价值高十倍!”
  廖三爷不以为然地说,“席教授的意思我明白,你无非是说,那斗里可能藏有山百合会的财宝。一个从不见经传的什么山百合会,又能有些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席铁平说,“三爷,您对山百合会的情况不了解,有此怀疑也不奇怪。这样吧,我对山百合会的事情做过一些调查,可以告诉您几件与它有关的事情。您听了之后,自然知道山百合会在龙穴之中的藏宝,绝非寻常金银财物可比。”
  他见廖三爷微闭双目,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显然是不太相信他将要讲述的山百合会之事。
  【当摸金校尉进入千年铜宫,魅影惊现揭破惊天阴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