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一带哭丧,特点鲜明,旋律婉转,配有词文,和着一定的强调,抑扬顿挫,节奏感强。
“我的爹呢,你咋就丢下俺一个人走啦,你让儿女以后咋个活啊,爹啊,以后谁还为俺操心呢,爹呢,俺以后没有依靠啦…”
儿媳妇此时要比谁哭的伤心,谁哭的伤心表明谁更为孝顺,考验演技的时刻到来。
房间里瞬间弥漫起震耳的哭声。
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透过门窗,传出房屋,传出小院,传到村落里,附近的邻居听到如此的哭声,也就明白有人逝世,开始奔走相告。
村民便从各方聚集而来。
女人们忙着赶制孝服,计算好孝服的套服,根据辈分、疏远关系裁制出不同式样。男人帮忙搭建灵棚,供人吊唁。逝者的孙子、侄子、堂侄子等家族男丁分列跪拜在灵棚两侧,谓之“跪棚”。
村里的主事与逝者亲属商量后事,向主家确认需“给信”的亲戚朋友,确定排场大小、预计所需的现金。其他事宜主家将不需操心,主事会遵循固定套路组织村民完成相关事宜。
日期:2016-02-17 21:41:34
八爷和我仍有任务:为逝者修理妆容、净身修面、更换寿衣,让逝者脱去尘世间的污垢,焕然一新去向另一世界。
收拾妥当后,将遗体收入棺木,棺木底部摆放七颗铜钱,呈七星阵形,将黑色帐子铺在棺木底部,帐子的两边需搭在棺木的外沿,将遗体放摆放在帐子,绑上捆脚绳。遗体在家摆放三日后,再将遗体移出火化,过程中人不能碰触遗体,几个汉子分扯帐子两端将遗体抬出,移至灵车。待火花完毕,需重新将蛊惑和放入棺木内。出殡当天,盖棺之前需在棺盖下压放七彩丝线,作为灵魂的出入口。
去世的当天和第二天为吊唁时间,各路亲戚会陆续赶来。主家门口有一人专门为来人报门号,要声音洪亮报出所属村庄以及亲情关系。厢房设为礼房,一个识文断字的长者记录下礼品清单,一般为香烟、香糖、钱物,当然如果是官员家庭则有署有姓名的银行卡。
香糖,以白砂糖与面粉为原料、由磨具压制而成,形状为头戴管帽、身着长袍,内部中空的小人,长约二十厘米,与鸡鸭鱼肉一样,作为贡品供奉逝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香糖是孩子们最爱的甜食。
丧棚前配有司仪,为吊唁者提供清香、斟酒,行吊唁程序。
日期:2016-02-17 21:43:02
七天之后,便是出殡的日子。总管们已经和主家商量好席面排场,一般人家是百席以内,中等人家是二百席左右,财力雄厚的人家则会办到三百席,甚至会请几套乐器班子。此次,二歪的席面在二百席左右,但是过继了的金生在祥银媳妇的逼迫下,另请了一套乐器班子。
两套乐器班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期待着出殡的日子,两套乐器班子必然会一比高下,场面会更为热闹。
白事属于集体事件,各家各户的成年男性会自觉的前去帮忙,毕竟无论谁家都会有白事,除了个别人缘极差的人家,平时得罪的人太多,需要主管挨家挨户去叫人帮忙。主管更要组织得当,出了差错,宾客们不会挑主家的理,而会说这个村子没有能人。
孩子们犹为期待出殡的日子,从听说哪家老人去世的当天便开始数日子,这天人群集聚热闹非凡,还能吃一顿大鱼大肉,农村人称“吃大席”。物质匮乏的农家,孩子们一年到头很少能沾到荤腥,“吃大席”、“喝喜酒”自然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盛事。
根据主管的安排,两个乐器班子要轮流到村口迎宾客。宾客会村口停下来,迎宾客的到村口迎接,两个村民扯起宾客准备好的黑帐子上书写着“XXX老先生驾鹤西游,XX供奉”等等,两个村民抬起宾客准备好的“盒子”,“盒子”内摆放着十只烧鸡或者烧鱼,女婿与侄女婿要将钞票折成一定形状塞在鸡口或鱼口内,让钞票一目了然,然后由人抬着招摇过市,俗称“抬礼”。村民们最为关注的是女婿抬礼的金额,金额的多少代表着女婿的面子与财力。
这是女婿的表演时刻,集万众瞩目于一身,也是女婿的挨宰时刻。乐器班子对于女婿这个特殊的宾客会加以刁难,站在原地小唢呐吹个不停,止步不前讨要小费,甚至三步一小停、五步一大停,每次均要女婿掏钱解决。乐器班的人眼力很独到,哪个是女婿一眼便知。
日期:2016-02-17 21:43:47
鲁西南的殡葬行业不知何时衍生出另一个职业:放炮人。放炮人不请自来,手握铁钳或者蜂窝状的铁筒子,为宾客进村时点放鞭炮,彰显排场。不爱面子的宾客不会出钱,放炮人便会横子耍无赖,三块五块即可打发,放炮人也会针对女婿,多要小费。
二歪的女婿不同常人,由着乐器班子吹着唢呐,拿出小马扎,掏出一副纸牌,招呼同行的族人一起耍起了扑克。
乐器班子看到此人知道遇到了铁公鸡,遇到女婿不拔点鸡毛下来会被同行笑话,索性站在原地耗着。这个班子是别处的班子,而陈洪斌班子接完了一拨宾客后来到村口,看到如此架势便嘻嘻哈哈的看起了热闹。
各方宾客聚集在村口无法入村,可二歪女婿仍不慌不忙,玩着扑克,他知道时间久了自然有人会协调,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偶尔他也会和周围看热闹的人开开玩笑。
半个小时后,主管来到村口,笑着散了支烟,又耳语了几句。毕竟乐器班子也怕砸了牌子,只好妥协。一队人也不吹奏,垂头丧气走在前面。陈洪斌一看如此情形,对着兄弟们一声喊:“兄弟们吹起来,我们也迎女婿!”
陈洪斌的班子吹奏的就更为带劲,几个人吹的活灵活现,一是吹给周围的人,更吹给另一只乐器班子,另一只班子看着陈洪斌的表演,很是不爽。
二歪女婿站起身,冲着后面大手一摆:“爷们们,走起!”
人群里一阵哄笑。
乐器班子吹着唢呐、敲着小锣在前,黑色帐布在中,盒子在后,紧随着的是呼啦啦的宾客的族人,走在夹道欢迎的人群中,蔚为壮观。
放炮人看到二歪女婿的架势,知道这位绝对是硬茬,自己不要自讨没趣。
有了先河,其他宾客竞相效仿。今天的乐器班子和放炮人气的心里直骂娘,白白损失了一笔收入。
随着各路宾客的到来,小村庄顿时热闹起来,挤满了周围村庄里老太太、带孩子的小媳妇、三五成群的小姑娘,还有来看漂亮姑娘的小青年,各种小商小贩。人群聚集,这是独属于乡村的盛会。
日期:2016-02-17 21:44:35
接完宾客酒足饭饱之后,乐器班子正式登台表演。人群都聚集在台子下,坐山观虎斗。
这一带是陈洪斌乐器班子的领地,洪斌嫂子自然不会允许任何对手染指。自家门口,从洪斌嫂子亮场时的精气神来看,她已做好充分准备,也许她已禁欲七日,焚香沐浴。而另一家要在新的市场打出牌子,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自然当仁不让,在台子的上方挂上了醒目的名号:李家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