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妈——父母孩子的战争,时代变迁的阵痛》
第1节

作者: 重庆姐儿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言;
  看过一部很著名的电影《普通人》这是一部讲述家庭关系的经典电影,荣获5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部八十年代的老电影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强大的悬念,但历经数十年依旧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想这是因为电影讲述的是平常人的故事,我们能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的关系变化中体会到,自责、痛恨、后悔、漠视等复杂情绪,而正是这些人之常情让人感同身受。人非完人,我们受着各种制约,犯着各样的错误,皆因都是普通人。

  在当下,有一批又一批的人,从乡下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背井离乡,四处打拼,只为给孩子好的生活,好的教育。待打拼多年,终于有能力与孩子团聚,却发现孩子是那么的陌生,父母的角色是那么的别扭,青春期的孩子是那么讨厌,更年期让脾气变得是那么的暴躁,孩子教育问题是那么棘手……期盼的幸福却因孩子的到来,被搅得一团糟。这些因数如得不到很好的认识和解决很容易酿成家庭惨剧。

  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源自于我和女儿的关系,在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小学六年级辍学,后到城市打拼,做过保姆、服务员、商贩、记者等多种职业。女儿六岁时因家庭问题,远离她到深圳打工,因没文凭饱尝底层生活的艰辛。痛定思痛,开始在工作之余攻读大学专科文凭,同时开始尝试性写作,之后陆续在全国各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四年后,前往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进修,结业后开始小说,以及电影剧本创作。于201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剩女当嫁》其后创作了长篇小说《女人有毒》,自编自导自演了剩女当嫁同名短片电影,同时给江西电视台做栏目点评嘉宾。

  在打工和学习的这段时间,女儿一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当我的生活稍有起色,才猛然惊觉女儿已经即将小学毕业,是一名进入青春叛逆期的大姑娘了,当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及时把女儿接到身边,希望能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
  当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我才发现不仅她的学习成绩不尽人意,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需要校正的地方。因为多年不和她生活在一起,我们彼此几乎不了解对方,也都不熟悉彼此应该扮演的角色,也就是母亲和女儿,为此我们的关系一度处于客气和疏离之间。
  为改掉她不按时完成作业,做事拖拉的毛病,我是费尽了心计,先是循循善诱,讲相关故事激励她。在不奏效的情况下,我是暴跳如雷,连骂带打。女儿为对付我,从刚开始的沉默,到后来为避免挨骂挨打,察言观色编造谎言,总之她和我都过得很不开心。
  她的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只上了一个不怎么好的中学。初中后,各科成绩更是骤降,语文勉强及格,数学在及格边缘徘徊,让人感到心惊的是,英语只考了二十几分。为加强她的学习成绩,尽管我不大赞同补课,但是还是和许多家长一样为她请了家教。没想到一学期终了,钱倒是花了不少,成绩没有任何变化。老师再次把我叫到学校,苦口婆心表示,我女儿再不好好管教,恐怕一般高中也升不上。

  我急得都上火了,怎么办啊,不能让她初中读完就不读书了吧,怎么遭也得上个大学啊,现在社会跟以往可不一样,随便干个啥工作,都需要文凭这块敲门砖啊。没别的招,在跟女儿商量后继续找老师补课。为增强她的学习动力,我和她一起补习英语。除此之外,早上陪她到外面读英语,中午陪她写单词,睡前还督促她默写一遍。刚开始效果还行,后来就不灵了,她开始想各种招来应付我和家教老师,招法是推陈出新,层出不穷。

  她的挑衅早就把我的耐心和修养烧没了,但那么大的姑娘了,打肯定不是办法,那就讲道理吧!你这边吧嗒吧嗒讲了几小时,嘴巴都冒烟了,她却愣着双眼睛定定地盯着你,一看就是在玩左耳进右耳出的招数!心里那个火啊,恨不能敲了她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了点啥……
  是的,我想不仅是我,天下好多的父母,我想都跟我面对同样的问题,尽管大家都清楚,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参差不齐,可没一个父母希望自己孩子是矮的那一个。处在生存压力如此大的社会,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个名牌大学,找个衣食无忧的工作?在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孩子时,应有的理智和修养往往都会丢失。我和孩子的关系几乎到了挥刀相向的地步。
  意识到和孩子关系的严重性后,我开始报名学心理咨询,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我也了解到处于青春期孩子,敏感、多疑、好面子,不喜欢父母过多参与自己的事等生理特征,也剖析了自己由于生活压力等,提前引发的更年期相关症状,通过努力,我和孩子的矛盾虽然没能完全解除,但在相互理解,以及沟通上面有了很大的进展。
  好,回到前头,我絮絮叨叨的简历中去。回想我上小学的时候,根本不是偶尔不做家庭作业,而是从来就没完成过家庭作业,当然回家需要干很多农活是重要原因,但跟自己的惰性也有很大关系。为啥自己当孩子的时候,不做作业觉得没啥,一到孩子这,就成了罪不可赦呢?想当初我弟弟也是,成绩不好,又顽皮捣蛋,挨骂挨打几乎是每日一播。就他那样的典型,现在教育起儿子来,也是有板有眼,一来就想当年你爸读书怎么厉害,怎么听话,听了想不喷饭都难。

  我也在追问自己,为何我们一旦当了父母,就把自己小时候也爱犯的错误全都忘了呢?
  再有,就是前面我说,写了哪些作品,做了什么事,并不是想在这标榜自己,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只要是自己真想学习,什么时候学都不迟。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不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智商测验IQ在九十左右,换句话说等同基本正常。无论是记忆还是一般反应能力跟女儿比起来,那是差异明显,她显然比我优秀多了。有时我也犯糊涂,你说就我这脑子还为她担心什么呢?

  其实上面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也包括我。但我们都知道,等孩子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他们一定碰了很多壁,吃了很多苦。现在孩子都只有一个,哪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吃那么多的苦?
  只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父母永远无法替代孩子,无法安排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路只能靠自己去闯。我想在此呼吁,广大的父母们,放开手,咱们陪伴孩子长大吧。
  陪伴孩子成长也是一个宏大的工程,父母需要有一颗包容、理解、自省、强大的内心。我们都是在学习当父母,如何指引好孩子,都是在摸索着前行,这途中有可能碰壁,也有可能跌到,但这都没有关系,就如小说中的心理专家纪南所说:“没经验没有关系,我们还有机会学习!”
  日期:2016-06-22 20:01:41
  第一章:女儿来了
  1碰瓷
  六月的北京,烈日赫赫炎炎,南三环的辅道上,一位身材柔弱,穿白衬衫,戴厚眼镜的男子,身体呈大字型挡在一辆白色桥车的车头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