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那阴地的准确位置就在那堂屋,特定的年头半夜有时能看见一树花从地而出,犹如那银子般的闪亮,且平常日子也经常半夜能听到异响。虽然是醉了酒,外公也没说出那个阴地的具体的穴位在哪里。但从那后打他房子主意的人就多了起来,甚至还有一家亲戚为此闹翻了脸。外公在世时嘱咐舅舅们他死了就埋在堂屋,只是舅舅们都搬走了,后来将年迈的外公也强行接走了,可是不死心的外公,连走带爬的走了几十里路又自己回到了峡谷,只是还是被舅舅们接走了。
外公走后打那房的主意的人更是多了,各种借口都有,终究是没卖,外公后来在舅舅家离开人世的,由于山高路远也没抬回峡谷,随着外公的离开,在也没人知道那福地的具体位置了。当地人只是叹息好一块福地却找不到门。
关于阴宅福地与凶地,乾坤皇帝曾经让76位大学士合著过一本书,里面包含了阴阳宅风水,祛邪压惊收魂符咒等。其中有一章专讲了福地与极凶之地的辨识,因为这两种地相似度极高,很容易混淆,所以那书中说,“二十四头颠颠倒来二十四头倒倒颠,有人不识此中妙,把那绝户火坑当福报,空得黄龙经一卷。”所以越是大福之地若是错了分寸毫厘怕是另一番结果了。
图为外公所住之房。
日期:2015-08-01 17:48:00
第四个
老宋遇鬼
30多年前,收了水稻想要碾成米就得去乡里唯一的油坊,只有那里有碾米机。油坊建在学校旁边,很全国大部分地方一样,这个学校也选择了修在乱葬岗上。
老宋白天忙完地里的活,太阳快下山了就背着水稻往油坊去,油坊所在那山岗下面有一条小溪,老宋来到小溪就看到一个妇女坐在那小溪边,虽然是天黑了,但月光照耀下能见度还是很高的,老宋仔细的瞧了两眼发现也没见过这女人,好像也看不清她的脸,老宋也没多想,只当是其他村的妇女过来榨油的。就在这时那女的开口了,她问老宋是不是去打米,老宋说是,然后她跟老宋说,她的脚扭伤了,希望老宋能帮忙将她背到油坊去,老宋想着这里离爬上油坊也就十几分钟的事,便放下水稻背上那妇人往油坊而去,老宋后来说他只是觉得怎么越走感觉背上越重,他也没多想,就当是走上坡感觉重了。
背到油坊后,油坊聚集了附近各村子的人,都是来榨油碾米的,他们都看着老宋,这老宋啊还以为他们是想笑他背后背着个女人,赶紧就解释了,说这是谁家的媳妇,脚在上坡的那里扭到了我帮忙背上来,然后又给那背上的女人说,你怎么还不下来,免得别人笑话。这时村民们都哄笑起来,说老宋你背上哪里来的女人,是不是想女人想疯了哟,我们看你进来背上就背着一个大树根,哪里来的女人,把树根当女人啊你。老宋这才回头一看,背上哪里还有什么妇女,只有一根大树根,当时脸都白了,这时人群里几个老年人就说,你肯定撞到不干净的了,你也不要怕,我们现在人多。村民们就说干脆一把火烧了这木头,老人说不能这样烧,这样烧不死。大家都说那你来拿个主意,老人说也简单,叫人准备好桐油和斧头,这两样都好准备,那年代电是稀罕物,大家照明用的就是桐油,山里家家有斧头,很快桐油斧头就找来了,只见老人家提着斧头就要劈开那树根,第一斧头下去树根却没正常的裂开,只是多了道口,老人家嘴里就骂开了,然后又是两斧头树根便成了两半,这时老人要来电筒,仔细的看那劈开的树根,只见一只老母虫在那劈开的树根里蠕动着,当即让村民用桐油浇在那老母虫上,然后树根上也倒上桐油一把火烧掉了。
老母虫是当地对蝉的幼虫的称呼,长得肥肥大大的而且非常的白。慢慢的有了壳夏天就爬出地面,河南安徽等地非常爱好吃蝉。另外蝉蜕也是一味定惊的中药。
日期:2015-08-02 18:07:00
第五个
迷路
这个故事发生于09年,村里一妇女农冉大嫂,忙回娘家帮忙插秧,离村子要翻山越岭的走上大半天的功夫,且一路上少有人家,茅草丛生,林木蔽天。好在山里人几十年来都是如此过来的,并不觉得如何。
故事发生在插完秧后回来的路上,那天插完最后一个梯田刚刚到吃午饭的时节,冉大嫂吃完饭就说要回家,娘家人留也留不住,只说你现在走怕是在路上就天黑了,不如等到明天早上吃了早饭好逍逍遥遥的回去,冉大嫂还是执意要走。夏天天气长,如果正常来说可以走到村口才会天黑,因为这条路她已经不知道走了多少回了,可是当天冉大嫂却没能走回家,而是在山洞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9点多时才失魂落魄的到了家,到家就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她老公就问,说你怎么这么早就到了,早上几点动身的?冉大嫂就将事情说了出来,原来冉大嫂一路上也不歇息,就怕天黑了赶不到村口,大概下午快6点的时候就到了最后一条峡谷了,只要走出这条峡谷在爬上1000多阶石梯就是村口了,峡谷里大部分是空旷的草地,但在要接近石梯的那一截路确是林木遮天,少说也得走上15分钟,这时天已经暗下来了,峡谷里就更是光线更少,看东西就有些模糊了,冉大嫂只能加快脚步走,就在她走进林子那截路的时候天突然就暗了许多,这时她看见了她的前面一丈远的地方出现了两盏灯笼飘在空中,飘得高度和普通人的身高差不多,就像是在给她照亮前面的路一样,这冉大嫂后来说啊,她当时也不害怕,就随着那灯笼走,只是不管她怎么走,灯笼始终是和她保持那样的距离,就这样,她也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什么时候睡着的,第二天醒来时自己躺在一个离路有半个小时路程远的山洞里,在也没见哪有什么灯笼,而且整个人都没了力气,好在都是这里生活几十年的人,也认得这个山洞,于是就朗朗跄跄的捱回了家。
冉大嫂的丈夫是我们村的赤脚医生,会点中医,也略懂些旁门之道,当即给冉大嫂画了符纸,在水碗里烧了符纸让冉大嫂喝下了符灰,又取骚公鸡的冠子血点于冉大嫂额头之上。天黑后又向那冉大嫂回来的方向泼了水饭烧了纸钱,没过两天冉大嫂便恢复了正常。
也许是冉大嫂八字太软了吧或者是急着赶路失了心智才着了道吧!谁又说得清呢?
日期:2015-08-04 22:39:00
第六个
王母城
王母城乃渝鄂边境的一座圣山,相传为王母娘娘的道场,其地面建筑毁于文格时期,现在的建筑据说为近几年一湖北荆州的老板感恩王母娘娘的保佑,投资了数百万免费建造的,王母城终年云雾缭绕,位于崇山峻岭之中,三面均是数十丈垂直悬崖,仅有一条不到两尺的石梯沿着另一面山体蜿蜒而上,险峻异常,想要上得王母城必须是有诚意,因为上山只有两条路,一条为湖北方向上王母城,要爬那陡山数个小时方能到山门,另一条路为重庆方向到王母城,更是翻山越岭,快到了那山前还有那九包十梁,何为九包十梁,九座山包,十道梁,那十道梁仅有不到一米宽,两边是深达几百米的峡谷,好在两旁长有树木,不觉害怕。上王母城的路虽然艰辛,但王母城山顶却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地,足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并不像普通山峰那样,因而王母城的山型犹如个正方形。从风水的说法乃是出帝王之地,因而皇帝便下令建庙于其山顶,压制了帝王之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