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未解之谜全解——讲述不一样的历史真相》
第55节作者:
白发渔樵V 日期:2016-08-19 12:23:27
59、一家有难八方支援
舜也是不得已呀。
虽然明知道尧是尧传位给自己,可是大家好都看着呢,自己很干脆的接受肥肉会被人说成“不谦虚”“贪图权贵”“良心都被狗吃了?”,朝堂上目睹第一现场的观众会这么想,这是首轮信息。
这些长舌公公回到家喜欢对长舌妇唠嗑,长舌大妈出门买菜时和街坊邻居闲扯,于是情形变得更加生动——“虞舜拿把青铜刀架在傻白甜尧先生的脖子上,善良的尧先生在威逼利诱之下被迫满足了他的狼子野心…”
谣言经过逐级放大,真相已经不是重点啦,重要的是结果——虞舜要死。谁让他谋反篡位呢!
说你反你就反,不反也反!要你死,你就死,不死也死!
在这种混蛋逻辑中,事实?天理?证据链?狗屁!
现在我们重点考虑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是真的要虞舜死吗?不,不对,即使不是虞舜,即使是别人在尧让位的情况下、二话不说的当上天子,也会受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很多人觉得尧让位给虞舜,舜出于部落传统礼让三分,是虞舜先生道德高尚觉悟超高的结果。却不清楚,如果舜不礼让,他就会被整死。
虞舜固然才能出众,但是他的才能并不是通过“礼让君位”表现出来的,在这次权力交接仪式上,他不得不这么做。
嗯,就像刚才所说的,幕后BOSS露出了狐狸尾巴。
在背后控制这一切的是——部落传统。
在这种传统里,一个族人要是外出打到野猪野兔啦,回来肯定是要大肆吆喝几声——“都来分肉啦”,或者挨家挨户给街坊邻里送点。这种事的初衷是好的,分享糖果给同伴乐于助人互帮互助。回来你有啥好的也非给我点,图个热闹,在产品经济不发达的生活里,“物品交换”相当重要。可是在摸不清“自然规律”为何物的祖先哪里,这些事情开始向坏的方面发展。
也就是,每次打猎回来,必须分给邻里一些,如果独吞被街坊邻里知道啦,就会说你“自私”“无耻”“有人生没人养的啥啥啥”,以后别人有啥就不会分给自己,也不会有人搭理自己,受奚落,不把你说死也会把你挤兑死让你在部落待不下去。哪怕这明明是自己的努力成果也要给别人一些,其中不乏不劳而获随大流牟利的人。
这个传统形成的原因,也很现实。
生活里一个人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但总有一个人一个家庭搞不定的,比如婚丧嫁娶盖房子啥的,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喊上街坊邻居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搞,所谓“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现象就是这么来的。
“产品生活”里自然有“公司”来办这些事,可是公司也只是近两百年才出现的东西,在我们过去的五千年里是没有的。所以人们别无选择——“一家有难八方支援”。
这种传统一直保留下来直到今天仍是农村主流生活。
日期:2016-08-19 21:12:27
59、一家有难八方支援(下)
“我帮你了你也会帮我”,这是它产生的根源。这种传统从原始社会持续到今天的原因是,它符合了一个极其简单的人性——公平。
但问题是,人们只是凭感觉摸索到了这一点,却忽视了其它各种人性,例如“屏障”啦“母慈子孝”啦“趋利避害”啦。即使作为存在源泉的“公平”人性,也忽视的七七八八啦,比如不劳而获的人和辛勤种地的人所得一样多,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违规了就受到惩罚,自然法则从来不打白条。
这种惩罚就是贫穷。
违背公平的话,就会造成这样一种结果:我干少了这样,干多还是这样,那为啥还要拼命干当“出头鸟”?随大流不就得了?
随大流就不吃亏。,贫穷总好过街坊邻居说三道四。
于是这个部落就陷入了贫困的死循环,在几千年烂漫岁月里,我们的农村也是这么个死循环。
直到今天,在农村都有这么个普遍现象,那家要是做生意发大财,自己赚的钱不分给亲朋好友一些(美其名曰“借”,其实借了也不还,“你又不缺这两钱”),他家就成了街坊邻居的活靶子,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做出以下几种选择:
其一、和有矛盾的邻居“不说话”。
其二、散尽家财回归贫穷传统,随大流。
其三、被乡亲邻里给弄死(请参照祥林嫂事件)。五千年前,虞舜先生如果不礼让,也会被弄死。
“不说话”在农村就是两家绝交的意思,自然法则迫使人们用这种决绝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屏障”天性。
部落传统让虞舜不得不“礼让三分”,人们在维护这种传统,人们的心病其实是——必须维护“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
说到底,几千年来,普通百姓所期盼的也不过是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养儿防老,婚丧嫁娶一辈子,入土为安。怎样办成这些“不是一个家庭可以做到”的事情呢?就是“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
为了维护它,人们不惜抹杀一切可能破坏这个传统的现象,包含“趋利避害”、“母慈子孝”、“平等”“物欲(实事求是)”这些人性法则。人们把这些东西打压为“邪恶的人欲”,用封建礼教进行碾压。
在这种心理因素面前,小小的虞舜先生连蚂蚁都不如。
不过人们担心的问题在近几十年解决啦,说起来,这也不过是“产品生活”解决的众多毛发问题之一。
前段时间流行一个颇为有名的预言,具体如下: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放羊。”
是时候打破循环噩梦啦,我们来解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吧。
农村这种现象在城市的“产品生活”中自动消失啦,源于城市生活的一个约定成俗的现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