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海葬魂-- 一艘执行高危任务的核潜艇事故所引发的深海恐怖悬疑事件》
第1节

作者: 隔世醒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冥海湮没了人类历史最古老的隐秘,找到它,也就找到了灵魂的归宿。
  ——题记
  2008年元月
  本人作为国内首家危机管理公司的创始人,短短几年功夫,竟几次徘徊于生死边缘。其间,更是经历了比遇见鬼还惊悚费解的事儿。
  现在我人还活着,还能坐在电脑前打字,只能说我命够硬,运气相当不错。一直以来,我习惯将所有经手的危机调查案件整理存档。通常,我会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辅助标题对个案进行概括总结,以此分类,譬如:‘狸猫换太子’保险诈骗案、‘黑吃黑’皖北打假案、‘绝地逢生’黔地特卫案等。基本上,这些完结案件归档封存后,我就不再启封开卷,这既是出于保密习惯,也是对调查清楚的东西失去了关注兴趣。

  可是,06年的一桩案件,却让我至今难以放下,时常不由自主地打开那本案卷,看着那案卷的每一页……每逢此刻,有关那起事件的一幕幕就会在眼前浮现,若想要好好仔细看清楚,却感觉失重般地陷入一个没有尽头的漩涡中,实在是太匪夷所思!是否要将这段经历写出来,我曾再三犹豫,以致中途多次搁笔……因为,我担心有些东西一旦说出来,那可能……不,那一定会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它会让人陷入某种痛苦中;不过,我也相信或者说是期待,有些人会因此而改变。我敢这样笃定地说,主要基于两个理由:1、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个正常人,哪怕他是一个极其麻木呆板的人,如果某日,一个似乎只在虚幻飘渺梦境中见过的陌生人突然不期而遇地于现实中出现面前,谁也无法做到无动于衷;2、我本人,不谦虚地说,算是一个知识面和领悟能力都远超常人的成熟理性男人,在此番经历后切身体会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改变,可以说,那改变的不仅仅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而是命运,是命运在发生奇异的变化!这个命运的改变究竟是好还是坏,尚一言难尽,这里,就请允许我先作保留。

  总之,无论你是否理解或相信我前面所说的,如果想探究藏于人类灵魂最深处的秘密,且有足够的勇气,那就请你走进这里,尝试着感受一下、感受那个也许会令你身心痛苦,甚至会潜移默化改变你命运的力量吧。
  这起事件,就从本人参加一个老同学的葬礼开始,我尽量仔细回忆,将整个事件的经过,以及那长时间深埋心底、现在仍感到困惑和震撼的感受一一道来。
  日期:2015-08-21 10:56:00
  一、“海豹”死了
  “海豹”是一个人的绰号,李建军是其本名,我很早就认识他。

  其实,李建军的死对我而言,开始并没有让我有过于伤心和震惊的感觉,虽然我们很早就认识了,在读书的时候还曾在一个班级,但那时我和祁兵最玩得来,对天性有些孤僻木呐,长得又黑又壮的李建军,我们保持着一种不属于一个圈子的距离。后来,他和祁兵都分别参了军,祁兵去的是北方的一支武警部队,而李建军去了离家乡不太远的北海舰队,做了水兵。 
  这小子能叫“海豹”那是有缘由的。海边长大的孩子多善水性,李建军别看他读书时学习一般,平时玩起来也只是闷头闷脑地自娱自乐,但他有个一般人比不了的特长,就是肺活量大的惊人,在水下憋气的时间超长,极擅长水下深度潜游。每回学校组织去海上活动时,他总能让带队的老师犯上一回心脏病,害得大家在惊咋慌乱中准备报警打捞他尸首的时候,他就会从水下突然冒出头来,晃着脑袋傻笑着来证明他还活着。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特长,他去了部队不久,就被安置在核动力潜艇当了艇员。这可让当初谁都不看好他的老师和同学在感叹命运造化的同时,都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几分妒嫉。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在当时,海军潜艇部队,尤其是连绝大多数海军官兵自己都感觉新奇神秘的核动力潜艇,当兵能去那儿,这无论在兵种特殊性还是优越的待遇上,可是比飞行员都惹人瞩目的,这傻小子的命能有这么好,谁能不眼红呢?这就是当时“海豹”带给所有人最大的感受。

  可是,正如老话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海豹”在部队没呆上几年就离开了潜艇,被安置在部队的一所疗养院长期疗养,据说是因为患上了职业病。期间,我和祁兵等几个同学想去探望他,但部队却不让我们进疗养院探视,后来去了“海豹”家见了他父母,才知道“海豹”的一些病况。当时,据他的父亲讲,“海豹”的身体状况除了头发明显稀少外,其他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人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动不动就烦躁不安,但问到原因什么的他却又什么也不说,部队的答复这是属于特种职业引发的亚健康态。我和祁兵当时猜测,李建军的状态可能是因为潜艇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压力,让“海豹”有些承受不住了,试想,在个局促狭窄的空间里,一呆就是十天半月的,而且还是在深海下面,若再赶上执行个什么特殊危险任务......这种压力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是极高的,非万里挑一且经严格特种训练,普通人根本就扛不住。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也许是艇上核燃料发生了泄漏导致他的头发掉落,这是后来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时有人提出的猜测。反正,这事出了之后,这帮同学再没有人嫉妒“海豹”了。

  再后来,听说身体一直不太好的“海豹”退役了,在家乡还开了个潜水用品商店。在我们这伙同学看来,无论如何,“海豹”好歹也算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他曾经的那些快乐与痛苦也都成为了过去,同学之间的热门话题也渐渐远离了他。但是,当“海豹”突然死去,我和一伙同学在参加他的葬礼后,“海豹”在部队患病的旧事却再度引发大家的关注,而我个人更是由此卷入了一起性质极为特殊的案件调查中。

  日期:2015-08-21 12:12:00
  二、高价骨灰
  那是2006年的7月,我在N市突然接到家乡同学的一个电话,得知“海豹”病重可能快不行了,同学问我是否可以回来和大家一起看他最后一眼。这几年,我虽然在外地开着公司忙乎,但因为干的行当特殊——“危机管理”(这是我在国外留学时选择的专业,当时学这个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很少,回国后根据本土化的现实情况我锁定主营商业调查和特卫服务两块业务),反而倍受大家关注,尤其是做的几件事情搞得动静不小后,原先的这伙同学很多人开始对我敬而远之,从后期的几次短暂接触,我感知到,他们以为我现在是玩黑道的新型黑社会分子,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而且也不是通过口头解释可以澄清的,于是我也就不置可否,你们随便去想,爱谁谁去吧。所以,在接到这个来电时,我心里难过的成分并不太多,倒却有种难以名状地温暖。

  回到D市后,我和这伙同学就在一个周六的早晨一起赶到医院去望“海豹”。这一眼看过后,大家都感觉难以接受甚至后悔,因为“海豹”已经完全脱像,根本找不到原来的模样了。 至今,我仍能清晰地记得象把抽干了水份的干材堆躺在一张白床单上,若不是枯黄干瘪的面颊上方有两只混沌微睁的眼珠,简直都不敢相信这堆‘杂物’就是曾经黑壮有力的李建军!他已经没有了意识,生命的维持就靠一台呼吸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