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这七星龙渊也据此消失了一段时间。想不到到了现今,这等绝世名剑竟然还能重现人间,光凭那遇血不沾的特性,古今中外也独龙泉一份!
此刻看到这等名剑,张立军已经是激动的不知所以了,颤颤巍巍的拾起这把名剑,用手在剑身上轻轻一抹,只是一瞬间,一股凉意就蔓延上了手指,一道细微的口子,瞬间裂了开来。
“果然是绝世名剑啊!”
而与张立军相对的,沈威的目光并没有在这把名剑上停留,而是瞬间看向了那名拿着龙泉从大蜘蛛背上滚下来的男子。
虽然浑身上下都被浓绿色血浆包裹了吧,但沈威还是一步一步、十分艰难的走到了男子身边,忍着恶心抹开了男子脸上的血浆。
看到男子脸的一瞬间,沈威楞了。
赵子婿!竟然是赵子婿!
而那名男子,也并没有晕厥过去,只是将目光放到了张立军身上。
许久以后,他才自嘲一笑,将目光放回了沈威身上。
“你们是当家的派来的人吧?”
“不是!”
沈威摇了摇头,看着赵子婿。
“我们是张涛派来的人,来接你的!”
“张涛?”
一听张涛,赵子婿的眼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花,直接就抓住了沈威的胳膊。
“他还活着?”
“活着,不过还在被当家的追杀!”
“那他没把龙吐珠交给其他人?”
赵子婿盯着沈威,突然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沈威眯着眼,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
“什么龙吐珠?”
“没什么……”
赵子婿笑着摇了摇头,从衣服里拿出了一张满是浓绿色血浆的牛皮纸和一枚硬币,将其塞到了沈威手里。
“这是我得来的地图……拿着龙泉剑,走吧!”
“我们带着你,大家一起走!”
沈威伸手似乎想要扶赵子婿,但被其轻轻一把推开了。
“我活不长了!”
赵子婿指了指自己的肚子。
“如果没有这些浓浆挡着,恐怕我肠子早就流下来了!……你们拿上龙泉剑,赶快离开这里,不要久留!”
“可你……”
“我这是自作自受!”
赵子婿自嘲一笑:“人心不足蛇吞象,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贪图什么龙泉宝藏,活该啊……”
“龙泉宝藏?”
沈威一愣,几乎下意识地开口:
“难道和当家的找的长生不老有关系?”
“想不到……你知道的还挺多的!”
赵子婿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沈威,道:
“龙泉宝藏涉及的是袁天罡的《天衍四十九大典》,据说里面有关于成仙的天道之说,当家的找的长生不老就是成仙,他……想要成仙!”
“成仙?”
一旁拿着龙泉剑爱不释手的张立军接话了:
“莫非他想要模仿东晋霜怀子丹虬成仙?”
“霜怀子他成的不是仙!”
赵子婿虽然快要挂了吧,但一字一句还是挺有力气的。
“他成的是超脱六道之外的东西,既不是仙,也不是妖,当家的也曾想要模仿霜怀子,只不过后来失败了,最后他又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袁天罡的《天衍四十九大典》和龙泉宝藏的传说,后来在永陵的《永乐大典》里找到了斐文的双阳大阵,李淳风的《大道五十推背图》,然后就开始了他的疯狂挖掘陵墓之旅,但凡是唐朝的陵墓,他一个都没有放过,可惜……不论他怎么折腾,轮不到他成仙就是轮不到,天命如此……天命如此……哈哈哈哈哈哈……”
赵子婿说到这里,已经开始疯狂大笑了起来,似乎当家的成不了仙,已经满足了他复仇的快感一样。
“如果照你说的,这里就是龙泉宝藏?”
沈威看了眼张立军手里的龙泉。
“没错,这里就是龙泉宝藏!大唐李家的三世宝藏,还有,袁天罡的《天衍四十九大典》!”
龙泉宝藏,由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三位皇帝联手建造,倾尽三代国力将大量的金银珠宝归于一处,意为大唐衰落之际,皇室后人起兵兴国之用,而这一切,归根到底,皆由袁天罡的推测国运所致。
说到袁天罡,首先就不得不说说唐朝。相信只要是中国人,大多都应该知道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朝代。做为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经二十一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从而,使中国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就是一直到现在,一些国外的某些地方仍然称中国为唐山,称华人为唐人。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907年亡于农民战争。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在中晚唐时代,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大唐帝国也由此覆灭!
而袁天罡这个人,就是隋末唐初时期最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相传其能够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三世相法》、《推背图》(和李淳风共著)、《袁天罡称骨歌》等,被当代阴阳易辨派创始人高煜翔评价为:“名如皓月罩千秋,声似春雷震古今。”可见此人在道教历史上的地位了。
此人最大的本事,莫过于相术了,也就是民间所谓的算命。据史书记载,袁天罡在洛阳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王珪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韦挺面相如虎,将出任武官。并预言三人为官后都要遭贬谴,届时大家还会见面。果然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杜淹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由太子李建成举荐王珪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三人正当仕途一帆风顺时,没想到受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隽州,果然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罡。袁天罡再次相面预测“公等终且贵”,最后都要官至三品,三人前程及结局后来验证都不出其所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