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趣读两晋南北朝,品味风雨三百年》
第46节

作者: 诸葛侯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的伐吴之战的整个过程中,贾充并不负责具体战事,晋帝司马炎与前线将领是直接书信沟通,并不经过贾充。
  此时的晋帝司马炎既然决定南征,自然相信能一战而胜,贾充不懂军略而授以统帅之职,但又不与实权,这说明晋帝司马炎是想让贾充扬名,实际上是他对贾充的妥协。
  没办法啊,这些权贵们不好控制,不时常给点好处,还是不利于朝堂的稳定。
  帝王之术不是那么好实施的,一个平衡没把握住,是容易出事的。
  然而作为晋帝司马炎正式的任命,贾充却担心“大功不捷”,这说明他其实是当心伐吴失败影响到自己的声誉。
  看来,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日期:2016-06-20 18:48:14
  贾充为此找了几个客观存在的原因加以拒绝,晋帝司马炎不得不以御驾亲征相威胁,后来前线战事稍有失利,贾充立即上疏要斩首极力主张南征的张华,由此可见贾充对西晋伐吴的态度之坚决。
  权贵当中,不仅是贾充深得帝心,同样得到司马炎照顾的还有冯紞等人,《晋书·冯紞传》:“伐吴之役,紞领汝南太守,以郡兵随王濬入秣陵(即建业)。”
  晋帝司马炎推迟伐吴可以说是对贾充等权贵的妥协,皇权面对臣权的一次无奈妥协。

  西晋司马氏之所以能够取代曹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力拉拢士族集团,给予他们更多政治经济上的特权。换来的是司马氏的快速崛起。
  士族集团势力很大,皇权并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特别是西晋初年,很多事情晋帝司马炎根本不能独断专行。
  这皇帝当的其实也是压抑的!
  司马炎,你可听说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这些权贵能扶持司马氏,亦有颠覆司马氏的实力,真到了那天,你该找谁说理去?
  为改变现状,晋帝司马炎一直在相反设法从士族集团手中夺回权力,以加强皇权。
  比如说277年,晋帝司马炎大封宗室为王,授以方伯之任,封国内设置兵力,大国置五千人,次国三千人,小国一千一百人。
  如果晋帝司马炎能一举灭吴,必能大增威望,挟灭吴之威,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士族集团的过度膨胀。
  这也是晋帝司马炎伐吴之役之前就开始考虑的,所以在平吴之后,晋帝司马炎立即采取了两大措施加强皇权,一是废州郡兵,虚弱士族集团对地方军权的控制;二是实行占田、课田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士族集团对土地的垄断。

  自古,皇权与臣权就是在不断博弈。只有硬气强势的皇帝,才会有魄力打破困境,力压臣权,稳固皇权,否则皇帝就只会是各位大臣们手中的牵线玩偶。
  日期:2016-06-20 21:44:42
  从269年晋帝司马炎有伐吴之意,任命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开始,到279年下诏举兵南征,在这10年里西晋朝野上下对伐吴之役争执激烈。
  其中反对方以贾充、荀勖、冯紞、山涛为主。
  支持方则以有羊祜、杜预、王濬、王浑、张华为主。主战的主要是前线将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他们在朝野属于少数派。

  文臣有文臣的想法,武将有武将的心思,比如说王濬、王浑二人力主伐吴,至少有相当部分心思是为了捞取功名,这亦是部分朝臣反对伐吴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能最终能决定伐吴的还只能是晋帝司马炎。
  在两派多年的争锋中,晋帝司马炎虽然一心想南征,但在279年之前,他显然是倾向于以贾充为首的文臣们的主张,暂不伐吴,毕竟贾充提到的这些后顾之忧是事实存在的。
  为了翦除这些后顾之忧,晋帝司马炎采取了不少措施,他以征东大将军卫瓘转为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镇守蓟城。
  为平定幽州边患,卫瓘“离间二虏,遂致嫌隙,于是务桓降而力微以忧死。”(《晋书·卫瓘传》)幽州边境得安。
  279年1月,秃发树机能攻陷凉州,晋帝司马炎以武威太守马隆募兵前去征讨,凉州形势得以好转。(马隆于12月平定动乱,晋帝司马炎是在11月伐吴)。

  279年夏,吴国再次发生内乱,这对晋国来说又是一个好消息。
  这一年,吴国合浦太守脩允转任桂林(今广西象县)太守,因病住广州。在此之前脩允派遣督将郭马领兵五百先行去桂林安抚诸夷。
  不久脩允逝世,按照当时吴国规定,士兵应当当分给其他将领统治,郭马等人几代都在脩允的部曲中为将,不乐离别。
  恰巧孙皓准备核实广州户口,这对广州地区的豪强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于是郭马趁机与部曲将何典、王族、吴述、殷兴等人鼓动兵民造反,他们聚合人众,攻杀广州督虞授。
  随后郭马自号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殷兴自封广州刺史,吴述自封南海太守,并派何典攻苍梧(今广西梧州市),王族攻始兴(今广东曲江)。
  8月,孙皓以军师张悌为丞相,牛渚都督何植为司徒,执金吾滕循为司空。滕循尚未到任,便转为镇南将军,假节领广州牧,率万人从东道(江西方向)讨郭马,但与王族在始兴相遇,滕循不能前进。
  不久,郭马杀南海(今广东省广州)太守刘略,逐广州刺史徐旗。广州局势急转直下,孙皓又派遣徐陵(今江苏镇江)督陶浚领兵七千人从西道(湖南方向)南下,命交州牧陶璜所部兵马以及合浦、郁林(今广西桂平西)诸郡士兵一同进攻郭马。
  吴国的这次内乱,对于吴国来说简直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日期:2016-06-21 15:55:46
  第四十八章 兵力大比拼
  在王濬、杜预、张华的劝诫下,晋帝司马炎终于决定立即伐吴。
  279年11月,晋帝司马炎下诏大举伐吴。
  诏令命令:晋军分为六路大军齐进,任命贾充为使持节、假黄、大都督坐镇襄阳,为诸军节度,任命冠军将军杨济为贾充副手。以司马伷、王浑、王戎、胡奋、杜预、王濬等为各路大军司令,张华负责粮草调度。
  整个战役西晋动用兵力20余万,从东往西共出动六路大军,分别是:第一路:镇东大将军、琅邪王司马伷攻向涂中。第二路:安东将军王浑出兵江西。第三路:建威将军王戎出兵武昌。第四路:平南将军胡奋攻打夏口。第五路:镇南大将军杜预攻打江陵。第六路: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唐彬率领水军由巴、蜀顺流而下。
  如此庞大的布局,看来这次司马炎的伐吴之心是十分坚决的,几乎是举全国兵力伐吴!

  孙皓,这次你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吧。
  听闻消息的孙皓,当即跌坐皇椅之上,一种叫做绝望的情绪不由地在心底滋生。
  虽然以前他十分喜欢带着部队到襄阳等地逛逛,唯一能依仗的是西晋朝内部的叛乱。
  在孙皓想来,西晋想要在内乱和天灾中缓过来,也得十年八年吧,谁曾想,这次司马炎竟然敢和他动真格的了。
  慌乱过后的孙皓,心中反而是升起了一丝窃喜,仿佛吴国能够顶住这次的攻击,甚至是发起反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