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阴兵借道事件真相》
第8节

作者: 寻梦者666
收藏本书TXT下载

  被逼离京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合朝推荐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却忌惮石达开的声望才能,虽迫于民意命他提理朝政,却不肯授予他“军师”的地位,只封他为“圣神电通军主将义王”,局势稍见好转后,又对他产生谋害之意。为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被迫逃出天京,前往安庆。
  石达开宝藏之谜

  1857年6月2日,石达开率领他所部的二十万精兵离开天京向西部而去,以躲避洪秀全可能对自己的“阴图戕害”,但是他又不想背负叛逃的罪名,所以在西进的路上,他命人一路张贴布告,说明自己的忠心与清白:“吾当远征报国,待异日功成归林,以表愚忠耳。”
  石达开本想多立战功后回归太平军中,然而在无根的情况下四处转战,形势极为不利,他想再次获得军功的愿望落空了。在与清军的多次交战中,石达开率领的军队损失惨重,又因为没有属地,缺少草粮供应,将士们的士气很低落。曾被石达开打败过的湘军统帅曾国藩看出了这一点,很高兴,他认为以石达开目前的情形,自己报仇雪恨的机会到了。他说,石达开“既钝于浙,钝于闽,入湘后又钝于永祁,钝于宝庆,裹胁这人愿从者渐少,且无老巢以为粮台,粮米须掳,子药须搬,行且自疲于山谷之间”。因此他加紧了对石达开部的围攻。

  面对缺草少粮、兵疲马困、又被湘军四处围堵的情况,石达开无奈,只能带领军队退守到长蛇岭,转战四川,想避开湘军的主锋。然而,即使他采取这些做法,仍无法阻止被湘军大败的结局。最终在大渡河畔,石达开部陷入清军的重重包围,进退无路。
  石达开宝藏之谜
  清军虽然将石达开逼入了绝境,但石达开的军事能力还是很得清廷欣赏的,所以清军派人劝降石达开,承诺只要他投降,就保证他所率领将士的性命无忧。石达开很爱惜自己的士兵,为了保住他们的性命,决定投降。他说,希望骆秉章、唐友耕等清军统帅能依书赴奏,“请主宏施大度,胞与为怀,格外原情,宥我将士,请免诛戮,禁无欺凌,按官授职,量材擢用,愿为民者散为民,愿为军者聚为军”。然而清军并没有遵守约定,不仅扣押了石达开父子,还将石达开想保下的士兵全部杀害。6月27日,石达开被骆秉章等人在总督府会审后判处凌迟极刑。

  虽然石达开被凌迟处死有相关记载,但民间还是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较为详细。说石达开并没有被清军围困住,而是突围出来了,之后他也没有回归太平军中,而是带着余部和大量的金银珠宝逃进了贵州与广西交界的丛山中,并在那里修筑了一座山寨,藏兵驻军以待东山再起。然而没过几年天京被清军攻破,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彻底失败。石达开也失去了再次出山抗敌的雄心。另一种说法则较为简单,说当时投降的是与石达开长得极为相似的他的养子,他本人则在清军围剿当时就带着几个心腹化装逃走了。据说,还有人曾在四川见过隐居的石达开。无论哪种说法,石达开留有宝藏应该是真的,那么,石达开宝藏藏在哪儿呢?这一疑问又牵出了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派兵挖石达开宝藏一事。

  日期:2016-08-14 00:11:00

  安顺场刘湘挖宝
  刘湘,字甫澄,生于1890年,卒于1938年,四川大邑人,他对当地传闻的石达开有宝藏埋藏极为相信。刘湘认为,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肯定会有大笔金银财宝来支持他的军事行动,可是最终他被清军围困于大渡河,无论当时他是想突围还是等待被擒,对于他所拥有的金银财宝,他肯定会有一个妥善的安排的。而且传闻说清军剿灭石达开所部时,并没有收获大笔金银,所以刘湘认为,石达开应该是将这笔财宝埋藏了起来。至于石达开埋宝的地点,刘湘认为应该就在四川省石棉县境内紫打地(即信安顺场)高升店后山坡下。因为据说石达开及所部就是在此处被清军俘获的,那里地势险要,是一个藏宝的好地方。

  据说在1937年,刘湘秘密调遣了1000多名工兵前往紫打地(安顺场)挖掘石达开宝藏,工兵们凿开山壁后,发现了三个以三合土封固砌着石条的洞穴门。
  因为洞穴十分坚固,刘湘派遣的工兵只挖开了前两个有着鎏金铜器、金抹额、银带扣、吊刀、玉额花、袖箭筒、护手、木刻等少量残缺物件的洞穴,第三个大洞穴的开挖被蒋介石阻止了。刘湘原本想等事情平静下来后继续挖掘,可是之后不久他便被蒋介石派去抗日了,挖宝的事也就这样放弃了。

  虽然刘湘因外力干预放弃了对石达开宝藏的挖掘,可是传闻说,他并不是民国时期唯一想开挖石达开宝藏的国民党高层。据说,蒋介石也曾打过石达开宝藏的主意。在1942年,蒋介石密令戴笠带人继续挖掘石达开藏宝窖。可是当戴笠带兵到达紫打地(安顺场)的藏宝窖时,那里的地貌因为山洪引发的泥石流发生了改变,戴笠等人无从下手。蒋介石得知后,只能放弃这一打算。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并没有组织专人挖掘石达开宝藏,不过民间倒是有不少人前往紫打地(安顺场)寻宝,可是他们囿于技术和资金的缺乏,如同戴笠一样,也一无所获。
  紫打地的洞穴里是否藏有石达开宝藏呢?对此,在当地地貌还没有改变时,民国时期的研究人员曾赴现场进行过考察,考察的结果却是认为以那三个洞穴的修筑程度来看,不像是被清军围困的石达开仓促修建的。然而刘湘又从前两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些残缺的物件,如果这些物件不是石达开埋藏的宝藏,那么它们又是谁放在里面的呢?石达开的宝藏又藏在哪儿呢?迷雾不仅笼罩了石达开宝藏,也笼罩了紫打地(安顺场)洞窟。

  山王坪藏宝的传说
  除了紫打地,传说中石达开的藏宝地点还有一个,那就是重庆市的山王坪。传说石达开藏宝时以“太平山”为标记,然而太平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石达开在藏宝后,命人在藏宝地旁边的悬崖壁上凿出的三个大字,所以当地还流传着只要找到“太平山”这三个大字,就能找到石达开的藏宝洞的传说。
  为什么又会传说石达开藏宝在山王坪呢?人们从石达开被围大渡河当时情形推测,石达开要藏宝,有两个时机可以选择。一个时机他设计突围之后,一个时机是他在赴清营谈判被陷之前。因为无法确定石达开选择什么时候藏宝,所以,他藏宝的地点也就有了疑问。据说石达开在山王坪藏宝还缘于为一个心爱的妃子建的坟墓。

  石达开有一位心爱的妃子,她死后,石达开经过精心选择,将她葬于山王坪东南部中心地带——铁厂坪的东北面。铁厂坪东北面是一座独立的高山平地,它东、西、北三面环山,西面还有一向下的陡坡,除了平坝上没有长树木,只是一片草地外,四周都是浓密的原始森林。这里的地形也很奇特,就像一把“太师椅”:整块龙骨石构成了弧形的椅背,平坝则是椅座,所以这里可谓是一个修建坟墓的好地方。石达开于是决定将爱妃的坟墓修建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不过,当时他正被清军追捕,所以为了不让爱妃的坟墓遭清军挖掘,他并没有为其刻碑篆字,而是立了一无字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