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一梦——你从来没听到过的印度声音,笔者长期在印度工作纪实连载》
第33节

作者: 小禅GF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天,我按照打印出来的乘车单上的地址,坐三轮到达机场路附近一个根本不像车站的地方,孤零零地等着那班大巴。那车迟迟不来,中途好几次我都觉得要么走错了地方,要么已经错过了车。我一直纳闷怎么就我一个人在这里等车,每隔几分钟就找人问情况,他们说地点倒是没错,可不知道车什么时候来。
  炎热的午后和扑面而来的灰尘让我几乎想放弃。终于,那车按照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正常节奏,出现在约定地点时,我正在街对面的一家旅行社想请人帮我打电话。那大巴司机看到路边没人等车,正要重新发动,我连交通安全也顾不上了,一边大喊一边飞奔横穿马路,把一辆疾驰的校车给逼停了。

  上车坐定,我终于正式踏上在印度的第一次旅行,不由地感慨到:世界这么大,我只想在印度看看,怎么就这么难?
  日期:2016-06-18 20:23:53
  (二)
  好在,乌代布尔没有让我失望,这个号称“印度最浪漫的城市”因两样景致而名满天下:一是山湖胜景,二是数不清的古堡宫殿。拉谢尔一向挑剔,预订了比较高档的“山顶宫殿酒店”。时值祖国召开两会,商务部部长及时给出了一个信息:“2014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超过一万亿美元”,再加上当时曝光的国人在日本爆买马桶盖的“光辉事迹”,多少刺激了我的神经,催生了中国人民不能输给以色列人民的冲动,一咬牙,订了比她们还好的房间。

  牙齿还没咬到一半,我就感慨这是一个何其正确的决定。
  这还是印度吗?这可是帝王级别享受的胜景啊!一分钱一分货,难怪酒店名曰“山顶宫殿”。这酒店就是将过去的宫殿改建而成的,它坐落于湖畔山顶,而这山顶已经位于乌代布尔的地理至高点,大好河山在此处尽收眼底。
  我步上酒店的天台,凭倚于洁白的围栏上,只见粉红的晚霞被西去的夕阳映照成金灿灿的一片片波浪,城市就在脚下,延绵开去,直达远方的群山。朦胧的群山下面,一半是城,一半是湖,湖里面又有一个宫殿,与粉红色的湖水倒影相映成辉。
  湖的另一面又是山,那山并不巍峨,可以看到山的外面还是山,层峦叠嶂、杳杳冥冥,越往远处就越诗意朦胧,直达天的尽头。从那尽头,吹过来习习凉风,让穿着长袖的我依然觉得有点冷了,但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个妩媚的傍晚!
  我一直站到天空黑尽,城市和宫殿的灯火逐渐取代了自然光线,犹如珍珠白琲洒满人间。异域的袅袅歌声依稀入耳,有如天籁,增加着这片土地的厚重感,星空依旧灿烂,仿佛亘古的神话和脚下的历史已经融为一体。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样的夜属于自我,属于历史,属于不羁的人间沧桑。尽管乌代布尔的景点星罗棋布,光这一明一幽,我已然觉得这次旅行物超所值。与其为了赶景点闹得人心惶惶,何不就这样徜徉于苍穹与大地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让时间任性地流逝。
  好戏在第二天上演。这一天,是印度的三大节日之一——洒红节。
  洒红节,音译为“霍利节”(Holi),关于它的来源很多,这里只说一个。传说,洒红节来自于印度的著名史诗《摩柯婆罗多》。古代有一个国王生性残暴,而他的王子普拉拉德爱护百姓,并对父亲的专横跋扈表示了不满,于是父王大怒,让他不怕火烧的公主霍利嘉抱着王子跳入大火之中,企图把王子烧死。然而在毗湿奴的庇佑下,普拉拉德安然无恙,霍利嘉反而被烧成了灰烬。百姓们欢呼雀跃,便向小王子身上泼洒红颜色的水,洒红节因此得名。

  洒红节打一开始就有了浓浓的草根味道,所以深受印度百姓喜爱。和排灯节不同,如果这一天来印度旅游,一定要非常小心,因为印度人民一定会干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一边高呼着“Happy Holi”,一边用彩粉把行人涂成五颜六色的阿凡达。
  乌代布尔加洒红节,这组合颇让人期待。我们坐上一辆三轮车,来到皮秋拉湖湖畔,看到周边商店和景区服务窗都已经关门大吉了。这个时候还会出现在街上的人,不是来涂人的,就是正在赶往涂人路上的。
  我们三人的中西结合实在奇怪,吸引了一大帮印度人的眼睛。到达湖畔的一瞬间,周围已经围满了手持各色塑料袋的人,他们早已互相涂得面目全非,想寻找新的猎物,我们这么显眼的组合,又全身干干净净,立刻成为了活靶子。
  “Happy Holi!”此时这句节日问候,与其说是祝福,不如说是发令枪,是战鼓,还没等三轮车司机给我们找完钱,十几个人就扑上来,管你喜不喜欢、管你高不高兴、管你反不反抗,一阵乱涂。拉谢尔因为是女性,被围剿得最厉害,在男朋友眼皮底下被那些饿狼们摸了个遍。
  起初,我们是拒绝的,觉得那些粉末卫生没有保证,但一旦被抹上第一笔以后,也就无所谓了,反正回去要连人带衣服一起洗,悉听尊便吧。
  话又说回来,以往我只在网上看见过这样的色彩狂欢,当这些粉末真正涂抹在肌肤上时,却也不见得多么难受,反而闻到一股迷人的玫瑰芳香。
  于是,我们的态度从最开始的敷衍应景,渐渐转变为与民同乐。他们的表情中透露出毫无杂质的开心与狂欢,尽管在乌代布尔依然有破旧的贫民窟,有肮脏的老街,但是那又如何?节日就是节日,与金钱无关,只与快乐有关,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从不曾忘却嘴角上扬,从不曾排斥喜上眉梢。我们陪他们大喊霍利节快乐,然后,变得体无完肤。
  回到酒店,只见大堂里,经理也是一副人肉迷彩服的造型。我们此刻看见对方已经完全不惊讶,他只是得意地问我们:享受吗?
  我们说很好,只有融入那些粉末,才能融入印度的文化。大堂经理立刻来了兴致,拿出手机,一边给我们看保存的神像图片,一边讲他们的宗教文化。
  “排灯节和洒红节是印度的两大节日,不过,在过去,排灯节是高雅的代名词,是上层人庆祝的节日,而广大的劳苦大众不能庆祝排灯节,所以,他们对富人有仇富情绪,于是就在洒红节这天,穷人用这些粉末洒向富人,利用这个机会名正言顺地朝他们发泄。久而久之,形成了两个阶层:富人喜欢过排灯节,穷人喜欢过洒红节。不过当代的印度,已经好了很多,虽然街上洒红的仍然主要是穷人,但是富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有些富人自己也去洒红了,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洋洋洒洒介绍完以后,拉谢尔和泽维卡听久了有点不耐烦,强装笑颜。老板想到了什么,问我:“你来自中国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感慨地说:“你知道吗?现在印度的很多洒红节粉末,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难怪我觉得那气味那么好闻,那是家乡的味道。
  但不管怎么说,今天的主角,是印度。我的衣服上、皮肤上都沾染上了这七彩的粉末,在陌生的乌代布尔宫殿迷情中,仿佛置身于延绵了千年的历史流香。那些色彩,就像天上的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又犹如人世间的不同肤色、不同阶层,在这一天,都平等地汇聚在了一起。

  这是最斑斓的印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