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枕劫》
第3节

作者: 康曦月_Ava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周围除了山林小溪,还有房屋错落的一个村庄,据说是某个时期一些大户人家为了躲避战火饥荒而隐居在此的。村庄并不是普通意义的茅屋田舍,用现在的话说,完全就是小楼别墅,世外桃源休闲度假村。
  村子规模不小,知识技艺高超的能人巧匠比比皆是。他们会制造大型机械,用于农耕桑蚕,衣食住行十分富足。既有着现代化的生活生产资料,又有着山水田园的精神世界,完全是一派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村子的小朋友很多,大人们崇尚佛学,喜欢送小孩子来寺庙当俗家弟子,修心养身,研习佛法。
  村子里面和小玄霁同龄的有两个小伙伴,智勋和惠恒。两个孩子资质甚佳,佛法和拳法都远高于同龄孩子,超过其他的俗家弟子和佛门入室弟子。他俩都很有佛缘,但与玄霁相比,还是远远差了一大截。

  玄霁这小孩,在会昌寺众弟子眼中,简直就是金蝉子再次转世一般的佛家神童。他的拳脚功夫虽然很一般,但佛法造诣实在惊为天人。
  且不说他小小年纪过目不忘,只说他的对佛法的理解就令人称道。经书翻阅一遍之后就立时可以背出,再翻阅一遍之后就可以讲出这佛法所藏得含义,第三遍时就可以举一反三的扩大和延展这句经文的境界。
  玄释大师每每在指点玄霁之后,都会频频点头称道,眼底流露出无比的惊喜和欣慰。
  而师兄们更是惊叹不已,大家都纷纷说,
  “玄霁真是深有佛缘……。”
  “玄霁是不是在娘胎里就已经背过这些经文了……。”
  “师父不让玄霁入佛门真是可惜,小小年纪天资就这样的高……。”

  而玄霁从来都无视自己所谓的天分,依然十分勤奋的痴迷于佛法的钻研。他心如止水,很想皈依,虽然他的境界已经到了佛祖在心中,形式不重要的程度了,但这皈依的形式没有执行,总是不算完完全全的献身于佛祖。
  因为玄霁在寺里年龄最小,又是俗家弟子,所有不论先来后来的同门都叫他小师弟。他几乎是被师兄们轮流带大的。村里的村长村民又可怜他年龄小没有爹娘,常常将他带进村里住上几天,好饭好菜的照顾。
  在村子里住的时候,小玄霁也完全按照寺庙的规矩,早课晚课,打坐念经,从不耽搁。智勋和惠恒是他最好的小伙伴,他们一起打坐念经,玄霁常常也宣讲些佛经最新的感悟,两个小伙伴听得十分入迷。三个人也偶尔一起跑到树林玩泥巴,和青蛙聊天,和小兔子讲话。
  村子人心地都很善良,他们最长做的事情就是来寺庙供奉,烧香礼拜,听玄释大师宣讲佛法,净化心灵。
  所以村子和寺庙关联十分紧密。最开始,师父和村里人都曾怀疑过玄霁是这村里哪位姑娘偷偷生的娃,但经过村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排查,打消了这种疑虑,全村人都接受了玄霁是上天带给会昌寺的礼物这么个思想。
  玄霁7岁的时候,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多,村里的高人也很多,于是他们自发的开办了学堂。按照山外的学校课程一样的来教小孩子,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统统不在话下,还另辟蹊径的教授中医药学,物理,化学,还有……。玄学。(其实就是大人们好想教啊,完全不管小孩子能不能听懂么……。)

  惠恒的数学学的很好,可语文却不怎么样。他最常说的就是,“真不知道玄霁的大脑是什么构造,希望有一天我能打开来研究一下,为什么就能那么精通佛学。”
  智勋的玄学很不错,他始终说这玄学其实就是哲学,要够宏观才好。而他的理化水平尤其是高,经常找各种东西来做实验,还机缘巧合发现了这村里山里的矿藏,让他得到各种原料来做合成研究。
  玄霁除了佛学厉害,最精通的就是中医药学了,花花草草对他有着天生的吸引力。他喜欢那些草药香气,喜欢配伍出来有奇效的药方,喜欢号脉时候感受脉象沉伏的细微变化。他就好像有某种灵力,也擅长,也感兴趣。
  教中医药学的老师李若晃先生十分欣赏玄霁,跟他说,“小子,你不要想着皈依佛门了,来做我的入室弟子!你可知道,我的祖上时代都是医药名家,扁鹊知道吗,那是先祖!”
  小玄霁摸摸后脑勺不解的问道,“书上说,扁鹊,姬姓,秦氏。可老师您姓李,不管人家姓扁,姓姬还是姓秦,您怎么就成了扁鹊大夫的后人了?”
  李若晃心里一惊,小子这你都知道……。于是他摆摆手,“小朋友不要拘泥于小节,重点是你拜我为师,我包你成为在世扁鹊,转世华佗……。”

  结局当然是玄霁没有拜师成为关门弟子,但李若晃也还是将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用他的话来说,“小子,我跟你有缘分,就看好你,这一身本领传给你,我也算是后继有人,死了也可以瞑目了。”
  玄霁在19岁之后,每每想到“我包你成为转世华佗”这句,都摇头苦笑,转世华佗是不要想了,我恐怕该是诟病于后世的转世辩机才对。
  日期:2016-11-17 18:19:40
  第二章 千头万绪
  玄霁28岁,雨夜被惊醒后坐在禅房的书桌旁。
  书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一张毛笔字,上面写着,“唐,辯機,婺人,髙陽公主”。字体遒劲有力,潇洒俊逸,稳重端正又洒脱不凡,正是出自玄霁之手。
  这句话,是当年他翻阅大小资料,想了解辩机其人其事的时候从《古今万姓统谱》中看到的。这是明朝的书籍,可能早已不是事情的真相,不过根据其他书籍资料显示出的各种正史野史,总结起来也就不外乎那么九个字而已。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生的最大困惑左不过是这三个问题。
  对于辩机的了解,能找到的资料并不多。各类史书不是讳莫如深,就是一笔带过。可能是不想记录,不愿记录,不便记录,还有……。不屑记录吧。他的一生本可以很简单的贴上如下标签:出家人,26岁成为《大唐西域记》唯一执笔人,法师玄奘的爱徒,27岁从一众僧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玄奘译经场的主力高僧之最年轻一位。

  然后顺着这条轨迹,他本可以享受佛家最高成就,然后坐化圆寂,圆满一生。可惜,史料上说,辩机因为一段不知真假的与公主之间的瓜葛,被唐太宗李世民处以腰斩极刑,匆匆潦草了一生。而对于公主之间的纠葛之事,各位学者众说纷纭,不外乎是真假之辩,惋惜之词。
  日期:2016-11-17 18:20:02
  世间事,本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你信便为真,你不信便是假。
  玄霁虽然感性的认为,自己很有可能是转世的辩机,但又苦于缺乏直接的证据。他内心深处是矛盾的,他并不愿意将自己贴上辩机的标签,因为没有证据便不该妄言,这是要犯戒的。可没有证据也并不能打消他的疑虑,毕竟又有那么多的巧合。
  怀疑自己是辩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那个梦,真实的让人难以质疑。还有他腰间似长合的伤口一样的胎记。再加上他醉心于佛法,28年来,心无旁骛,恪守清规戒律,虽不敢妄言是佛道高人,却也对佛经参悟极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