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第27节作者:
齐州三爷 穿了身月白纱袍,没系腰带,脚下白袜云头履,全身简洁干净,透着灵敏,纱袍右面,透出一条粗粗的金表链和手上的白玉指环,透着贵气。
不用问,这位,就是老佛爷跟前儿的第一红人,御前太监首脑人物、名镇京师的内廷大总管木公公!
刘公子大步上前,坏了,没准备行什么礼节,按说见了这位二品顶戴的超级别大太监,磕头是肯定的,不过刘公子内心当然不肯。
打千儿那是满人的礼节,抱拳呢,有点不尊重。索性,刘公子像进学堂见老师那样,深深一揖:晚生问候木老公公!
木总管挥手,其他人退下,只留着小木在一旁伺候。
看他,先是给刘公子打千儿行了礼,吓得小木在旁边眼皮直跳!起来又是一抱拳,弯腰说道”老朽不才,幸蒙公子搭救,以全活命!公子救人危难、义薄云天!请!
刘公子还礼不已,跟着木总管就进了屋,心里还咂摸着———别看是个太监,这位总管老爷,说话还挺有学问。
屋子里没有刘公子想象的那般奢华富丽,五间内客厅,全是一色花梨木装饰,透雕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紫檀木大落地罩,上面镂雕的富贵长春和松鹤延年,煞是精神。
一色的水磨砖地面,铺着彩绣四君子地毯,西边两间,被一道万福如意葫芦落地罩隔开,里面是书房,东边两间也是琳琅满目的宋元瓷器、玉器玛瑙的小摆件,错落有致的安放在一水儿的紫檀家具上。
正中央的墙壁上,一张硕大的福字,龙虎飞腾,大大的写在泥金宣纸上,气势不俗,天头盖了一方——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皇太后之宝。
两旁是竹皮洒金宣的对联————天恩远博邦家运、忠厚门风受业长。看印玺,也是御笔。
对联下面是一张楠木条案,上面供着福禄寿三星,赤金打造,2尺多高,前头还有一块泥金蓝底万岁龙牌,九龙环绕,刻着恭祝圣母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吉祥话。
紫檀嵌染色象牙的八仙桌,两边却是明式的圈椅,左右一拉溜全是楠木錾银的官式座椅,桌上,一套康熙硬五彩的八卦茶碗里,正冒着热气。
日期:2016-03-06 23:21:00
“请上座!”木总管不由分说,把刘公子摁在上首的圈椅上,自己坐了下首,问小木太监。
“刘公子是我的恩人,不是外人,今儿有什么可吃的物件?”说着,自己亲自起身递了一个鼻烟壶给刘公子,
“这是荷兰货,酸头小,请试试。”
小木垂手侍立,听见喊他赶紧打千儿“回师父的话,黑龙江将军,送来的那几对熊掌还没吃,还有几份奉天将军送来的鹿肉、鲟鳇鱼、野袍子和飞龙,都在冰窖里搁着,其余的…………”
“胡闹!刘公子不是外人,你弄这些花头玩意做什么?去,把浙江巡抚送来的笋子、鲜鱼做点来。配上咱们自己园子里种的瓜果,鹿肉不要,蒸几根鹿尾,还有内务府立大人送来的螃蟹。去吧,叫他们小心伺候!做好了我有赏。”
刘公子虽说也是官僚子弟,哪见过这种势派,又见老佛爷的一等红人木总管如此谦恭有礼,不禁心中琢磨——这人,虽是个太监,却不简单!
不大一会儿,外头帘子挑起,小木公公一连声响起——打帘子!
霎时间,如游龙入海一般,一溜儿进来数十个约可10来岁大小,俊秀的少年,都是华服璀璨,手中捧着一个个泥金大红雕漆的捧盒,铺排在红木圆桌上。
木总管说是要简单点,满眼望去,一色康熙五彩官窑的碗盏调羹,碗盘上面,扣着银框玻璃面儿的盖子,两双紫檀木镶金的牙筷摆放整齐,一支金胎画珐琅嵌珠宝的酒壶,两只雍正官窑的粉彩葡萄杯。古色古香,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再看桌上的菜肴,都是简素而大有来头,猴头燕窝自不必说,一个大海碗里,飘着几条红润润的鹿尾、配着三盘时鲜果菜,是小黄瓜、莲藕和蕨菜,一碗花旗参炖酸菜野山鸡,冒着热气,配着两盘晶莹的虾仁和鱼片。
一条清蒸鲥鱼,鲜香满鼻,一盘素炒笋尖,清新淡雅。外加一大盘热河名吃,五十两豆腐,洁白似雪,配着一碗南味烧鸭。中间一个小四方楠木桌子,宫中叫涂思根,摆了六盘细巧宫点,一旁的小茶几上,还放了几瓶洋酒和汽水。
“刘公子,请上座!螃蟹一会儿就得,凉了吃了伤胃口,老夫不能多饮,请,小木子,打碗盖!“
话音刚落,小木子吩咐众人,一起揭开盖子,奇香异味顿时汇聚成一股奇妙的香气,充满了内客厅。
刘公子不敢大意,到底坐了下首,跟木总管饮酒聊天。
一聊天,刘公子才发觉,这位名满天下的木大总管,并不像外面传说的那样不学无术,满心嚣张,说话语气动作,都恰到好处,说起朝廷宫中的往事,也是大大方方侃侃而谈。
刘公子借这个机会,把自己与宋小姐的以及双林寺的事说了,引起了木总管大笑”原来如此!真是少年英杰!
这档子事,我隐约从九门提督那里,听了几耳朵。还当笑话儿说给老佛爷听了呢。这事不难,都包在我身上!这酒乃是宫中的玉泉春露,不醉人,请公子放开量喝。”
木总管见刘公子一表人才,又诗书武功都有,大起爱才之心,想了想,起身到书桌旁,思索着提笔写了几行字:小木子,拿我的片子,把这个交给九门提督福大人,就说,过几日请他过府一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