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第36节

作者: 齐州三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当儿印的钞票不值钱,袁大总统命令财政总长以盐业银行、中国银行名义发行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票子,在市面上常见,可老百姓习惯了用铜制钱、银子、银元,而民国的法统又不那么强势,各省、尤其是南方各省都有自己印制的钞票,这种钱老百姓都不怎么认,加上币制混乱,可能北京的票子在北方各省能花,到了南方人家不认,反之亦然,南方票子到了北方也不认,如此这般,银元——当时因为有袁大总统的头像,也叫袁大头,轰然成了民国最主要的货币。

  1万大洋相当于什么?当年1两黄金才卖31块3毛钱!京东富饶的玉田、遵化、固安等地最肥沃的土地,才25块钱一亩,一般的旱地也就16块大洋一亩,一袋美国产30斤的洋面粉才4块大洋,在正阳楼叫一桌子最好的燕翅席,才5块大洋!
  这1万大洋,能买400多亩好地,可是多少人一辈子的梦想!
  山田一男点点头,望着王会长诚挚的眼神,疑惑的问:“兄台见谅,咱们是好朋友,我也不缺钱,更不能收您如此大礼。而且,我想请教您,怎么这些时刻古佛,是万金难求还是有什么别的忌讳呢?请兄台直言告之。”
  王会长笑着摇摇头,觉得这日本人实在固执,还是脱不了日本民族的特性,起身背着手踱了几步,慢条斯理答道:“贤弟在我中华经商也20来年了,对我国传统民俗也知道些,不过,有句俗话,叫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嘛。你既然问我,老哥哥就跟你念叨念叨,这事儿不是我为难,而是我们这一行儿,有规矩。”
  “有规矩?”山田眨眨眼,抹了抹仁丹小胡子。
  “早年间咱们兄弟聊天,我跟你说起过,没说那么透彻。”借着院里西府海棠的花香,王会长娓娓道来。
  日期:2016-03-11 21:18:00
  古玩行自隋唐之际便在长安洛阳等地出现,再早,则是魏晋南北朝时,文武大臣和富商大贾们自己私家收藏、摆设的爱好,以彰显或显摆自己文韬武略、博古通今。远远没有形成后来的行业圈。

  到了北宋时期,因徽宗好古成风,在东京汴梁,才形成了大规模的古玩买卖、鉴赏和仿造、伪造的风气,元明清历朝历代相沿成风,成为上自皇室贵胄、文官集团下自有钱人附庸风雅的一大体现。
  不过呢,古玩行跟别的行业一样,自打出现的那天起,就有自己本身的一系列约定俗成的行内规矩和禁忌,历经千年而不坠,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种特性。
  这些规矩,从来没有什么书面说明,都是从古时候行业内部教授徒弟时,口口相传或是约定俗成,但凡是干这行的,只要您身在行内,即便是再见利忘义、贪财心黑的商人,也不得不被此类不成文的规矩限制着。从北京、天津,到广州上海,再到山西陕西,任何一家古玩行的店主,或多或少都得遵从这些规矩,才算的上自己行里人,
  比如说吧,有几个规矩各地的古玩行都遵从。
  一,不收盗墓来的玩意儿。
  有人问了,古玩除了传世的那些,多多少少都得买卖些盗墓出土的,才能赚大钱嘛!
  话不错,可不是这个理儿。
  老年间,凡是去古玩铺子去销售盗墓物件的人,甭管您的物件多好,价格多便宜,大多数商人只要看出这是出土的玩意儿,人家绝然不收。
  一是偷坟掘墓在老年间是十恶不赦的死罪,自《大明律例》到《大清律例》,只要犯了偷坟掘墓的罪过儿,律法规定,不论首从诸犯,一律杀头示众,那些跑腿儿的、望风的,按律戴枷一个月,发配三千里。
  这些古玩行的掌柜的都是精明人儿,谁也不敢为几个银子就买卖这些物件。
  二是中华文化崇尚祖先崇拜,都尊崇礼义廉耻、四维八德,无论历朝历代士农工商,谁不敬仰祖宗?偷坟掘墓大都挖的是古墓,这就是丧了良心,坏了阴德。在那种迷信时代,凡是干这行的,死了都得下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道德良知上的限制,也算当年古玩行里的一个禁忌。
  要是谁收了盗墓来的玩意儿,卖了大价钱,行里人知道了,当面不说,背后不把你祖宗八代骂个狗血淋头才怪。
  二 不收各类金铜佛像和显密各教的法器等等,包括各类神仙佛祖造像。尤其是被人盗掘、偷凿的摩崖石刻类佛像、神像,就算唯利是图的商人们,也对此十分忌讳。

  因中国是多神教信仰嘛,虽说自秦始皇建立帝制,皇权一直大于神权,不过在老百姓心里,无论崇拜的是佛教、道教还是什么教,内心深处对神仙佛祖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敬意。因而,不论是玉皇大帝、如来佛祖似得神佛大圣,还是灶王爷、灶王奶奶类的小仙小神,都在老百姓心里根深蒂固。
  这也跟老百姓习惯的礼多人不怪、心诚则灵的习俗一样。尽管有时候这种习俗是功利的。
  因而,古玩行的商人们非常忌讳这些,万一买卖了此类物件,叫毁坏法身,神佛有灵,不定哪天上苍一个五雷轰顶让你全家玩完!阴司地狱报应则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刻全报。
  三呢,则是不做秦汉隋唐时代的陪葬陶俑和偶人生意。
  这些物件都是当年在帝王诸侯陵寝里陪葬的物件,年深日久、精灵百变,都说人老成精,更别说这些阴气纷纷的偶人喽。
  而所谓的唐三彩这种陪葬物件,更是被当时的古玩行视为禁忌物件,这个名词儿,自古以来就没有!是民国初年洛阳古墓被盗发掘出土后,学者文人们定的名字。再早,就是光绪年间,您要是跑到琉璃厂找个铺子进门问——“老板,来两件唐三彩!”
  一头雾水的老板定然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请您出去。
  那个时代,您要是买几个秦俑汉像唐三彩放在铺子里显摆,行里人一看准的说——嘚来,这他娘是个大棒槌!什么人玩什么鸟!好家伙,这些物件都敢收,以后离他远点吧!
  这就是当年的风气和民俗。
  自然,从大清国灭亡后,皇上没了,各省多出来一窝子土皇上,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谁也不拿北京的民国中央当回事,袁大总统也收拾不了,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维持着。
  加上惟利是图的商人们没了律法的约束,肆意贪财,那几年不少古墓被盗掘,珍宝古器纷纷出世,也流入古玩行不少,这也跟元末、明末天下大乱一样,乃天意如此,非人力可及,也不能一概求全责备。

  可是中华大地上的摩崖石刻佛祖造像,毕竟有千年的“神威”灵佑,倒是没什么人敢动手。
  王会长是生意人,更是老中国人,老祖宗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矩,依然约束着这位声名远播的商人,在他脑子里,身家性命可以不要,但老中国人这份道德良知和40来年的声望,绝不允许他干出背祖忘宗的事儿。
  别人干,他管不着,可他不想也不能这么干。真要是花钱不拘哪里砸下一块古佛送给山田一男,就算别人不知道,他也拉不下这个脸,狠不下这颗心,不能坏了德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