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寺庙里最厉害的不是扫地的,就是撞钟的啊,什么方丈主持罗汉金刚都太不靠谱了。
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下,一个老僧人,提着一个大大的“罪”字从钟楼里走了出来。
“阿弥陀佛~”众人见到老僧都行佛理,这一段骚动才算控制住了。
随后大家的眼光纷纷看向我这个外人。
我当然不会发呆,立马哎哟起来~~~
屁股是真疼。
老僧令人将我扶起,叫我去侧殿等待休息一会,稍后就来找我。
众人将广场和大殿内被摧毁的物件都收拾好,大家都没有什么情绪波动,好像是发生了一件非常平凡的事情。
第二节 缘因大师
我有点狼狈的坐在侧殿后面的僧人生活区等着。和前面的金碧辉煌相比,生活区就显得世俗平凡多了,要不是卧室的墙上还挂着佛像,屋内有供奉,还真不知道这是僧人的宿舍。
和尚有吃有住,从某种层面想一想,是不是比我这种接灵师要好些呢?
不过再仔细想想,他们清心吃斋又不能到处活动,还是我这样自由些。
寺内的僧人有条不紊的收拾着残局,我看着满地的狼藉,没曾想到自己渡过了刚刚的事情。
“佛像倒了可以再修,寺庙毁了可以再建,施主不必挂心。”主持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书,和那个普通着装的人一起进来了。
“大师~”
“大师不敢当,今天还多亏施主相助,才避免更多损失,这位是我寺俗家弟子。”
“你好,我叫池安。”这时候我才看到他的样貌,看起来像个商务人士,不像什么俗家弟子的样子。池安,好熟悉的名字。
日期:2016-03-11 09:47
“你好……我叫……”脑海中顿时联想到了这个名字,“啊?!你就是池安?”
“怎么……我们认识么。”
“我们之前不认识,本来很快就会认识的,看来是提前了。”
池安和主持面面相觑,“我叫阳正。”
“阳正…………阳正……”池安很难搜寻出记忆里相关的人。
“我跟你一样,是接灵师。”
“正大!!怎么是你啊。哈哈哈,原来还是认识的人,这下就好办了。”
“有缘早晚都会相见的,施主请坐,贫僧还有一事相求。”
“大师请~”
我们三人在客厅坐了下来,池安还沏了一壶茶。
“既然你也是我徒第的同行,那么今天寺中发生的事,就无需担心多解释了,不过施主既然知道这件事,想必也是有托而来,贫僧还请施主不要将寺中的事情说出去。”
“这是灵的事情,我自然不会说出去。”
“师父的意思,不是这个。”
“哦???”灵的事情一般不会让普通人知晓,做我们这行早就知道,为什么还要特意强调呢,不过池安继续解释说,“你来寺里,应该是接到案子了吧。”
“没错,是让我来调查未知灵种的。”我对池安也必要隐瞒什么。
“这案子是我退给地府的。”我才想起小小说过,池安接过这个案子的。
“嘶~~~~这样的话,你为什么要退掉呢?”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原由。
“如果施主不嫌,贫僧可以把来龙去脉告知,听完之后,施主可以自行决定要不要做。”
“大师请讲。”
“施主你看,一切缘故都是因为这本手抄经书。”我拿起那本桌上泛黄的经书,封面用古体写着《啥啥经》。
经书拿在手上,明显感觉到灵量非常大,估计要有测量器在现场,能测出好几万的数值吧。
我随便翻了两页,对我来说都差不多,都是天书,但能看出来是一本手抄的经书,我一边翻一边想找找刚刚差点削掉我刘海的“傲”字。
“这本经书,是由最早的缘因高僧云游时抄录回来的,缘因大师生前讲经之时,就有各种异象生出,他觉得是自己修行不够,触怒经文,便收起不谈了。
缘因大师圆寂之后,这本经书便一直同大师的舍利子一起放在塔内。
后来有僧人祭祀的时候发现经书,便拿出来查看,起初也没有发生什么。”
“这本经书我也看过”池安看完翻书翻的出神,就跟我说“出了有强大纯净灵量之外,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我们出家人不懂什么灵,但有一年事发,整个寺庙都差点毁于这本经书。”
“哦?发生了什么事。”我饶有兴趣的继续听下去。
“经书的内容虽然并不是特别高深,但也不是一般的书语。经书在僧人之间传阅的时候出了问题。
以前写书都从右往左,自上而下,是古文行书的方法,后来逐渐改成从左往右。”
“没错,和现代的书写法不一样。”
日期:2016-03-11 09:56
“这本经文,横竖左右,都可以阅读。”
“啊??这么神奇”我好奇的又翻开经文,翻了几页,大腿一拍“妙啊,妙啊,果然是这样。”
果然横竖左右我都读不来。
“但是经文都是佛旨教化,怎能随意诵念,一旦经文读错是小,逆读经文更是天谴必报。”
“逆读经文?”
“当年寺内有一僧人发现经书的奇特之处之后,便逆读经文,竟然也通畅无比,可是诵念过程之后,经书里的经文像是活了一样。
接下来的事情,就如同你今天看到的样子了。”
“所谓逆读经文,触佛逆鳞,才会经文怒走。”池安看来是经过详细侦查过了,“其实是经文长期诵念之后,已经是聚灵之体,如果有人逆文而读,灵自然会发怒,好比你叫张三,别人故意喊你三张一样曲解你,你自然也会不高兴。”
“这经文的脾气还挺大啊。”
“自那以后,我寺代代僧人,都要熟练顺读此经文本,以安抚无量功德。”
“可是今天为什么会暴走,而且这和寺内近日不可见水之事,可有关联?”
“经文是用墨书写,长年保存,都会褪色风化,如今经文早就成灵,自然需要补充灵量。
多代主持都知道,这经文需饮佛缘之水,食灵性墨台,所以才造成寺内景象。
可以往经文补充好之后,就会恢复正常,这几次补足之后便发了狂了。
具体是什么原由也还未查清。”
“所以几次暴动,引起了地府的注意。前几次我都托人把案子放在我这里,拖了很久时间。”池安的眼神闪过一丝不安。
“可最后还是因为时间到期,案子就自动要转发给其他人了。”
“还好是到了正兄这里。”
“这经文在本寺传诵千年,不能在贫僧这里断了,如果把结果上交地府通报,想必会引来麻烦,所以还望施主高抬佛手,三思而行。”
原来和尚是怕地府抢了他们的宝贝,这本经书安安静静的躺在桌上,虽然内容我看不太懂,但已经是灵物有主,我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既然大师都亲自开口了,而且今天还救过我,又和池安是同行,与情与理我自然都不会推脱。”
“那真是太谢谢正兄了!”池安感觉是放下了什么担子一样轻松,“哦对了,案子委金之事,我回头给你补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