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话只是藏在心里,没有说出来,他觉得眼下,应该稳住大宋朝廷,进而腾出手来,修理甘州回鹘和吐蕃六谷部。
上次打算去甘州回鹘和吐蕃六谷部那里搞搞扩张,结果被大宋朝廷给搅和了,如今大宋朝廷对西夏多少有些忌惮,只要不惹恼了大宋朝廷,那么等西夏出兵甘州回鹘、吐蕃六谷部的时候,估计大宋朝廷不会出面管闲事。
想到这,李继迁立马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对大宋使者表示,自己对大宋皇帝那是无比的忠诚,大宋皇帝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其实李继迁说的这些也不是没有道理。
还是那句话,没有宋真宗的那些错误政策,只怕李继迁还得在外流浪。
因此可以说,没有宋真宗,就没有西夏国;宋真宗是西夏国、是李继迁的大救星。
日期:2016-09-11 18:56:39
56、西夏和吐蕃六谷部的较量
西夏王国的崛起,北宋朝廷的让步,直接影响了一个人——吐蕃六谷部酋长潘罗支。
潘罗支最不愿意看到这一幕,但事与愿违,这一幕偏偏发生了。
李继迁预想的这些,潘罗支也都预想过。
这就如同下棋一般,高手之间对决,都能预算出对方的棋步。
潘罗支不得不埋怨宋真宗出了一个昏招。
潘罗支是粗人,尚且知道“肉包子打狗”是不管用的,堂堂的大宋真宗皇帝怎么不知道“扬汤止沸”和“抱薪救火”呢?
当然,潘罗支是不愿意以恶意来解读宋真宗的心态的——宋真宗是不是在玩祸水西引,打算挑起西夏和回鹘、吐蕃火并啊?
当然,不这么解读是对的,因为宋真宗胆小怕事的性格,让他想出这么不高明但确实能拖住西夏、暂时消耗西夏王国实力的主意,也太难为这位老实的大宋天子了。
日期:2016-09-12 16:39:46
和李继迁一样,潘罗支也是一代豪杰,一方枭雄,他如何能坐以待毙,等着西夏军队长驱直入兵临城下?
听闻宋真宗的这些错误举措出台伊始,潘罗支急忙派人给宋真宗上表,向大宋朝廷表明:李继迁反复无常,将来迟早是大宋的祸患,作为大宋的“臣子”,他不忍见大宋西北边境未来兵连祸结,因此他已经组织了六万吐蕃铁骑,希望大宋朝廷能及时发兵,一起夹击西夏国王李继迁。
宋真宗和后世大多数的北宋皇帝一样,耳根子特软,没有主见。他一看潘罗支的上表,浑然忘了不久前对西夏王国的政策,反而又册封为朔方军节度使,并令其掌管灵州城——此时的灵州已经是西夏王国的国都,将西夏的国都封给一个吐蕃酋长,虽然有名无实,但多少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李继迁得到这个消息后,决心趁热打铁,把宋真宗打算联合吐蕃对付西夏的主意扭转回去,于是李继迁派人在大宋通往吐蕃六谷部的必经之路上埋伏,成功伏击了返回吐蕃六谷部的吐蕃使者。
李继迁把吐蕃使团洗劫一空,然后把一个孤零零的使者放回了吐蕃六谷部——不言而喻,这是对吐蕃的挑衅,也是给大宋朝廷的下马威。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继迁做对了——他兵不血刃的化解了一场让西夏王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机。
日期:2016-09-13 19:40:09
宋真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听闻李继迁变得强硬起来,于是本着宋夏友好出发,也便打消了联合吐蕃六谷部夹击西夏的打算。
潘罗支却怒不可遏,他也不指望大宋朝廷出兵了,而是联系了附近的吐蕃者龙部酋长厮敦琶,组织吐蕃骑兵,攻打夏州城。
潘罗支打算先抄了李继迁的老巢。
虽然西夏王国的政治中心已经从夏州迁移到了西平府,但是不能否认,夏州李家在夏州经营上百年,夏州城作为李家的发迹之地,象征意义正大。
如果吐蕃军队能一举攻下夏州,那么,西夏军队的军心肯定会涣散,士气也会低落,即便不能擒杀李继迁,但是重创西夏国这一点还是办得到的。
潘罗支想的很美好,但是,夏州城易守难攻,潘罗支、厮敦琶的联军攻了许久也没能攻下夏州,无奈之下,只好撤军回自己本部。
而李继迁则以逸待劳,消耗了潘罗支不少力量。
李继迁觉得,西夏王国吞并吐蕃六谷部的机会已经来了。
于是李继迁立即厉兵秣马,准备立马发兵吐蕃六谷部,兼并吐蕃六谷部,活捉酋长潘罗支。
但是李继迁忘记了这么一句话,那就是:天有不测风云。
日期:2016-09-14 17:03:15
57、西夏遭遇天灾
宋真宗咸平六年,西夏王国境内的银州、夏州、绥州发生旱灾。
尽管李继迁在军事上取得了不断的胜利,但是,想必李继迁连年来的穷兵黩武触怒了上天,于是,三州大旱,颗粒无收。
这是一幕人间惨剧。银、夏、绥三州饥民遍地,饿殍遍野。
李继迁担心饥民多了,会造成三州动荡,于是颁布了命令给三州的百姓:要求三州百姓都迁徙到朔方的“河外五城”(今内蒙古巴彦绰尔盟境内)去生活,否则就要处死。
三州居民原以为会得到西夏王庭的赈济,但是望眼欲穿等来的居然是大迁徙——于是这些百姓愤怒了。
而此时的李继迁,尚且不知爱惜民力,反而继续对外战争。
日期:2016-09-15 16:44:18
此时的西夏王国,在李继迁的穷兵黩武下,再度来到了危险的边缘——国内民生凋敝,李继迁还在外不断树敌,从这不难看出,李继迁的军事水平尽管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但是理政水平仍是很差。
咸平六年六月,北宋西北地区的西蕃八部部落在其中一个部落酋长折勒厥麻的号召下,组成了联军,准备联合大宋,趁着西夏国遭遇天灾、民怨沸腾这个机会,趁虚而入攻打西夏,一举灭亡西夏。
西夏王国面临亡国的危机。
此时的宋真宗,如果能因势利导,派一些军队联合西蕃八部,一同夹击李继迁的话,只怕就没有北宋后来西北边境的那些闹心事儿了。
可以说历史给了北宋朝廷许多次机会,来避免后来的边患,只可惜,北宋在时机正确的时候没有拥有一个正确的领导人,最终错失了这许多机会。
北宋朝廷迟迟没能对西蕃八部的行动予以回复,最终,西蕃八部的讨伐行动,不了了之了。
虽然西蕃八部的军事行动最终成为泡影没能实现,李继迁避免了一场军事上的灭顶之灾,但是,大饥荒毕竟还没有解决。
只要饥荒问题不解决,那么李继迁千辛万苦建立的西夏王国,就面临崩溃的危险——只要西夏国内出现逃荒潮,那绝对是李继迁无力对抗的。
怎么解决饥荒呢?李继迁不是神仙,自然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不过,变不出来可以抢啊!
日期:2016-09-16 18:59:02
于是咸平六年八月,李继迁组织西夏军,准备偷袭麟州,夺取麟州城里的粮食,来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
对于麟州人民来说,李继迁是个很不受欢迎的客人。
往常的丰年,李继迁尚且不断发兵骚扰麟州,如今西夏国内大旱,李继迁穷途末路,狗急了尚且跳墙,更别说李继迁了。
因此,任何人都能想到,李继迁肯定会打麟州城的主意。
于是,麟州城的宋军早就做好了准备,日思夜盼等着李继迁早点来偷袭。
李继迁哪里会料到这些?他只盼望早点解决西夏国内的燃眉之急,结果偷袭麟州一战,李继迁派去的西夏军队伤亡惨重,甚至可以用全军覆没来形容。
不过好在,李继迁这辈子,已经经历过许多次失败了。
这次失败对自己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好吧!偷袭麟州这条路行不通,不妨碍李继迁换一条路试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