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九皋(一位老民警的破案经历系列连载)》
第39节

作者: 漱心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永很讲信用,每天说好18时到,就保证18时到,从不迟到,而每天在良乡环岛找人的时候,李永总是非常认真。他对敬轩说,开始他是害怕牵扯上他,才如此的认真,现在他是喜欢上了目前的侦查工作,感到既充实又刺激。另外如果那箱子里真是一具死尸的话,他这也是赎罪。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五个晚上,一位四十岁左右、自称叫张昆的良乡本地人,说他记得拉过这么一趟活儿,而且他一看到李永就认出了他,以及他的红色夏利车。王敬轩和李永都欢欣鼓舞,追着问他把这个女的送到什么地方了,他说:送到了河北镇东营村,车费是50元,到了东营村,他听那女的说大箱子是给朋友捎的东西,朋友一会儿就过来取,他帮她把大箱子抬下来放在了路边。然后又按那女的指示,将车开到了几十米外的村口,把另外三个小箱子放到了村口的小石头路上,就回来了。王敬轩问他那时候是几点钟,他回忆了一下说应该是九点钟左右,王敬轩核计应该是这个时间,张坤路熟,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应该差不多。

  王敬轩想:她应该是把那个大箱子放在了他们进梯田查找时必经的那个路口。可猜测不如实地去看,他恳请张昆带他们走一趟。张昆也似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很爽快的答应了,他们陪他将面包车放回了良乡城内的一个老旧小区里,再坐上李永的车,便直奔东营村。
  山路漆黑如墨,那一座座高山在群星的映衬下,像一位位与世无争、参禅打坐的高僧,莫测高深地缄默不语,只是用冷眼注视着这世界,注视着漆黑山路上行驶着的每一辆车、每一个人,就这样注视了千万年。它们经历了太多的历史变迁,太多的血雨腥风,根本就不把人们的这一丝忙碌放在眼里。然而王敬轩的心情却大不一样,案情又有了新的进展,他多想把几日来的郁闷吼出来,他要对着大山喊:“你的身躯再大,寿命再长,也只能永远在这一个地方立着,我身躯再小也可以踏遍你的全身,寿命再短也能有所作为。”他血管的鲜血又开始沸腾了。

  日期:2016-06-14 10:21:31
  1.0排量的夏利载着三名壮汉,爬山路依旧不费力气,山路虽然漆黑,可对面往山外运煤的车辆却不少,那些超载的挂斗大货车,如果碰到上坡,就会喘息着向上爬一步,车下面的人便用木桩在中间的轮子后面打一下“眼”,这样的车逐渐多了起来,路面自然会有些堵。还好那些后面的货车都自知没有能力爬着坡超车,也只能排着队等候,秩序还算井然。
  李永车技不错,又或者是责任心使然,驾车在货车之间钻来钻去的,他们竟然从良乡出发,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东营村。王敬轩的判断没错,经张昆指认,那个大箱子的确放在了通往梯田的路口上,这就说明,那个大箱子很可能运进了梯田里,到底放哪里了?那么重的箱子是李永、张昆帮助她搬上搬下的,她自己绝不可能搬得动,是谁帮了她呢?这些新疑问在他的脑中盘旋,根据张昆的证词讲,快到东营村之前的路上,李秋水用手机打了好几个电话,又都是用手捂着话筒讲,张昆根本听不清说的是什么,回来的路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李秋水的通话记录单调出来,否则很难破案。

  日期:2016-06-15 10:20:12
  (给大家穿插一篇杂文)第一节 论民警的不在状态

  为君子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况我们新时期的人民丨警丨察呢?但现在的民警“不思进取、不在状态”已经成为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他们有的心生抱怨,自认干的不错却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而开始敷衍了事,有的自认已看破红尘,在不出任何事故的基础上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有人根本不考虑一点工作,上班炒股、下班喝酒,全然没有了一点点的责任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呢?王敬轩有着自己观点。

  他认为:
  第一、改革开放的大潮严重地冲击着民警的思想意识形态,经济的思维模式逐步在更多的民警头脑中形成固化,他们与周围的同学、朋友、战友相比,总是相形见绌,认为这一点微薄的工资根本不足以养家糊口的现实越来越明显地摆在了眼前。这就促使了民警们“志”的转变——“向钱看”。
  第二、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日益恶劣的执法环境,严重地撞击着民警最初从警时所立下的目标和理想的底线,民警都是那种最纯粹的人,那些错综复杂的、种种的社会矛盾往往就发生在他们身边,而他们对于这些事物的对与错、因与果都会做出自己相应的分析和判断,不良的分析和判断自然会导致他们扭曲了思想意识,开始重新调整当年从警时的理想和目标,于是一些人变得工作懒散、懈怠、不思进取。

  第三、日益繁重的劳动强度直接影响着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诸如那些无谓的出警、拖沓的备勤、会议、清整、上丨访丨事件的应对等等都使公丨安丨工作内容变得异常繁重,劳动强度不是其他任何工种可比,而这些又必然导致家庭的不和睦进而出现裂痕,面对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作为一名普通民警作何种选择便可想而知了。

  第四、我们公丨安丨机关的一些内部改革只流于形式,也是导致民警不在状态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改革不以帮助民警调整心态、重新立志、调动民警主观能动性为主要目标,却以简单地调整管理模式与加强队伍纪律为主要内容是非常不恰当的。之所谓:管得住人、管不住心,更何况也不敢保证就能管得住人。比如说,我们目前完全竞聘式的用人制度和越来越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都阻碍了民警进取心的发展。完全的竞聘制就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而越来越健全的监督机制却使民警更加畏首畏尾,也加大了上下级之间的隔阂。试想一支军事化管理的部队没有“论功行赏”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制,却天天在被人用枪督着打仗,战士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显而易见!

  第五、我们公丨安丨机关内部宣传教育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原因之一,公丨安丨院校的停止招生导致立志“终生从警”的民警越来越少,而以“立志”为主要宣传内容的公丨安丨报刊、杂志又少得可怜,各层领导(自己也有问题)也早已忽视了这些方面的教育。同时丨警丨察学院的各项培训又不能对所有民警做到全覆盖,覆盖的部分又不以思想教育为主线,于是民警“不思进取、不在状态”的现象开始滋生。就像我们换装一样,给民警换什么颜色的服装都可以不去考虑他们的感受,必须服从。其实这完全是主观臆断、粗糙简陋的管理方式。

  日期:2016-06-15 10:21:42
  孔子曰:“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立志”是调整民警思想意识形态,增强民警工作主观能动性的根本办法,那么如何“立志”呢?他又有着自己的见解。
  第一、改革开放的洪流和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我们无法更多地掌握其中的脉搏,只能在尽量提高民警待遇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学会调整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他认为“提高待遇”不得空泛,毕竟大多数民警从警的根本目的是养家糊口,“安居”才能“乐业”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