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第44节作者:
齐州三爷 他们弄出来的那些古书、字画、青铜古董,还有陕西、山西盗挖古墓出来的物件,大都进了琉璃厂铺子呢!不信您去打听打听,人家只是大面儿上说有这个忌讳、那个忌讳,现而今,谁不爱钱?不过是撒了灰土,迷迷外人的眼罢了!行里人都装的正人君子似得,俩眼珠子看见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动心?
所以小的说您实诚,人家一说,您就当真了。”
日期:2016-03-15 23:18:00
山田脸上胖肉急剧抖动着,他知道,这个小刘八面玲珑,可没想到这么精通古玩行,可这是石雕古佛啊!不比买卖几件出土的冥器和大内的珍宝。
起身踱了几步,山田问:“这可是你们中国的国宝,还是千年的古佛,难道你不怕地狱阴司报应?”
小刘垂手侍立,咧嘴呵呵笑道:“我的老爷。现而今什么是大爷,只要有银子,就是大爷,您没听过有钱能使鬼推磨?西门庆说得好——咱闻那西天佛祖,也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也要些楮镪营求。这世道,银子就是神仙,钱能通神!我就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这事儿,只要老爷喜欢,小的出头去办,只要银子够,绝不能让老爷为难。即使抓住了,也是小的一人所为,跟老爷毫无干系。您说呢?”
听了这些仿佛“大逆不道”的话,山田一男倒吸了一口冷气,瘫坐在椅子上沉默许久,面色死灰一般:“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小刘温顺的低头要走,山田猛地想起什么,叫他过来,脱下手里的一只祖母绿宝石戒指,塞到小刘手里:“这东西是几年前买的,不到一千两银子也差不多。这些年你跟着我鞍前马后的,我不会忘记你………………佛像的事,你先筹划筹划。咱爷俩再说。千万不能漏出去,明白吗?”
小刘紧紧握住戒指,低头隐藏着一脸得意:“老爷,您就擎好吧!”
过了两天,也许是游玩逛景累了,也许是南京渐渐炎热,山田突然“病了”,上吐下泻、不思饮食,可把王会长、徐子山吓了一跳,明摆着,人家是王会长的好朋友,又是日本人,千里迢迢受王会长之邀请来南京揽胜,住在徐宅。万一有个好歹,出点纰漏,王会长怎么跟山田家人交代啊!
因此王会长和内弟两人一个忙着照顾山田,一个忙着到处沿医找药,忙的焦头烂额。
大夫找了不少,有的说是水土不服,肝木冲了脾土,有的说是热病伤气,毕竟快50的人了,要慢慢调养。
王会长听了更是烦恼不已,恨不得有个神医,一剂药下去,就见好。可药吃了不少,山田依旧起不来床,懒洋洋的茶饭不思。
徐子山急的满头大汗,想了半天,对王会长说:“姐夫,这么下去可不行,我看,山田的身体确实不耐烦热,南京这天气,往年真能热死人呐!不行咱们带他去避避暑?”
“哦?”王会长看看窗外刺目的阳光,确实温暖过头了,“我倒没想到他身子骨这么不结实,比我小10几岁呢!哎,子山,你这里有什么避暑的地界没有?也许你的主意对,江南毕竟不同于北方,火大伤气,你姐姐就有个气喘的毛病,一到夏天就犯。”
“怎么没有?咱们这儿虽说入夏炎热,可不少达官贵人都有避暑的官邸呢,清凉山、莫干山、庐山都去得。我在清凉山还买了几亩地,建了几处亭台,只是都在城里,只有夏天才去。”
“那就去清凉山,莫干山、庐山太远,他这个身子骨可不成!那里只要气候好,病体好的快嘛。正好我也去瞧瞧。”
说去就去,徐子山吩咐管家大搬家似得先去打扫山中别墅,又搬去了很多家具陈设和应用之物,因在南京城内,也用不着远行,只预备了几辆马车,载着众人去了别墅避暑修养。
不过临走,山田的随从小刘却拿着一张北京来的“电报”,说北京山田商社有些杂务需要处理,要他回京一趟,处理妥帖了,三五天就回来。王会长看了看“电报”,想到毕竟人家铺子也有急事,南京这边伺候的下人有的是,温语安慰小刘,让他放心,赏了他50块大洋,又买了车票,派人送他到火车站。
小刘向送他的人挥手告别。眼看着送行的人回身去了,小刘兔子一样提着行李三跳两跳的下了火车,飞身跑没了影………………
下午,南京城里的福源客栈里,走出一个年轻人,20多岁的年纪,穿着玉色罗纱大褂,春绸的裤子,白黑相间的南洋绅士皮鞋,一顶礼帽遮住了他的大半个脸,脸上挂着的墨晶眼镜,更是让人看不出他的神情。
他的大褂子纽扣上,垂着一段拇指粗的赤金表链,明晃晃金灿灿,手上一枚硕大的祖母绿戒指宝光四射,晶莹光亮,晃得人脑仁儿直疼,左手夹着跟吸了半根的烟卷,走在路上东张西望。
令人奇怪的是,这人穿着打扮一副江南富家公子哥儿模样,走起路来可别扭的厉害。一会儿挺着平坦的肚子大摇大摆,硬装土财主,一会儿撇着八字步摇头晃脑,仿佛上海的大亨,一会儿又被惊吓了似得左右张望,双手揣进袖子里,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引得大街上的行人纷纷侧目。
不用问,这就是山田一男的嫡系仆人,小刘。
原来,诡计多端的小刘循循善诱把山田带入了自己诡计,要大赚一笔,各得其所。
山田先给了他一笔银子,自己又装病,把众人带到清凉山避暑,小刘则金蝉脱壳,要拿栖霞寺的古佛!
小刘当日在山田面前夸下了海口,说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其实呢,他自己心里也对此事惴惴不安,忐忑得厉害。南京嘛,毕竟是南京,离着北京好几千里地,别说人,就是个熟悉的狗也没有,办这种事儿,哪能没有帮手自己出马?万一出了事,哭都找不着坟地!
巧的是,上午在火车站,正好有个大兵跟他借火,两人一搭腔才发觉,都是安徽老乡!这人还是辫子军的连长!
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小刘偷偷回了南京城,花钱打扮一番,要去找这位老乡密谋。不过,也许是他做仆人做惯了,乍一穿上主子的衣服打扮,全然不自在,只有亦步亦趋的跟着学呗。
叫了辆洋车,小刘到了辫子军的军营。
南京督军原是冯督军,也是北洋三杰之一,可是最近在袁大总统改变国体,登基称帝的事儿上不怎么热心,大总统对他起了疑心,因此特命长江巡阅使张督军,派了2个团的人马,驻扎在南京城外,起个互相牵制、往冯督军家门口砸钉子的意思。
冯督军自然门清儿,所以全然不管,只命令自己的两个师在城内、紫金山等地严阵以待,仿制变乱。
“嘿!你找谁啊!就这么大模大样的往里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站岗的大兵呵斥道。
小刘赶紧摘下眼镜赔笑递烟道:“兄弟、兄弟别误会!我是你们谢连长的亲戚。我找…………。”
话音未落,军营里传出一阵狰狞的大笑:“哈哈哈哈,我说小老乡,你还真找来了!好嘛,咱们是他乡遇老乡!门口的,别吓唬他,是咱们自己人!”
一个满脸横肉的彪形大汉,光着膀子叼着烟卷,斜挎着盒子枪大摇大摆的走了过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