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拥有巫术后,权力、金钱、美女,还有凶险....》
第1节作者:
巴山牛_渝 日期:2016-12-03 18:13:34
因工作原因,在下有几年在大巴山奔波的经历,加上在川江边长大,面对浩浩荡荡的长江和绵延不断的险峻山峦,惊叹这如画的山水。当听到不少诡谲的传说、以及遇到一些有灵异奇遇经历的人们,听他们讲述自己匪夷所思的趣闻轶事后,因为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对这天地间的鬼斧神工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因为有涂鸦的业余爱好,整理了一下思路,把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儿码出来与诸君分享。
这与科学的严谨无关,也不是在宣扬迷信,既然是在这"鬼话"里发帖,就当成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吧。咱们从哪里聊起呢?
这样吧,先聊两个"蛟变"的传说----
"蛟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其实蛟与龙不是一回事。所谓"龙",指的是龙与龙交配的后代,其显著的特征是头上有两只角,"蛟"并不是龙的后代,是指其他动物受到某种神奇力量的驱动,从而发生蜕变,这蜕变的过程称为"走蛟"。
这世上能蛟变的动物很多,蛇,俗称小龙;蚯引,也被称为地龙,这两种都可以蛟变入海。当然咱们这万灵之主的人类,也是可以蛟变的。甚至一些人类的生产生活物品也可以蛟变,比如用于榨油的"榨壳子",也是可以"走蛟"的。
蛟与龙的区别是它头上只有一只角,这就象犀与牛一样,独角的蛟入海后,还要再经过漫长的修练,才能褪去额头上的独角,当它长出双角时,才能称为真正的龙。
铺垫到这里,先讲一个蚯引蛟变的传说,再把"榨壳子"走蛟的奇闻说一说,好吧?
日期:2016-12-03 21:17:00
众所周知的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离著名的神女峰不远,有一条风景奇秀的小溪汇入长江,乘小船溯源而上百十里后,便进入大巴山深处的古代巫咸国境内,这里便是如今重庆市的巫溪县。
这里峰奇壁峭,沟壑纵横,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山民,多数是单家独户的散居着,各自耕耘着自家周围数里范围内的薄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的讨着生活,在这山岭中很少见到聚居的村庄。
在一条小小的山涧边的一座险峰下,孤零零的有三间茅顶农舍,有一对吴姓老两口生活在这里。他们原本是有儿有女的,不会发愁老无所养。
不幸的事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由于这深山老林里虎豹出没,一个不留神,这吴家一对年幼的儿女被老虎叼走,从此断了音信,当年的吴老头正值壮年,太阳落山后才挑着粪桶从五里远的庄稼地回家,看见老婆被咬得伤痕累累,奄奄一息躺在血泊中,年幼的儿女也失去了踪影,屋前的土坝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碗大的梅花型脚印,心知遭遇到了老虎的袭击,而且是来了两只。
他急忙忙用一种俗称"茅蜡烛"的草药给老婆止血包扎后,悲愤填膺地扛起猎丨枪丨,燃起火把搜寻着老虎踩下的脚印,不管不顾的连夜向密林中追去。
由于自始至终都没发现虎路上有丁点儿血迹,吴老头怀着虎口夺子女的念头,穷追不舍,越追劲头越足,全然忘了饥饿和疲劳,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日期:2016-12-03 22:19:00
直到日上三竿的半晌午,这不顾性命去追老虎夺回儿女的山民,才杵着猎丨枪丨,一拐一瘸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原来是他一个不留神,从石坎上摔下去折了脚杆,只好爬挪着回来。
山民的生活苦,本来就没啥钱财,夫妻二人又不幸都受了伤,为了疗伤花光了不多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由于没钱请良医治腿,吴老头从此成了瘸子。
由于那被老虎叨去的儿女,又没发现一星半点的血迹,而老虎哺育人类婴儿的传说也不鲜见,是以这夫妻俩一直心怀奢望,认为他们的孩子一定还活在这世上。在出事的那段时间里,也发动乡邻在山林中搜寻过几次,后来也时不时留意梭巡,几年下来,却都是音迅杳无,只能心念存心里,盼奇迹出现。
吴老头的三间茅屋,结在一座名叫独龙峰的山岩下,后屋檐与高岩近在咫尺,在这土地奇少的山区,这种做法一点不奇怪,尽管偶遇垮岩会家毁人亡(在下曾于本世纪初,夜宿巫溪县城一家旅馆,在五楼的房顶上,手抚楼后的山岩,抬头还看不到岩壁的顶端)。
在吴老头茅屋后的岩脚,有一个四季长流的小小泉眼,甘冽的泉水噙在嘴里,其回味还有点甜。吴老头便在泉眼下淘了口井,每到冬季,由于地表温度低于泉水的温度,井周围更是白雾腾腾,云蒸霞蔚,宛若仙境似的。
失去儿女后,因为妻子也受了重伤,侥幸捡了条命,却失去了生育能力。山里人没文化,对神灵却是顶礼膜拜,成了孤老的夫妻俩,怀揣着儿女回家的期盼,请来手艺高超的石匠,在水井旁的山岩上,凿了一个小小的神龛,雕刻了一座奇巧的送子观音像,微妙微肖,栩栩如生,冬季里更象稳坐在云端里一般,充满了灵气。
日期:2016-12-04 00:44:00
为了表示虔诚,更为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夫妻俩几十年如一日的敬奉着这送子菩萨,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打霜下雪,日上三柱香叩拜九个头,是他们每天的必修功课,四时八节和老两口的生辰或儿女的生日以及被老虎叼走的日子,不可或缺,都有供品祭祀在观音菩萨的神龛前。
这孤苦伶仃的夫妻,从满头青丝的年纪开始,直到头顶白雪的皓首,就这样心诚志坚日复一日的敬奉着,他们没有别的乞求,只是在心里残存着那重见儿女、一家老小团聚的唯一奢望。有人说: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人类的天性,而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是后天的教育所致,是素质。在下对此是深以为然的。
时过三十多年,儿女还只是存在父母脑海中那小乖乖的稚嫩模样,并没回家与父母相见。但是,另一件神奇的事在这里发生了!
这天深夜,老两口不约而同做了同一个梦。他们梦见一条小小的红蚯蚓前来辞行,这地龙跪拜在床前,朝老两口三拜九叩,行过大礼后,说:
"我是菩萨神龛下那蚯蚓洞里的蚯蚓,打娘胎里便受了二老的香火和供奉,三十多年来潜心修练,而今已经道行圆满。奉玉帝圣旨:明天子时初刻,天庭遣水部的雷公电母雨婆来送我化蛟入东海。希望两位恩人从蚯蚓洞前的泥地上,用竹篙凿出一条小小的浅水沟,从屋前的地坝中间横过,通到坎下的排水沟里就行了。二老是虔诚的礼佛人,上天自会眷顾,断不会遗弃的。"
这深秋的梦境奇特,匪夷所思。夜半梦回的二老,互述梦中的情景后,自是感叹且欣慰。这些年来,他们曾无数次的看见过那条小蚯蚓,红莹莹的在水井边和神龛下面的湿润泥土里来回梭巡,偶而也钻破土层,爬到泥土上蠕动,恰似看山听水一般,仿佛知道两位老人是善良的山民,从来没回避过他们。
没想到无心插柳却柳成荫,这供奉菩萨的香火,却歪打正着的让这小家伙享受了,助它修成了正果,这倒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好在这通灵的小蚯蚓也有良心,冒着触犯天条的风险,泄露了一丝天机,让吴姓老两口有了盼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