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拥有巫术后,权力、金钱、美女,还有凶险....》
第2节作者:
巴山牛_渝 咱华夏这片土地上,但凡一次破坏性极大的山洪暴发,在雷霆万钧大雨倾盆之际,人们站在高高的山坡上,远远的望着平日里清沏见底、鱼虾戏水的小溪,陡然间浊水暴涨摧枯拉朽,齐头水墙壁似的咆哮而下时,都会叨咕着说:这是在走蛟。
这蛟物入海确实害人,在进入大江大河前,顺着暴涨的山溪前进,闻惊雷而身躯膨胀,为了有足够的水量承载它闻雷蛰变的庞大身躯,暴雨更是密刷刷的如同倾盆。
这雷霆万钧还有一层含意,即是镇压这蛟物,不许它肆意妄为的乱来,只能顺溪河而行,尽量不祸害沿途的生灵。饶是如此,每一次蛟变,都不可避免,总有一些祸害生灵的事情发生。当然,这生灵不光指人类,因为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更莫说虫虫蚂蚁了。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呗!
再说吴老汉老两口,寻思这蚯蚓能提前报信,实属义妖一枚,学了那白素贞的行事作风,如果他悄不言声的从洞前蛰变而起,肯定是平地成湖家毁人亡!
二老再也不能安寝,披衣起床洗浴净身后,来到屋后的神龛前庄重地燃烛点香焚化纸钱,这次却是在心里祈祷这蛟物一路平安,须知蛟死半途的事并不鲜见。
不知诸位留没留意,乡间的一些古老石桥的桥拱上方,都挂着一把铁剑,这剑名叫斩妖剑,这种古桥在当年砌建时,新桥落成后都要请大巫师把魇练过的剑挂上去后,再诅上咒语才拆去脚手架,择吉日请当地年岁最老的人踩桥后,才宣告桥建好了。
这斩妖剑毋庸置疑,便是专门屠蛟的法器,在古代,凡咱华夏大地,这建桥的风俗都是一样的。真不知道这貌似可笑的迷信方法,为啥咱华夏的老祖宗们几千年来都深信不疑?莫非咱这民族的老祖宗全都是愚人?楞没一个智者?呸!这是欺师灭祖的言行,是不肖子孙的作派!
问题来了,难不成这天地间真有现代科学无法诠释的事?譬如这走蛟。
这蚯蚓蛟变的事,尽管有善良的二位老人给他祈福,它却并不顺利,而是命途多舛,充满了凶险。
日期:2016-12-04 07:02:00
说到修练,<白蛇传>里讲,少说也要个千八百年,为啥这小蚯蚓三十多年就修成了精呢?莫不是楼主在胡说八道?
在下这样说吧,许多来华留学的外国人,全神贯注的学咱们说话,学上个三年五载,肯定还不如咱们幼儿园的小朋友说得利索。因为这是在娘胎里就在听的语言。这小蚯蚓在胎中就享受了供奉,加上在成年累月的香火下,万物之主的人类又对它虔诚地膜拜,不成精才怪。
寻常的修练,道家称为闭关,只是一个人独自默修,并不允许别人帮忙。许多蛟变的传闻轶事中,成精的灵兽,无不是藏身于人迹罕至的地方,苦修五百年成妖,再修五百年化为人的模样,譬如白素贞便是这样。
而这蛟变的蚯蚓,它不是化为人形,自然用不了千年的光阴。由于它机缘巧合,在娘胎中就享受了菩萨的待遇,所以事半功倍,大大的缩短了修练期。
只是光有这享受,貌似还不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成精,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所在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巫术的发源地!
巫,是神秘而古老的教派,它不是宗教,也没有自己的教主和偶像。道家顶礼老君,佛家膜拜如来,巫家敬畏的只是天地。
美国的著名作家海明威和香港的知名作家倪匡,都对神奇的巫术发表过类似的看法:浩瀚的宇宙,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力量,而这力量被巫者掌握。
英国的皇家科学院,地位等同于咱们的中国科学院,他们设有灵魂学,有一群科学家不但研究鬼怪,也研究巫术。
这样说吧,咱华夏的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应该算古代的科学家吧?说句老实话,张仲景是大巫师,李时珍是继承了巫教衣钵的道士。为什么呢?中医术的名称原来叫祝由术,这祝由术源于巫门,俗称白巫。而中医只是在近代,欧洲的传教士把西医引到华夏后,为了有所区分,才有了这中、西医的称呼。当然,中医也会治死病人,难道西医就不会治死病人吗?
在下认为,咱中医与西医是各有千秋,互有短长。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源于巫门的道家<第二春>修练术,比之西医的整容,不知强上多少倍了。在下曾经在大巴山深处的城口县,亲眼见过一对年近六十的夫妻,也经过比对身份证和多方求证才确定无误。
这对爷爷辈的老者,膝下儿孙成群,而两人的容貌和身形,不论你怎么打量,都只能认为他俩不过三十出头!奇了怪吧?这并不奇怪,因为这夫妻俩双修了巫门的秘术,而双修可以事半功倍。至于<第二春>,则主要是供男性老者修息,所谓采阴补阳而已。
还是言归正传吧!说了这么多,其言外之意是:这蚯蚓的所在之地,正处在古代的巫咸国腹心之地---国都墨斗城附近。
长江有巫峡,巫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而巫溪县紧邻巫山县,包括这巫山十二峰,都算是大巴山脉。在这巫术的发源地,人杰地灵山水秀丽,很难说这方土地没有神奇的力量存在。
到了第二天,从当晚的亥时初就下起了雨,尽管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房前不远处的山溪并没有暴涨的山洪,不晓得倾下的暴雨都到啥地方去了。
吴老汉早就搬来一张春凳放在堂屋门口的檐下,一如寻常日子供奉菩萨似的,不只有香烛,还有鱼、鸡、蛙权充三牲。子时初刻,是开始蛟变的时刻,老两口拈着燃香匍匐在地,面朝地坝一次次的叩首。
眼见得那小蚯蚓顺着被雨水灌满的小沟,摇头摆尾的从屋后游了出来,在惊雷的轰鸣声中,从麻线粗细的身子,一圈圈蛰变成香肠模样,当它游过堂屋门前时,特意横过身来,冲匍匐在地的二老,把头扬起落下,恰似叩首谢恩。
这蚯蚓谢过恩后,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停留在了地坝上,为什么呢?因为那山溪一如平日,并没有涨大水,贸然下去凶多吉少,还不如留在这恩人和菩萨的身边来得安全。
直到子时末,才听到轰隆隆的洪水从山涧经过,这洪水来得蹊跷,近十丈高的水头,墙板似的疾涌而来,如同蛟变的精怪正在推波逐浪,难不成另有成精的蛟物也要一起结伴入海?
这时候,本该顺地坝坎下的排水沟扑入洪水的蚯蚓,不但不行动了,反而蜷缩成一团,把身子隐在小水沟里一动不动,装起了死狗来。
老两口窥见它这般模样,因为不明就里,生怕是什么地方得罪了它,忙不迭在心里颠来倒去的诵着"阿弥陀佛"。
陡见得那蚯蚓活象被人踩了一脚似的,痛苦不堪的急速蠕动起来,而且在雷电交加中飞快的膨胀,倏忽间,它香肠大小的身体,变成璜桶般粗壮,浑身闪烁着血萤萤的光彩,宛若巨蟒似的蹿入排水沟中,其狼狈逃窜的模样,仿佛有强敌在追杀它。
由于这排水沟是用嶙峋的石头砌成,它那巨大的身躯一扎进沟里,顿时把沟石挤得东倒西歪,加之它不要命的想扑入洪水中,这一路狂窜,身体被沟石刮破后,鲜血也不断涌出来,就着不停息的闪电看去,它是在血水中奔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